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教育试题
姓名:工种得分:年月日
一、填空:
1、进入施工区域的所有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
2、高处作业的禁忌症有四种,并且后禁止作业。
3、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米,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或并
设置人员上下或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危险处,应间设。
4、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米,小横杆间距
不得大于米。
装修脚手架立杆间距杉蒿不得大于米,钢管不得大于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米。
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米。
5、脚手架操作必须满铺厚的脚手板,不得有、、,脚手板
下层兜设。
操作面外侧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或设护身栏杆,立挂,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米。
6、凡从事2m 以上,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
7、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搭设长米,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的防护棚,棚顶应
铺满应小于厚的脚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
8、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9、一般架子上堆砖、不准超过三层,大灰桶存料不得超过容积的。
10、凡移动式设备及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
二、判断题:
1、使用电压36V的手把灯,在施工时即可保证绝对安全。
()
2、支搭的安全网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即可拆除。
()
3、施工中的各种脚手架,除专职架子工外,任何人不准拆改和随意抽掉脚手架板。
()
4、各种机械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负荷作业。
()
5、一般工地在工期短、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临时用电拉线可以不按规定架设电线。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高处作业?分为几级?
答:
2、工伤事故三不放过是指什么?
答:
3、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应有哪些安全防护?
答:
4、什么是安全“三宝”、“四口”?
答:
5、安全生产十不准是什么?
答:
6、触电急救中应注意哪两点?
答:
四、论述题:
结合工地的具体情况,你进入施工现场应怎样工作才能预防工作事故的发生?
答:
三级安全教育标准答案
一、填空:
1、进入施工区域的所有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高处作业的禁忌症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四种,并且酒后禁止作业。
3、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 米,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支撑措施
并设置并设置人员上下梯子或处坡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必须在边沿设立禁止通行,危险处应设红灯示警标志。
4、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 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 米,小横杆间距不得
大于1米。
装修脚手架立杆间距杉蒿不得大于2 米,钢管不得大于1.5 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 米。
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 米。
5、脚手架操作必须满铺5㎝厚的脚手板,不得有腐板、扭纹、破裂,脚手板
下层兜设安全网。
操作面外侧应设护身栏杆和18㎝挡脚板或设2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 1 米。
6、凡从事2m 以上,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7、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搭设长3-6 米,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m 的防护棚,棚顶应铺满
应小于5㎝厚的脚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必须标志。
8、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9、一般架子上堆砖、不准超过三层,大灰桶存料不得超过容积的2/3 。
10、凡移动式设备及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安器。
二、判断题:
1、使用电压36V的手把灯,在施工时即可保证绝对安全。
(×)
2、支搭的安全网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即可拆除。
(×)
3、施工中的各种脚手架,除专职架子工外,任何人不准拆改和随意抽掉脚手架板。
(√)
4、各种机械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负荷作业。
(√)
5、一般工地在工期短、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临时用电拉线可以不按规定架设电线。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高处作业?分为几级?
答:凡坠落高度基面2m以上(含2m)高度进行作业标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分四级
2、工伤事故三不放过是指什么?
答:一、查不清原故不放过施工员;二、受不到安全教育不放过;三、定不出规范措施
3、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应有哪些安全防护?
答: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安全绝缘手套、安全鞋、安全防护手套、安全电焊罩、安全长袖大罩手套等
4、什么是安全“三宝”、“四口”?
答: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电梯口、楼梯口、出入口、施工洞口。
5、安全生产十不准是什么?
答:不准没受过安全教育人上岗;不准违章工作;不准违章指挥;不准非设备人员操作;不准操作带病的机电设备;不准私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违反操作规程;不
准违反拆移安全防护设施;不准非机动人员操作;不准操作没员给非操作人员操
作。
6、触电急救中应注意哪两点?
答:触电时,不要惊慌,应赶紧拉掉电源,立即拆移干燥通风位置,同理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
四、论述题:
结合工地的具体情况,你进入施工现场应怎样工作才能预防工作事故的发生?
答:进入施工现场应牢记三级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听从领导指挥,遵守操作规程,做到“三宝”措施,以防止工伤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