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课程教案【篇一:3d 打印教案】第一课时:认识3d 打印第二课时:sketchup 软件介绍第三课:制作黑板(1)第四课:制作黑板(2)【篇二:3d 打印技术教案】《3d 打印技术》教学创新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2. 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师生课堂共同介绍了解3d 打印技术,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通过对3d 打印技术立场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教学难点:如何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讲解、了解科技前沿的知识。
4 教学流程 4.1 利用多媒体先入为主,激发兴趣,导入内容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十二生肖》中的一段场景,(成龙戴着手套摸了一下兽首,瞬间铜像数据就被远程传输到了电脑里,随即一个一模一样的兽首铜像被“打印”了出来。
)请问你认为电影中的场景实际生活中能实现么?这种技术叫3d 打印技术。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项技术是很陌生的,今天我们就通过本节课揭开3d 打印的神秘面纱。
子性,不仅产生激发分子,而且还产生电离。
因此,这两类辐射固化的机理不同。
目前研究最多的也是紫外光固化和电子束固化这两种方式。
教师的拓展性提问:3d 打印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传统制造业、医疗行业、文物保护、建筑设计行业、配件饰品行业。
在这些行业中你觉得可以如何使用3d 打印技术?下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展开讨论。
之后由教师展示ppt 。
(1)3d 打印的食品:面包、巧克力、蛋挞等。
(2)3d 打印的房屋:英国3d 打印房屋,采用纤维尼龙结构作为骨架,来代替实心的墙体。
房屋组件采用激光烧结的生物塑料,这比用沙子或混凝土印制的质量更好。
(3)全球首辆3d 打印汽车时速可达112 公里,该款汽车并非玩具,而是真能开在路上跑的家伙。
(4)3d 打印足球鞋:蒸汽激光爪(vaporlaser talon boot), 运动品牌nike 公司就设计出了一款3d 打印的足球鞋。
整双鞋只有150 多克重。
能提升足球运动员冲刺能力。
(5)其他方面:美国3d 打印枪支、3d 打印机制作钢铁侠的手套、3d打印笔。
(6)医疗方面:使用3d 打印出人的头骨,来替代患者原本高达75% 已受损骨骼。
此外还有3d 打印的肝脏组织,耳朵,骨骼,血管等人体器官。
问题思考的逐步深入:3d 是否能够打印人体,讨论其可行性。
说明3d 打印的两面性。
(1)将来的工业革命。
(2)过于神话。
(3)新瓶装旧酒。
这个环节一定要让学生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思想,立场问题不存在答案的对与错,鼓励大家积极的开展讨论与交流。
比如:3d 打印的发展也会遇到他的瓶颈期,例如材料的限制,如果将纳米技术与3d 打印技术结合,将会有更新的突破和发展。
延伸:4d 打印的思想已经诞生,第四维度指的是时间。
让打印出的物体有智慧,随时间推移自我变化?? 最后,通过本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无止境,科学创造也是无止境的。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把你的视野放得的更宽,思路扩的更广。
5 教学反思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因此,上课前对学生布置课前准备工作,要分工明确具体。
例如,对3d 打印的简介这种简单的问题,完全可以留给学生完成;而3d 打印的展示,网络资源丰富,可以调动学生自主查找相关图片和视频,制作ppt, 并在课堂展示,这样在个别环节采用学生的参与取代老师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篇三:3d 打印技术演示教学案例】《3d 打印技术演示》教学案例——活动项目:科技类活动项目教学组织与设计一、背景和意义3d 打印(3d-printing ),它是一种以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 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目前,3d 打印已在教育行业得到越来越多应用,它迎合了学生多元课程融合学习和核心素养教育需要。
3d 打印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力,还可以通过探索解决方案让学生们学会应用和验证书面知识获得新的理念和认知。
二、活动目标通过以项目为基础、已经解决的方案为向导的3d 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度学习。
在设计思维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索,建模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相互学习的相关性,并对知识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
由探索解决方案让学生学会应用和验证书面知识获得新的理念和认知。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讨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要求1、掌握3d 打印技术基本流程,建模-切片-格式转换-打印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表达和创新能力3、在实践中感受最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步骤本次教学活动按照导入、建模操作和使用的步骤进行。
活动对象主要是8-13 岁年龄阶段在校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认知兴趣强烈,善于探索和发现问题,用于创新,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1、导入设问:a:同学们知道打印机吗?打印机出来的东西有什么变化?3d 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区别在哪里?b:教师分别对比2d 打印机和3d 打印机的成品。
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对新事物的发现和认知。
c:教师解释3d 打印的构造以及3d 打印机的机身特点。
学生可以围观3d 打印机讨论和2d 打印机的不同特点。
2、建模、示范性操作:a:教师拿出3d 打印出来的眼镜框让学生思考是如何做出来的?此时将学生分为 6 人一组进行讨论,围绕如何制作眼镜框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 6 人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眼镜框架形状和不同款式镜框,思考如何制作美观又舒适。
b:教师演示如何建立自己设计的眼镜框模型,教师先示范进行软件操作。
操作完成后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再将原来 6 人组分为 2 人的小组。
一个人操作一个人进行指导,在建模过程在思考模型尺寸大小是否合适,长度、宽度是否适合佩戴使用。
在 2 人以小组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每个学生都掌握其方法。
3、切片软件使用、导入3d 打印机:a:教师再次提问,同学们模型做好了,但是如何将模型变成我们想要的眼镜框呢?能直接导入3d 打印机吗?此时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导入切片软件。
b:切片软件将3d 模型切成一片片后保存3d 打印机适合的打印格式,用sd 卡导入打印机进行打印。
c:示范操作如何使用切片软件并解释软件其作用,小组交替进行切片软件操作。
d:将正确的打印格式导入sd 卡,指导打印机的使用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活动创新点通过3d 打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设计自己想要的作品来进行打印。
在眼镜框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来制作不同款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大小的眼镜框。
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想象能力。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小组讨论锻炼学生们想象能力,协调和合作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和思维发散能力。
打印成品的出现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想象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教学方法上整个活动使用了演示法,讨论法和实验法三种教学方法,使学员发挥自身特长,引导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想法。
六、活动准备工作检查室内电源开关确保无误;用于对比的2d 打印成品;3d 打印成品;塑料打印材料。
七、安全预案3d 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较慢,花费的时间更长,具有严格的自控性,在3d 打印过程中打印机长时间操作容易发热。
因此在打印操作中注意打印发热部位,避免烫伤。
在打印前接电源的过程中注意检查电源线是否安全无故障,确保电路通畅安全。
八、活动反思本次课程对于3d打印的教学我采用提供学生素材的方式,在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此软件时就直接教授,选取两个工具讲解。
在本节课开始之前,我将几个3d打印的实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课堂中,我利用小徽章,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是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培养,这点有待提高和改善。
九、活动评价讨论和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因此,大部分同学能够举手发言参与。
各小组成员在合作中积极相互参与,能吸收和接纳小组成员给的建议。
学生创新意识强烈,在建模的过程中可以体现。
学生对于新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遇到问题通过小组成员间开展探究,各成员发挥自身的特长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想法,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