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为以下词语序列加注国际音标(每字1分,共16分)
我们特别需要一批能够仰望星空的人
二、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鼻化音
2.哈里迪
3.语言的社会变体
4.亲属语言
5.意音文字
三、分析题(24分)
1.识别下列语句中的歧义现象,并简述导致歧义的原因。

(12分)
(1)孩子在火车上写字。

(2)张老师也教数学。

2.语句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句法.语义内容的成分叫“空语类”(emptycategory)。

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感识别出如下例句中的空语类,进而给出每个空语类的具体所指,并判定其句法地位。

(12分)
(1)a.我打算再写一篇。

b.我允许再写一篇。

c.我同意再写一篇。

(2)a.我劝他不要来。

b.我也找点东西吃。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语言和文字有什么不同?
2.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不同?
3.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4.简述语言的递归性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点。

2.试论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理解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为以下词语序列加注国际音标(每字1分,共16分)
我们特别需要一批能够仰望星空的人
答:[wo²¹mən] [t‘ə⁵¹ piɛ³⁵] [ɕy⁵⁵iɑu⁵¹] [i ⁵¹p‘i⁵⁵] [nəŋ³⁵kəu⁵¹] [iɑŋ²¹uɑŋ⁵¹]
[ɕiŋ⁵⁵k‘uəŋ⁵⁵] [tə] [ʐən³⁵]
二、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鼻化音
答:鼻化音是指按发音方法分出的一种音。

即发音时,鼻腔和口腔之间有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下垂,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称为鼻化音(也称为半鼻音或口鼻音)。

2.哈里迪
答:哈里迪又称韩礼德,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

他是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和语言大师。

他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20世纪极具影响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对同语言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学科,如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统计学以及机器翻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因此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4.亲属语言
答: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
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

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5.意音文字
答: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

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三、分析题(24分)
1.识别下列语句中的歧义现象,并简述导致歧义的原因。

(12分)
(1)孩子在火车上写字。

(2)张老师也教数学。

答:(1)孩子在火车上写字。

“火车上”语义指向不明,既可以指向“孩子”,句子意思是“孩子在火车车厢里写字”;又可以指向“字”,句子意思是“孩子把字写在了火车上”。

(2)张老师也教数学。

“也”语义指向不明,既可以指向“张老师”,句子意思是“除了别的老师还有张老师教数学”;又可以指向“数学”,句子意思是“张老师除了教其他科目还教数学”。

2.语句结构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句法、语义内容的成分叫“空语类”(emptycategory)。

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感识别出如下例句中的空语类,进而给出每个空语
类的具体所指,并判定其句法地位。

(12分)
(1)a.我打算再写一篇。

b.我允许再写一篇。

c.我同意再写一篇。

(2)a.我劝他不要来。

b.我也找点东西吃。

答:(1)中各句的空语类与其句法地位分别是:
a.我打算(自己)再写一篇。

句中空语类与“再写”的主语“我”同指。

b.我允许(他)再写一篇。

句中空语类是“再写”的施事主语。

c.我同意(自己/他)再写一篇。

句中空语类既可以与“再写”的主语“我”同指,也可以是“再写”的施事主语。

(2)中各句的空语类与其句法地位分别是:
a.我劝他(他)不要来。

句中空语类和“他”同指,是“不要来”的施事主语。

b.我也找点东西吃(东西)。

句中空语类和“东西”同指,是“吃”的受事宾语。

四、简答题(每题l0分,共40分)
1.语言和文字有什么不同?
答:语言和文字是语言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历史长短不同
语言的历史和人类的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而文字的历史则相对短一些,语言是第一性,
文字是第二性,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2)普遍性不同
所有的人都会说话。

但是,在苏美尔人创造文字之前,人们没有文字。

即便是现代,仍然存在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如几内亚;而且在有法定文字的社会,也有不少人不识字。

(3)习得的区别
所有的人都在一生中头两年里开始学说话,其中很多相关的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学习来的。

一般,学习书写以学会说话的能力为基础。

(4)独立性不同
绝大多数能识字的人可以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同样的意思,不过言语比文字表达得明确。

(5)可重复性不同
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其自身的局限,而书面语的产生则改变了语言的这一局限,在磁带录音发明以前,除了依赖不甚准确的记忆和文字手段之外,人们无法记录或者保存语言。

而文字则可以保存数千年。

文字的永久性使得图书馆、历史、时间表、词典、菜单以及我们通常所称的“文明”成为可能。

(6)使用范围不同
书面语用于操纵政治经济权力、记录重要文献、传播教育,所有这些都给予书面语附加上一种优越性。

在有文字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渐渐把书面语当做重要的手段;而口语则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交际语,二者在不同的使用范围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7)发展变化程度不同
语言无时无地不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可是,操这种口头语的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

对于书面语来说,由于其永久性和标准性,使得书面语变化缓慢,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文言脱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