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结构分析指导手册广西移动区无线优化中心2014年8月目录一、LTE网络结构的分析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关键指标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覆盖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重叠覆盖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MOD3干扰栅格占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网络结构优化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控制过覆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抑制背瓣、旁瓣信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合理控制小区切换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错开同站小区方位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避免方位角与道路方向垂直或同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整治高站小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处理室分泄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弱覆盖点补盲........................................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上站核实............................................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电调天线使用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利用ASPS进行主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期数据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场强偏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数据抽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指标分析与输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 渲染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 指标输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3. 具体问题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4. 多维指标GIS关联定位问题路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MOD3干扰路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 输出栅格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2. 导出栅格图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3. MOD3干扰栅格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异常小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 弱覆盖路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2. 无主服/重叠覆盖路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3. 冗余覆盖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4. 背瓣、旁瓣过强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5. 过覆盖小区/可疑信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6. 方位角异常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7. 室分泄露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8. 无信号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9. 邻区核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软件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LTE网络结构的分析要点基于LTE扫频数据,利用ASPS的问题点算法,计算出网络结构中存在的隐患,进一步结合路测数据拟定调整方案,上站核实问题原因并进行整改。
通过网络结构分析优化,确保道路主服明确,平均SINR达到20以上,推动下载速率达到40M以上。
关键指标分析1.覆盖率集团定义的路测覆盖率如下:指标导引:该指标用于LTE规划区域内的LTE信号覆盖情况。
计算取值:ATU自动路测RSRP>=-110dBm且SINR>=-3dB的采集点占比。
数据来源:路测数据覆盖弱产生原因:网络规划不合理:因为站点选址不合理导致覆盖不佳,如站点间距过大,站址高度过低等;由设备导致:基站退服、天线高驻波都会导致大片的覆盖空洞,另外测试设备天线接头松动等人为疏忽也是可能原因;工程质量问题:天线接反、馈线交叉、方位角设置不正确等都是会影响覆盖的工程质量问题;SRS发射功率配置偏低;天馈设置不合理:道路优化中为控制过覆盖而过度下压天线倾角、代维人员水平低下,分不清多频天线导致调整其它系统时连带LTE一起调整,都是导致天馈设置不合理的常见原因;建筑物阻挡:城中村密集建筑和部分沿街居民路常常会对信道造成局部阻挡,特别是在道路狭窄且建筑物距路很近的情况下;邻区漏配或外部邻区定义错误:邻区漏配导致UE无法及时切出,如果未到挂机时间则往往以掉话结束;覆盖距离过远:占用过覆盖小区孤岛信号后,UE无法切出导致;信号快衰:拐角效应和窗口效应会导致小段但是信号很弱的不连续覆盖点,并产生掉话等严重的异常事件;因谈点困难、业主纠纷导致的缺站。
覆盖弱路段整治思路:工程参数核查与调整:对存疑站点要坚决上站排查,用测试手机验证每个天线对应的小区,核实其真实方位角和下倾角,观察天线覆盖区域的无线环境。
调整天线时要借助凯瑟琳等专业工具计算调整值,综合考虑可能对其它指标造成的负面影响。
做好对维护人员和调整规范的宣贯,详细记录调整内容便于日后参照核查;调整功率类无线参数,主要是SRS发射功率,对漏配邻区进行补配,同时每周做好预防性的参数规范性检查;站点故障排查,发现疑似问题后要立即从告警、后台指标等去多维度定位问题,尽快上站处理,忌拖沓;工程质量排查:定位整改各类工程质量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做好单站入网时的测试验证工作,杜绝不合格站点入网。
站址优化,将不良站点搬迁至站间距更合适、位置更合理的新站址;加站补点;站点改造,增加天线挂高,更改天线位置至无阻挡处等;2.重叠覆盖率1)14年4季度以前算法:集团定义的重叠覆盖率指标如下:指标导引:该指标用于反映道路强信号重叠覆盖情况,比例越高道路重叠覆盖问题越严重。
计算取值:道路重叠覆盖度=道路扫频RSRP弱于最强信号6dB以内且RSRP大于-105dBm 的可用信号数大于3的栅格数/道路扫频栅格总数。
数据来源:扫频数据但经实际检验该指标无法与路测SINR低路段吻合,无法满足以SINR>20为目标的优化工作要求,故修正计算取值为:计算取值:道路重叠覆盖度=道路扫频RSRP弱于最强信号9dB以内且RSRP大于-105dBm 的可用信号数大于等于3的栅格数/道路扫频栅格总数与大于等于4的栅格数/道路扫频栅格总数。
重叠覆盖率高产生原因:小区过覆盖;旁瓣、背瓣信号过强;无主服;天馈接反;2)15年1季度以前算法:增加了双层网站点的判定,剔除信号按照站点进行。
3)15年2季度后当前算法:考虑到多层网的存在,算法适当修正,主要差别如下:修改原有的双层网判定(小区数大于等于4小区等于6且频点数等于2)为多层网判定(小区数大于等于5)原有的剔除和保留原则不变,对于多层网站点使用2频点时按照频点进行剔除和原算法一致,对于多层网站点使用3频点以上情况,按照频带进行剔除。
新算法流程介绍:1,结合工参数据将采样点归属于小区;2,采样点中,首先剔除E频点信号,随后如果最强信号属于多层网,则剔除①非最强信号中的②另一频点(对于站点频点=2)的信号或另一频带(对于站点频点)2)的信号;反之,则剔除①非最强信号中的②双层网信号中③较少使用频点或频带的信号;3,最强信号>=-105DBm,与最强信号相差6DB内的信号总数作为该点的道路重叠覆盖度。
具体流程如下:1,将采样点中的信号按照频率&PCI&经纬度与工参数据进行匹配。
2,采样点中多层网站点信号的判断和剔除:1)多层网判断算法:剔除室内小区后,将50米距离内的小区汇聚成1个物理站点,如果此物理站点所包含的小区数>=5,则为多层网站点;2)多层网剔除算法:条件1:多层网信号是最强信号:①非最强信号;②与最强信号频点或频带相异的共站多层网信号,多层网站点使用频点数决定按照频点还是频带进行。
条件2:多层网信号不是最强信号时:①非最强信号;②多层网信号;③较少使用频点的信号或较少使用频带的信号,多层网站点使用频点数决定按照频点还是频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