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表面活性剂 1 概述、结构特点、分类
表面活性剂 1 概述、结构特点、分类
Peregal
失水山梨醇油酸酯
司潘-80
Span-80
V.氟表面活性剂
疏水部分碳氢链上的氢原子全部或部分被氟原子取代
全氟辛酸钠
C7F15COONa
1、高热稳定性 2、高化学稳定性 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3、高表面活性 4、既憎水又憎油 5、合成较困难,对环境污染大
VI.硅表面活性剂
(CH3)3Si-CH2CH2COONa
第六章 表面活性剂
(Surfactant)
第一节 表面活 性剂概述
一、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
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在很低浓度(1%以下)即能大 大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的化 学物质。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两亲分子
亲水基或憎油基:容易与水接近的原子团,即极性 部分,或称亲水部分 憎水基或亲油基:不易与水分子接近的原子团(如 碳氢链),即非极性部分,或称 疏水部分
III.两性表面活性剂 带有两个亲水基团,一带正电,一带负电
氨基酸型:RN+H2CH2CH2COO- 甜菜碱型: RN(CH3)2CH2COO- 磺基甜菜碱型: RN(CH3)2CH2CH2SO3-
正电基团:胺基、季铵基 负电基团:羧基、磺酸基
1、具有等电点 pI 2、如有氨基、羧基,性质受pH影响 3、易溶于水,在较浓的酸、碱,浓的无机盐中都可溶解 4、杀菌作用柔和,毒性小 5、可以有较长的疏水碳链
硅憎水性强,不长的硅链就可使化合物具有表面活性
Ⅶ .Bola型表面活性剂
阿卡菌细胞膜中的Bola化合物
CH3
CH3 (CH2)x
CmH2m+1
N+ CH3
Y
(CH2)y
N+ CH3
Cm'H2m'+1 2Br
2a:m=m’,Y=CH2,x+y+1=s(m-s-m); 2b: m≠m’,Y= CH2,x+y+1=s(m-s-m’); 2c:m=m’,Y=(OCH2CH2)z,x=2,y=0; 2d:m=m’,Y=CH2,O,S,N(CH3),x=y=2; 2e:m=m’,Y=C≡C,x=y=1; 2f:m=m’,Y=0,x=y=1,疏水链有酯键,以Cl-为反离子; 2g:m=m’,Y=苯乙烯基,x=y=1;
IV.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在溶液中不是离子状态,所以不容易受强电解质,无 机盐的影响,也不受酸碱影响,在溶液中稳定性较好 2、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 3、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皆有较好的溶解性 一般有聚乙二醇(聚氧乙烯)型与多元醇型两类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R-O-(C2H4O)n-H 平平加
HO OH CH2OOCC17H33 O OH
季铵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1、cmc低,比单链表面活性剂低1-2个数量级 2、吸附量大 3、浓度低于cmc时有时也可聚集 4、在水溶液中有丰富多彩的聚集行为
CH3 CH3 (CH2)x
CmH2m+1
N+ CH3
Y
(CH2)y
N+ CH3
Cm'H2m'+1 2Br
2b: m≠m’,Y= CH2,x+y+1=s(m-s-m’);
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羧酸盐:RCOOM,钠盐: 肥皂:脂肪酸钠 无毒,可再生, 易水解,与Ca2+↓、Mg2+↓ (硬水)
COONa
松香酸钠: 水溶性好,可抗硬水
B:磺酸盐:RSO3M 烷基芳基磺酸盐
R
SO3Na
洗衣粉
R = C12H25-
耐酸、碱,一定程度的抗硬水能力 不易生物降解
烷基磺酸盐
OR
ONa RO P O ONa
单酯盐
RO P O ONa
双酯盐
抗硬水能力强,低泡
I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A:季铵盐
R1 R2
+ N
R3
R1
R3
R1
H
X-
R4
N
R2
N
R2
R1
H
· HX
· HX
N
H
· HX
季铵盐
叔胺盐
仲胺盐
伯胺盐
1、不受酸、碱影响 2、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常用作消毒杀菌剂 3、易吸附于固体表面 4、洗涤效果差 5、价格较贵
RSO3M
SO3Na
价格高,溶解度低,抗硬水差 易于生物降解
C4H9 C4H9
拉粉
纺织、印染 工业上常用润湿剂
C:硫酸酯盐 ROSO3M C12H25OSO3Na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Sodium Dodecyl Sulfate
良好的表面活性、良好的乳化、起泡性能 高级牙膏中起泡剂
D:磷酸脂盐
P390 表6-1
疏水作用(Hydrophobic Effect) 疏水基团不具有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导致其 存在于水溶液中隔断了周围水分子原有的氢键结构。 从而使得体系 ①焓增加 溶解热效应 ②熵减少 iceberg冰山结构形成(高度有序) 此二者都使体系Gibbs自由能上升。
而逆过程——疏水基离开水环境则为Gibbs自由能 降低过程 疏水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自水中逃逸的趋势
表面活性剂分子自水中逃逸的趋势 根源于两亲结构而 产生的疏水作用 外部 → 表面吸附 内部 → 缔合体
胶束
三、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亲水部分+亲油部分
饱和碳氢链:如饱和脂肪酸系列
疏水部分
不饱和碳氢链:如油酸系列衍生物 非离子型 阴离子 离子型 阳离子 两性离子
亲水部分
特种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 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生 物表面活性剂 新型表面活性剂:Bola型、Gemini型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