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

第一课种子1. 讲桌上堆放着洋槐树籽,有浅黄色的,有豆绿色的,还有紫红色的… …树籽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

虽然这些树籽不太起眼,但毕竟是孩子们用一双双小手捡来的,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更何况他们每个人采的树种还挺多呢!我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准备说点儿什么… …2. 这时,走上来一个小女孩儿。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又略带羞涩。

小女孩儿走到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3. “怎么没采到?”我问。

4. “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

”她的脸刷地红了。

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5. “那,你采的呢?”我又问。

6.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

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的嘴儿。

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一颗,两颗,三颗…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得心里一动。

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7. 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小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才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里充满温暖。

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

8. “就这么一点儿。

”他摇晃一下小葫芦,抬起头来。

我们的目光正好相遇。

我笑着点点头。

她害羞地一笑,轻轻掠一下额前乌黑的短发,,拿着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9. 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丢失一颗。

1.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2.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冒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

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4. 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5.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6. 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灿烂!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7.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

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

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

“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

8. 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9. 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第三课钓鱼1. 那一年我刚满十一岁。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随父亲去新汉普斯湖的小岛上钓鱼。

2.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各自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上变得银光闪闪。

3. 过了好长时间,我的鱼竿突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熟练地一收一放,小心翼翼地操纵着鱼竿。

也许是想要摆脱鱼钩,那条鱼不停地跳跃着,猛烈地甩动着尾巴。

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

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他拉上岸来。

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4.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

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5.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6.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7.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8.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9.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语气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10.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如今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十四年前和父亲钓鱼的事,眼前浮现出父亲坚定的神情,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不容争辩的话语。

于是,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11.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第四课 *爷爷的芦笛1. 在强强的眼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儿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

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边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

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

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2. 转眼间又到了苇叶葱笼的五月。

强强来到了爷爷的小屋。

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

海面上平静得出奇,海风带着初夏的温馨,拂过强强柔嫩的脸颊。

3. “爷爷,爷爷,我们做芦笛去!”4. “好的,我们这就去。

”5. 强强拉着爷爷的手来到芦苇丛生的地方。

爷爷折下一片苇叶,做了一支芦笛。

清脆的笛音传得很远,招引来好些海鸟,在大海边飞来飞去。

强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6. 夜晚很快就到了。

爷爷说:“你先睡,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

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强强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7.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

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8. 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

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

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9. “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

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

他哆嗦着下了床,刚要开门,“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10. 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

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11. 啊,爷爷的芦笛!得勇敢起来。

强强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第五课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黄四娘家花满蹊,春城无处不飞花,京口瓜洲一水间,千朵万朵压枝低。

寒食东风御柳斜。

钟山只隔数重山。

留连戏蝶时时舞,日暮汉宫传蜡烛,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在娇莺恰恰啼。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杜甫【唐】韩翃【宋】王安石蹊:小路。

留连: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

恰恰:象声词,这里形容声音非常和谐动听。

御柳:皇家花园中的柳树。

汉宫:汉朝宫廷。

这里指唐代皇宫五侯:原指东汉时的五个大官。

这里泛指王侯贵族。

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

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

第六课桂林山水1.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3.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4.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第七课走进丽江1.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公里。

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的民风著称。

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泊、宽阔的坝子……2. 七月下旬,我终于走进了丽江古城,得以见识她的真面目。

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3.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澜,别有韵味。

街道宽度刚好可以容纳两匹负重的马通过。

这里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藏日用百货,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

4.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

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成的。

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5.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

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

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