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浅谈
发展特点 ◎休闲游憩功能强 ◎注重消费者的体验 ◎产业联动效应,形成休闲渔业产业链
发展趋势 ◎与城市建设、地方经济建设融为一体 ◎资源开发注重环境的原生态和协调性 ◎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合 ◎注重商业模式的探索 ◎注重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管理日趋规范化 案例分析 ▲国内(舟山、青岛) ▲国外(美国、日本)
或渔民进行改造升级,根据“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实 现效益最大化。
优势 根据“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投资人按照投资份额享有所有权并承担义务。
吸纳各方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可以更好建设渔村、渔港。 存在的问题或难点 (1)融资模式 (2)安全的保障问题 (3)如何妥善处理好形成旅游产业的渔村对渔民生活的影响 (4)后期渔港经营管理问题
(4)教育文化型。 ① 主要包括渔业推广,包含鱼训中心,鱼拓教室,烹饪教室,渔业技术推广等。
② 渔史民俗庆典,包括探访渔村古迹,渔民传说,妈祖庆生等,有助于了解渔村文化。
③ 渔业教育展示,渔具陈列,鱼虾贝展示博物馆,海事博物馆,文化馆,水族馆,生物教 育馆等。
运营模式
◎联众模式(公司+渔民)
具体操作方式
存在的问题或难点 (1)公司股份比例的界定(涉及到渔民所有物在公司股份中的价值评估问题) (2)人力资源培训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服务质量) (3)渔民对公司发展规划或计划的认同问题 (4)安全的保障问题
◎政府+融资(政府+公司) 具体操作方式
政府投资建设渔港的非经营性公益设施,同时吸纳各种融资模式(项目融资、 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股份融资、租赁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发行信托产品、国 债等多种融资模式),形成渔村渔港多功能化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做到对渔村
一、生产性渔业区
配置有渔具仓库、整网场、加冰厂、保养厂、船库与置船场,渔民活动中心、小 型停车场。
二、商业性渔业区
游客服务中心、渔会办公室,另规划渔业拍卖场大楼及水产直销市场大楼两栋主 题建筑物,内设有水产直销市场、海鲜餐厅、渔民服务中心等。周边同时规划配 置小型停车场、入港意象造景公园及其他附属设施。
发展历程
◎20 世纪 60 年代最早诞生于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
◎随后 20 年里,在一些社会经济尤其是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我 国台湾地区,休闲渔业开始盛行和发展。
◎除发达国家和地区外,东南亚诸国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亦较早对休闲渔业展开探 索,现已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游钓业。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大陆休闲渔业开始萌芽,沿海城市先后兴建休闲渔业基地,开展海 上游钓、海上捕捞等渔业体验活动,渔家乐、渔村风情旅游成为休闲渔业的重要形式。
(5)功能分区规划(人、船、建筑、航道)。 (6)专项系统规划(道路、建筑、景观、港口航道……)。
设计重点 (1)设计原则、总体构思及规划结构分析,如要海洋生态、休闲渔业资源保护 与再生。 (2)陆域规划(如海钓俱乐部及相应的服务设施) (3)水域港口、航道设计规划 (4)功能分区规划 (5)景观公共空间规划(功能结构、滨水景观、绿化、交通、空间、视线、竖 向、岸线、天际线等景观设计分析) (6)规划、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各地块;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 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停车位数量、出入口方向等) 空间因素 (1)总体规划应平衡各功能近期与长期的需求
(2)交通易达性 (3)周边联动 (4)基建 (5)形态 (6)环境影响 (7)防波、防台设施 (8)潮汐和流速 (9)确保发展符合防洪和防灾规条和评估结果
规划流程
案例 台湾淡水渔人码头功能多元化整体规划及设计
•背景
台湾地区渔港原系提供生产性渔船停泊使用,为渔业发展根据地。近年整体环境多有变迁, 人民生活有所提高,对于海洋性游憩活动的需求与日俱增,促使渔港利用与发展方向亦随之 调整,渔港的转型与开放为人们游憩使用乃未来发展趋势。
休闲渔业项目开发与运营浅谈
编辑单位:广州德立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蓝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日期:2015-07-01
休闲渔业概念
◎欧委会将休闲渔业定义为“不以商业为目的而进行的捕鱼活动” ◎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则认为“休闲渔业游客可以出售部分或全部渔获,而经济回报只占个 人收入的很小的一部分” ◎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区认为休闲渔业是指以娱乐、健身为目的,有别于商业捕捞的休 闲捕捞活动,包括江河湖泊或海上运动垂钓、休闲采集、家庭娱乐等,但不包括渔业文化、 海洋馆、水族馆等方面的观光游览活动。 ◎中国和日本认为休闲渔业是指利用渔区的现有设施、场地和空间,结合渔村的自然环境、 人文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传统的渔业是以生产和商业为目的活动。休闲渔业是在现有硬件、环境,以体验为目的的 行为。
◎休闲渔业市场 一、我国渔港可供开发的资源丰富。我国既是内陆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池
塘、江 河、湖泊、水库、岛屿和港湾面积广阔,适合垂钓和观赏的水产品种资 源丰富, 无论是淡水鱼类还是海洋鱼类,可开发的潜力巨大。
二、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休闲娱 乐要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国家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后,又实行每年三个长假期, 一年中有 110 多个节假日,这意味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已经具备了休闲的时间和 条件,所以说我国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机。
•地块了解 区位(淡水第二渔港位居淡水河出口右岸,东有连绵的大屯山脉,西有观音山隔淡水可遥遥 相对)。 周边环境已初具规模,邻近大台北都会区。 交通运输便利,更带来大量参访人潮。 •项目目标 因其深具发展条件与潜力,为推动渔港功能多元化,建设淡水第二渔港为渔港功能多元利用 的示范渔港。
•发展定位 淡水第二渔港功能多元化利用整体规划,对其发展定位为“由地方渔业生产基地 发展成为兼具渔业、休闲观光、教育和文化的渔港”。 •设计原则 在整体规划上即依据以下原则: 1.尊重现有生产性渔业船需求,进而考量渔港多功能使用,彼此相辅相成; 2.串接休闲渔业区生产渔业区,改变泊地水域阻隔特质,创造多样性与变化性的 渔港景观与活动; 3.整体考量陆域土地使用与水域活动的相互配合; 4.强调人与河、海的共存。
◎青岛休闲渔业 (1)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 (2)综合利用资源 (3)休闲渔业与其他产业互进互补 (4)主动发展的长效性 (5)积极引入国外项目,涉外元素增多
◎美国休闲渔业 (1)办理钓鱼执照、许可证和其他相关的手续。 (2)休闲渔业的消费(包括渔具、车船、修理、交通食宿等)。 (3)休闲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 (4)休闲渔业资源保护和支持。 (5)重视休闲渔业资源的管理。
休闲渔业项目规划要素
(1)项目的地块情况(区位、范围、交通、周边环境、港口、航道、水域、潮汐、波浪、 防台、避风条件……)。 (2)以休闲渔业开发项目及活动的设计理念演绎基本原则及项目定位。 (3)设计细项的针对性构思(海上医疗、应急救援、防台措施、补给等)。 (4)总体布局规划(陆域、水域总体布局,岸上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建筑体量等,水域利 用规划,包括泊位布局等……)
公司对渔村或渔民进行改造升级,不需要政府和渔民的入,整合和利用已 有的资源或器具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公司统一经营,按照公司股份比例 分红。
优势
规范经营,保证服务质量,减少对原生环境的破坏,,现有资源的整合、利 用,产生规模效应,增加渔民收入,转移富余劳动力,对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建 设,做到有序开发,资源科学利用。
◎舟山休闲渔业
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由以下 6 种: (1)休闲型。如沈家门夜排档,海味、海鲜食品风味独特,很有吸引力。 (2)体验型。依托渔船休闲旅游,游客参与海上捕鱼。 (3)科普型。参观、旅游与养殖基地结合。 (4)生态型。组织游客海岛、海景观光旅游,海鲜品尝与旅游相结合。 (5)文化型。旅游与渔民文化风俗的结合。歌、舞、曲、剧、物…… (6)运动型。如岱山的秀山岛以开展滑泥滩涂运动为主的休闲泥岛。
•整体规划
水域部分
由于渔港多元化发展,未来利用本港船只除渔船外,将包括海钓船、娱乐渔 船及交通船等四类,其区位更使陆上设施作合理使用;由于淡水河河口潮差大, 针对淡水堂地舢筏船型较小的特点,及将来游客上下交通船只安全与便利,设置 浮动码头,布置主栈道六道。
陆域部分
陆地配置上,则依土地区位和发展构想分为五大区域。
规划陆上水族展示馆、水上水族展示、海岸步道及海水游泳池等休闲设施,岸堤内水域 可发展海洋性游憩活动,并与沙化海水浴场串联成北部区域最具多样化的水岸活动空间。
项目运营 ◎项目类型: (1)海岛型 (2)江河湖泊型 (3)旧渔村、渔港改造型 (4)渔家乐型
◎项目内容策划类型 (1)运动休闲型。 ① 岸上观光活动,包括矶钓,堤钓,多功能渔港,渔人码头等。 ② 水上活动,包括游泳,浮潜,海钓,帆船,风浪板,冲浪,水上摩托等。 ③ 水下活动,以水肺潜水及潜水艇为代表。
◎广东省渔港数量 广东省共有渔港 138 个,其中:中心渔港 10 个,一级渔港 11 个,二级渔港
29 个,三级渔港 50 个。 ◎我国渔港现状
我国传统渔业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经济基础脆弱。根据调查,1996 年我 国的精养鱼池的固定资产每亩平均不到 1000 元。缺乏现代化、高层次养殖生产 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综合经营规模。企业缺乏技术储备,无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 产资金,只能维持现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传统渔业的破坏性经营造 成设施老化,导致固定资产贬值。
三、休闲活动区
规划以渔业文化展示馆为核心,周围配置儿童游戏公园、雕塑公园、船型公园、溜冰公园、 综合停车场、第二入港意象造景区,设置河岸观景平台使游客能观赏淡水河口的河海交汇的 美景。
陆域部分 四、河海观景区
本区除规划有候船室和港检所外,主要于南防波堤增设高架步行栈道,提供游客散步赏景 为主,栈道平台的表面采用软性素材设计,在 740 米沿线设有阶梯、休息座以及瞭望台等 五、水族展示与亲水活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