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之一《与异性 正常交往》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之一《与异性 正常交往》教案

与异性正常交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性意识的产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正确对待性意识,培养正确的性道德,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教学难点与重点
因青春期学生特有的羞涩,学生大多不敢公开议论这个话题,所以要事先做好部分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有思想准备,并收集资料准备上课。

1、青春期性意识产生的特点。

2、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形式:老师讲课与学生讨论发言结合
辅导前准备
1、学生:请三、四个同学事先找有关男女同学交往的典型事例,有关的语录、格言,并且每人准备2分钟的说话,或谈典型事例,或谈自己的体会。

2、老师:准备有关男女同学交往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有关的语录三、四条。

辅导过程
(一)故事引入(2分钟)
有一位男生,进入高年级以后,感到自己产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

他特别喜欢坐在他后面的一个女生,每天都忍不住想回头看她几眼,听到这位女生大声的说笑声,他心里就发颤;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他为自己产生这种念头感到羞耻,以为自己变坏了;又怕其他同学知道后取笑自己,于是就拼命压制自己的想法,不让自己回头。

实在忍不住,就用小刀在自己手腕上划。

可是手腕上虽伤痕累累,但仍然忍不住要回头。

为此他变得精神恍惚,最后不得不请教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会告诉这位男生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与异性同学正常的交往。

板书: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青春期意识,性心理产生的特点。

(二)老师讲述青春期性意识的几个特点(5分钟)
(板书)1、好奇性2、吸引性 3、闭锁性4、羞涩性5、差异性
好奇性:这一时期对性充满了兴趣和特殊的好奇,关注异性的情况,渴望了解性知识,两性的生理差异。

吸引性:对异性充满了好感,有的同学会用各种方法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设法接触异性。

闭锁性:许多内心的秘密,对成人,包括父母、老师,不太乐意谈知心话。

与成人交流减少,但与同龄同学交往增多。

羞涩性:既表现出对异性各种情况的浓厚兴趣,又表现出对异性特有的害羞、难为情。

差异性:不同的性别,表现出生理、心理、性格上有明显区别。

既然青少年在青春期性意识、性心理具有以上几种特点,那么,在青春期产生的对异性同学的好感,想与异性同学交往,都是正常的心理,不是什么羞耻、下流的事情。

在青春期阶段,我们应当怎样与异性同学正常地交往呢?
(三)请同学们来谈谈男女同学如何交往,可举例,也可谈自己的体会。

(10分钟发言)
(四)老师也谈男女同学交往的典型例子。

男女同学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友好相处,这是很有必要的,既要友好相处,共同进步,又不要交往过密。

那么,这个交往的原则应当如何把握?男女同学应当怎样正常交往?(10分钟,例子附后)
(五)请同学总结归纳男女同学交往要注意的问题。

(5分钟讨论)
(六)老师总结归纳:(5分钟)
(板书)1、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远大理想指引下的男女同学共同的学习、活动、工作,才会不断
产生新的健康的内容,产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

(板书)2、把握语言和行为的分寸。

交往要热情、开朗,尊重他人,也自尊自爱。

既要真诚相处,坦诚
相助,又要端正大方。

(板书)3、扩大交往的范围,要主动与大家一道参与集体活动。

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集体中活跃的一员,保持
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友谊,不要让友谊专注在某一个人身上。

尽量不要
单独与某一异性同学相处。

(七)前人的教诲、体会、感受,对我们青年一代是很好的教育。


同学朗读各自找到的有关格言、语录。

(八)老师出示小黑板、展示几条语录。

(7、8两项8分钟)
附语录。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
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高尔基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
流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廉虚的人。

——雷锋
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
业。

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时,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培根
积极的心态
学习目标
1、使小学生认识保持心态的重要性及意义。

2、初步学会保持心态的方法;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重点、难点
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内境及保持心态的重要性。

时间:1课时
方法:交流、讨论及实践活动
准备:假蛋糕、书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我们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会经受无数的风风雨雨,在这种困境中我们又将如何摆脱困境,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教育中的最后一课(板书)积极的心态。

1、揭示课题、齐读
2、分析理解课题
<二>活动园地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1)请同学们认真地、用心地阅读第17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
1阿达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3)教师点拨并小结
2、伤心总是难免的
同学们,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事情,当不幸降临时,除伤心之余,我们该应怎样做呢?
(1)将学生分组并阅读第18页的内容
(2)小组讨论:当不幸降临时,除伤心之余我们应该怎样做?
(3)小组讨论并归纳本组讨论的结果。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3、阳光总在风雨后;
小组交流讨论:看完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三>实践活动(第19页图)
1、请6个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图一)分蛋糕。

2、请8个同学表演(图二)教师批评错了。

3、谈一谈:当你遇到上述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并有何启发。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决定人的心态环境,一个人需要有积极的心态。

积极能使一个懦夫成为英雄,从心志柔弱变为意志坚强,由软弱、清极、优柔寡断的人变成积极的人,让我们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去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

成功吸引更多成功,百失败来更多失败,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人生。

<五>拓展延伸训练
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怎么样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做到了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