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健康教育

中医药健康教育

教你如何煎煮中药煎前先浸泡专煎制中药前应先将调剂好的中药用冷水浸泡20至30分钟。

其中,对质地疏松的花、叶、全草类药材应浸泡20分钟左右;而对质地坚硬的根茎类、果实种子类浸泡30分钟左右;冬天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最宜用砂锅煎制中药的器具以砂锅为最佳。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砂锅煎药受热匀、传热缓,保温性强,煎出的药液性质稳定,最能保持原汁原味。

也可选用搪瓷器皿,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皿。

加水要适度药多水少或药少水多,都会影响煎出药剂的质量。

煎药的用水量,可根据中药质地而定。

重量相同的药材,花、叶、全草类容积大、质地松软者,加水量可适量增加;而矿物类、贝壳、果实种子、根茎等质地坚实、容积小的药材,加水量可适量减少。

简单的估算方法,头煎以浸没药材约2-3厘米为度,第二煎酌减。

如二煎需浓煎灌肠,则加水量可多出20%左右。

时间要合适根据药材质地与气味的不同,煎药的时间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解表、行气及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材,第一次应煎15至20分钟(均按沸后计算),第二次煎10至15分钟;一般药物第一次煎20至30分钟,第二次煎15至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材,第一次煎40至60分钟,第二次煎30至40分钟,该类药物可以煎三次。

此外,某些特殊中药材可能需要以特殊时长煎制,具体应遵医嘱。

火候要恰当煎药的火候根据火力大小分为“武火”、“文火”、“微火”等。

煎药时,水未沸之前,宜用武火(急火),使水很快沸腾,煮沸约3—5分钟;水沸后宜用文火(慢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的蒸发减慢,煎煮30分钟左右,这样有利于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完全煎出。

如为滋补药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至40—60分钟左右,如为治疗感冒的药物,一般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即可。

二煎一般比头煎的时间约减少10分钟左右。

煎药的步骤打开药包,检查有无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处理的中药,如有将其取出,按要求处理。

将全部中药倒入药锅内(除需先煎、后下、烊化的药物),加入冷水浸泡。

药物用武火煮沸后,改成文火煎煮。

煎煮过程中不要频繁掀盖搅拌,一般以2—3次为宜。

文火煎煮30分钟后,闭火,将药液滤出。

特殊煎煮法先煎:先煎1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

适用于矿物、介类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

此外,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也应先煎。

后下:其他药物煎好前5分钟放入同煎。

适用于气味芳香,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

包煎:用纱布包裹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另煎:适用于贵重药材,以免与其他药物同煎其有效成分被他药吸收而造成浪费。

如人参。

烊化:将药物兑入煎好的药汁中搅匀或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

如阿胶。

冲服:将药粉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搅匀后一起服用。

中药的服法通常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上、下午各服一次,或者上午、下午、晚上分3次服用。

胃肠功能不好的也可在饭后立即服用。

中药最好能当天煎煮,当天服用。

未服用的药液应储存在冰箱里,在下次服用前,应将药液再次加热煮沸。

中药宜温服。

服用中药期间,应当适当忌口。

如辛辣、寒凉、刺激性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饮食。

药液量的控制一般成人每次的服用量以150-200ml为宜,小儿以50-100ml为宜。

中风的平衡膳食中风又称卒中,是脑血管系统中的常见病,它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类。

从膳食方面来说,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藕、芹菜、大白菜、香蕉、梨等以凉血清热,消食开胃,宽胸理气。

禁食膏脂、厚味、生痰动火的食物,如鸡肉、猪油、辣椒、烟酒等。

利用中医的药膳食疗对中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痰热内结症【治法】:泄热涤痰。

膳食处方一:贝母粥贝母粉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将粳米、冰糖如常法煮粥,煮至半开粥未稠时停火,加入贝母粉,改用文火稍煮片刻,视粥稠时停火,每日早晚温服。

膳食处方二:冬瓜子饮冬瓜子30克红糖适量。

捣烂,开水冲服。

膳食处方三:萝卜汁白萝卜捣汁饮服,每次30毫升,日服3次。

或将萝卜拌在粥内食用。

2肝火炽盛证【治法】:清肝泻火膳食处方一:猪胆绿豆粉猪胆汁120克绿豆粉80克,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克,日2次。

膳食处方二:菊花粥菊花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毫升,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克,稍煮一、二沸即可。

膳食处方三:芹菜粥新鲜芹菜60克(切碎),粳米100克,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膳食处方四:刀豆茶刀豆根30克,加红茶3克,水煎服。

3正气欲脱证【治法】:滋阴益气固脱。

膳食处方一:独参汤红参15克,煎服。

膳食处方二:人参汤人参10克,橘皮10克,苏叶10克,砂糖150克,加水30毫升。

煎水代茶饮。

膳食处方三:五味子汤五味子10克,紫苏叶18克,人参12克,砂糖10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滤去渣,饮汤。

膳食处方四:牡蛎麦麸散牡蛎粉、麦麸等分,每次服3克,日2次。

4肾虚络阻证【治法】:益肾通络。

膳食处方一:枸杞麦冬饮枸杞子、麦冬各15克,煎水代茶饮之。

膳食处方二:天门冬粥天门冬30克,白米50克,煮粥食用。

膳食处方三:地黄粥取生地黄汁100毫升,先将粳米煮熟,粥成入地黄汁,搅匀食用。

膳食处方四:枸杞归芪大枣瘦肉汤枸杞15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大枣10枚,猪瘦肉100克。

将以上各味共炖汤,加食盐适量调味,食肉喝汤。

高血压病的平衡膳食高血压是一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症,又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最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最重要的就是预防血管硬化,血管硬化与平日所进的饮食大有关系,如饮食得宜,可控制血压的上升。

(一)高血压病早期:膳食处方一:山楂苹果茶将山楂和苹果切成片形,每日加山楂加苹果一个,煮汤于饭前饮用,不但能降压还能消食。

连续服用,可有帮助。

膳食处方二:紫菜汤如血压超过正常20-30毫升以下者,可用紫菜两张,与芹菜、马蹄、番茄、洋葱同煮成汤,连吃十几日后对降压可见效果。

膳食处方三:海蜇汤用海蜇半斤,嫩钩藤6钱同煮汤,早晚两次服,此方对肥胖痰多,又有高血压患者效果最佳。

(二)高血压病重症:膳食处方一:山楂明矾番茄汤山楂片5钱明矾少量(经医生指导量)番茄三两,煮汤饭后服用,若引起泄泻明矾应减量。

膳食处方二:猪腰杜仲汤猪腰一只杜仲6钱,煮成汤饮,每日服一次,连服五日可有效果。

膳食处方三:雪梨羚羊角汤雪梨性清凉,羚羊角能镇定安神,平抑肝阳。

用羚羊角粉末磨细,每日服3-9克,与雪梨汁调和服用,可有功效。

(三)高血压患者禁忌品:1、一切刺激食品,如烈酒、咖啡、浓茶等对高血压患者皆不适宜。

2、肉类:特别是肥肉含有过高脂肪,常吃易使血管发生硬化,影响血压,应尽量节制。

3、盐味浓厚的食品尽量避免食用,食盐过多可引起高血压。

慢性支气管炎的平衡膳食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往往体质虚弱抵抗力较低,且每因天气变化、饮食不慎引发,所以平时应补充营养、避风寒、慎饮食。

以下的一些食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拟出,有助于辅助治疗,减少和预防该病的发作。

(一)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润肺止咳。

膳食处方一:风栗子瘦肉汤风栗肉250克,瘦猪肉200克。

瘦猪肉洗净切块,与栗肉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煮至栗肉熟透,加盐及味精调味食用,可常服。

膳食处方二:五味子茶五味子50克苏梗、人参各6克砂糖100克。

将以上四味原料一同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代茶饮用,一日数次。

膳食处方三:柿饼山药粥生淮山药60克苡米50克霜饼20克。

将淮山药、苡米捣成粗末加水煮至烂熟,再将柿饼切碎加入煮至溶化调味食用,每日早晚各食一次。

(二)痰浊阻肺证【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膳食处方一:柚子鸡肉汤柚子一个去皮留肉母鸡一只(约500克)。

先将鸡去毛,肠脏、头脚洗净,再将柚子肉放入鸡肚内,加清水少许隔水蒸熟,食鸡饮汤,每三天一次,连服三次为一疗程。

膳食处方二:百合蜂蜜汁百合100克蜂蜜150克。

将百合洗净,放入大搪瓷碗内,加入蜂蜜上笼蒸1小时,趁热调匀凉冷后,装入瓶内即成,每日早晚各服5-10毫升。

膳食处方三:麦冬贝母粥麦冬30克贝母10克粳米100克。

先将麦冬煎汤取汁,贝母碾粉,待粳米煮半熟时再加入麦冬和冰糖适量同煮熬至粥稠,拌入贝母粉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三)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润肺止咳膳食处方一:沙参玉竹鸭沙参50克玉竹60克老鸭一只(约2斤)。

先将鸭去毛,肠脏洗净切块,与沙参玉竹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鸭肉烂熟,用生姜、味精、食盐调味食用。

膳食处方二:白芨冰糖燕窝汤白芨20克冰糖50克燕窝10克。

先将燕窝去毛,与白及放入锅内,炖熟后去白芨,留燕窝、药汁,加入冰糖,略煮至糖溶即成,每日两次,早晚服。

膳食处方三:参蛤红枣粥人参15克蛤蚧一对红枣15克粳米100克。

先将人参、蛤蚧共研细末和匀,红枣去核,早晚分两次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或先将红枣、人参煎汁去渣,再与粳米煮粥,粥成分次调入蛤蚧粉。

每日早晚食用。

神经衰弱的平衡膳食神经衰弱属中医的“郁病”、“失眠”、“虚劳”、“心悸”等范畴。

由于神经衰弱症状顽固,易于复发,故对其治疗应该长期坚持,根据传统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食疗药膳的治疗方法治疗,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且有一定疗效。

(一)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理气,解郁除烦。

膳食处方一:丹参佛手煎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