明清时期的美术一(1)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四、吴门画派
沈周的花鸟画也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影响 巨大。题材广泛,技 法多变,沈周的花鸟 画现有《慈乌图》、 《枇杷图》、《写生 册》等。有的近似于 实地写生。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四、吴门画派
文征明 :为“吴门四才子” , 文征明绘画远师郭熙、李唐, 近追赵孟頫、王蒙。画风早年 工丽细致,中年用笔粗放,晚 年粗细相间而得清润自然之致, 倾向唐风。其画可谓是粗中有 细,粗的以水墨为主,细的以 青绿为主。亦善人物、花卉, 名重当代,为吴门派重要画家。 作品有《春深高树图》 《曲 港归舟图》、 《霜柯竹石 图》、《湘君湘夫人图》、 《仿梅道人山水图》、《风雨 图》、、《仿王蒙山水图》、 《浒溪草堂图》、、《万壑争 流图》。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二、明初宫廷以外的著名画家
明初山水画,主要是元代遗民画家 所作,风格或学董、巨,或学马、 夏,或学元四家,面貌是多种多样 的。 明初学马、夏的山水画家,当 以王履成就较高。 王履: 王履:自元入明,本职医生,兼善 山水,师马,夏。后来亲自到华山 考察、顿开茅塞,深感摹古的危害, 悟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的深刻道理。他不顾自己年过半百, 身体欠佳,遍游华山险景。每游一 处,记之于文字,形之于图画,留 下40幅《华山图》。山体作小斧劈 皴,奇峭伟岸,林木杂生,云烟流 布;笔墨苍劲,变化灵活,气韵生 动。后人称他取法自然山水的画风 为“华山派”。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吕纪:《竹禽双雉图》,。墨画竹丛, 吕纪 叶短而密,花鸟则设色,集宋元人法 度于一幅之中。《双雉图》,绢本, 设色。画雉、鸟及竹,笔法工致,树 干、坡石粗放,工写结合。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二、明初宫廷以外的著名画家
王绂的墨竹,师法元人, 不以墨色浓淡区分叶之向 背,而以竹叶之长短、宽 窄及方向来区分。行笔迅 捷,草书意味颇浓。如 《墨竹图》画墨竹三竿, 枝叶下垂,运笔颇潇洒, 有含露带雨之态《偃竹图》 写倒竹一枝,姿态秀妍, 颇有临风弄月的风致。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二、明初宫廷以外的著名画家
夏昶: 夏昶:善小楷,精绘画, 尤善墨竹,师王绂。所 画墨竹声价甚高,海内 外多重金求购,故有 “夏昶一个竹,西凉十 锭金”之誉。所画竹枝 偃直浓疏,合乎矩度, 笔势洒落,墨色苍润。 今存作品有:《戛玉秋 声图轴》,墨笔画风中 数竿瘦竹,伴以湖石, 笔法劲利。《湘江风雨 图》,画湘江坡头上细 竹丛聚,伴以丑石、水 草,随风摇曳,竹叶乱 舞结构严谨。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吕纪:《残荷鹰鹭图轴》, 吕纪 绢本,淡设色。画荷塘芦苇 在狂风中摇曳,一鸷鹰俯身 下冲捉一鹭鸶。鹰身姿矫健, 鹭鸶哀鸣惊逃,其它禽雀亦 恐怖惊避;残荷败叶摆动, 芦苇零乱,风助鹰威,一派 萧杀不安的气氛。用笔粗简, 接近林良画派,但较含蓄。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苏州一带的画家, 属文人画体系。其中的佼佼者要属吴门四家,即 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他们大多有良好的 古典文化和艺术修养。他们的作品变元人的疏简 放逸为文雅蕴藉,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发展 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的代表,影响深远。 沈周 :他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大多描绘江南 风光或园林景物。画法在取元人之外,又远追五 代、北宋,但很少受南宋画院影响。山水初承家 法,后取法董源、巨然,中年后以黄公望为宗, 晚年醉心吴镇。 40 岁前多做小幅画面,后拓为大 幅,风格沉着浑厚,画面以表现意境趣味为重。 除山水外亦画花鸟、人物,淡墨浅色,情满意足, 为吴门派宗师,文征明、唐寅都曾先后出入其门。 沈周的代表作《庐山高图轴》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倪端: 倪端:善画道释人物,亦工花卉,山水师南 宋院体。今存《聘庞图》,画后汉荆州刺史 刘表聘请隐士庞德公的故事。画法略近李唐 一派,又适当吸收了郭熙的某些技法。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林良: 林良:善画花果翎毛, 笔墨豪放遒劲,有的又 极精致艳丽。今存《灌 木集禽图》。画水沼灌 木之间,聚集了许多禽 鸟,有飞、鸣,宿、食 等多种姿态,用笔遒劲, 但法度严谨,不同于文 人画家的泼墨游戏之作。 在墨之上罩上一层淡彩, 这是继承元代花鸟画的 传统方法。此种画风在 明代院体画中独树一帜。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三、浙派画家
吴伟 :吴伟初学戴进,画风奔放, 因此有浙派健将之称。他的画法虽源 于戴进而笔法更逸,用水更多,气魄 更大,布景造型也简括整体,用笔随 意。有气势而又不流于粗劣的印象。 传世作品主要有《渔乐图》、《长江 万里图》、《柳下读书》、《梅下抚 琴》,细致的人物画有《铁笛图》、 《武陵春图》等作品传世。 明代画院与浙派的绘画,较多 地承袭了宋代画院的风格,在花鸟、 山水、人物各方面都有传统中较深厚 的笔墨功夫和造型能力,并注意到表 现生活内容。他们都各有独到之处, 又都有一种共同倾向,即在继承中拓 展。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概述 中国封建社会,自明代开始走入末路,其文化经元代百年的 萧条,一时难以恢复。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多行猜忌和压制, 知识贬值,少经济实惠,故文化界的苟且之风甚重。 自古对知识分子防范之严,莫若明清两代。以文字疑误 杀人,幸免者百不及一。为活命计,明初文人多不乐仕进, 但朱元璋规定:“士不为君用者,罪该抄杀!”明成祖时期, 情况稍好。此后,又相继建立东厂、西厂――专门的特务机 构,专门监视百官的行动。 官俸既薄,又要担风险,文人出仕为官的热情远不如唐 宋。文人间苟且之风甚重,学术的严肃性,颇显随意;八股 文取仕,把文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咬文嚼字上去,完全脱离实 际,浪费青春。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孙隆:善画山水花鸟,山水师二米。 孙隆 画翎毛草虫,直以破笔彩色点染而成, 不加勾勒,逸笔草草,形象生动,乃 所谓“没骨”画派。今存《花鸟草虫 图卷》,用没骨法画鼠、瓜、紫茄、 莱服、鹊翎、秋荷,蜻蜓、睡莲等杂 以各种野花、野草、螽斯、豆娘、飞 蝶等草虫。布置巧妙,手法灵活,直 以色彩描绘。粗细结合,线面结合, 色彩鲜艳协调。《花石游鹅图轴》, 《草虫翎毛册》,均为绢本设色,亦 用没骨法,色墨浑融,点染结合,破 笔拖擦,利用边缘的毛涩感,表现一 种特殊的质感,别具一格。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 花 石 游 鹅 图 轴 》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商喜:善山水、人物,花 商喜 木翎毛,全摹宋人笔意, 尤善画虎。今存作品有: 《明宣宗出猎图》, 《关羽擒将图》,描写 三国时蜀将关羽“水淹七 军,活捉庞德”的故事。 性格刻画颇为传神,设色 鲜丽,衣纹勾勒以兰叶描, 线条顿挫有力,山石以斧 劈皴,严谨认真,有浓厚 的民间壁画遗风。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四、吴门画派
花卉中,文征明最喜画兰竹,今存《漪兰竹石卷》,为代表性作品,将赵子固之繁茂、 郑所南之疏淡、赵子昂之笔墨韵致熔于一炉。兰竹间杂以荆棘,伴以怪石、小草、流水, 穿插苍松,意境清幽。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四、吴门画派
唐寅:号称“江南第一风 流才子”。山水、人物、 花鸟都有卓越的成就。靠 卖画为生,唐寅一生饱受 世态炎凉滋味,晚年仍不 免生活贫困。山水画上他 尊重两宋的李成、范宽、 李唐、刘松年、马远等诸 家之画法,对宋元各家融 汇并用,或细润秀雅,或 苍劲活泼。尤能通过书画 不寻常的立意,表达情怀, 人物尤善画阿娜嫂停的仕 女,翠袖冷风,清月明水, 意境缠绵。《孟蜀宫妓》, 《秋风纨扇图》等都是遗 世名作。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林良: 林良:《双鹰 图》、《凤图 轴》均为绢本, 墨笔画。用笔 粗放外露。 《山茶白鹇图 轴》,茶花及 花鸟画得较细 致,与石之粗 放形成对比。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吕纪:工画花鸟,亦善 吕纪 山水、人物。有工致、 粗放两种画风。与林良 齐名,工写兼能,风格 多样。今存作品《桂菊 山禽图轴》。手法工致, 色彩艳丽,似宋院画而 略疏放。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明代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宫廷画院,但与宋 代的翰林图画院相比,不论规模还是创作活 动都大有逊色。画家没有专业职位,政治待 遇低下,有一些画家虽有官职但都是锦衣卫, 授锦衣卫的画家为数不少,但“锦衣卫”在 明代实为禁卫军机构,兼缉捕刑狱之事,因 此一般画家看不起这些画院画家。 明代花鸟画继承宋代传统,又加以变化, 多效法宋代画家细致描写,忠于客观真实 的画风,有的尚能弃其萎靡柔媚之态,构 图宏大饱满又很完整,画飞禽走兽很有生 气,常把花鸟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工细 带有意笔,使细丽的花鸟与简略粗放的木 石互为映衬,在追求华贵、富丽中,有浑 朴端严之风。这些花鸟画家各有特征,成 为明初画院的代表画家。其中主要画家有 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等人。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三、浙派画家
蓝瑛: 蓝瑛:擅画山水,被视为浙派 殿军。其实他的画风已不局限 于浙派,吸收了不少吴派的长 处。早年笔墨比较秀润,后来 下笔苍老坚劲,遍摹唐宋名家, 而尤对黄公望“潜心研习”。 今存作品有:《山川白云图》, 没骨法青绿山水,设色浓丽。 山没骨,直以彩色画之。以墨 点苔。树干短粗,不画长技, 似关仝、范宽画树法,确存古 意。 《华岳高秋图》,构图气势 雄伟,主峰直插云天,坳间殿 阁,飞瀑倒挂。笔墨豪放苍劲, 勾、皴、染结合,解索间短条, 山石质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