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_双师型_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_许莉莉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_双师型_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_许莉莉
际问题,为生产服务的横向课题更能体现教学科研与产业的结
2016 年 / 第二十五期 / 九月(上) 79
2.2 建立“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步丰富、加强与所教专业相对应的技术领域的理论与技能。
(1)关注青年教师意识形态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7)组织调研、考察、访问,拓展青年教师视野。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意识形态的发展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 一般工作量压力比较大,在教学团队中所处的地位也比较低,
1 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双师型”青年教师引进渠道单一 近几年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短期内唯学历、 唯职称的情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一方面行业、企业中有意向 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才因为学历、职称达不到 引进条件,无法引进;另一方面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中符合高职 院校引进条件的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又由于待遇、平台、个人施 展空间等原因不愿意进入高职院校工作。这就造成国内绝大 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来源单一,基本上是普通高校毕业生, 普通高校侧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毕业生一般理论知识 扎实,研究能力强,但普遍不具备高职教学所必需的实践技能 环节教学能力,虽然一些青年教师在校期间就考取了相关的职 业资格证书,但他们几乎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重理论、轻实践,脱离企业需求和发展的实 际情况。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XU Lili, PAN Xiaoyou
(Hangzhou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14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ouble quality" young teachers Contingent general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combined with the policy context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roposed how to Constru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ouble quality" young teachers Conting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double quality"; young teacher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本文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15 年度科研立项课题
式,青年教师在进行下企业实践锻炼时,不一定能去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企业,有时需要自己联系企业。一方面,在不是校企合作的企 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KYYB-2015-8)
业里实践,教师和企业都容易走过场,另一方面,由于阅历的限
制,青年教师自己寻找实践锻炼的企业也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因此学校应根据专业设置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深化校企 合作,主动联系一批专业相关且具备较好实训条件和运行机制 的行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成立“双师型”青年教师培训基 地。建立青年教师到“双师型”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实践锻炼的 制度,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 业运行机制,熟悉行业运作模式、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掌握行业 业务规范、企业生产技术,获取实践经验。
响。针对目前青年教师中偶有出现的将工作单纯地作为谋生 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要想青年教师的发展具有可持
的手段,缺乏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无法抵挡经济大潮的侵袭, 续性,就不能忽视对青年教师视野的拓展,应该有计划地组织
精力过多地分配到了本职工作以外,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和奉献 青年教师参与校企之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调
待兔的传统模式,利用专场招聘会以及猎头公司主动出击等多 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同时能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
种形式尽可能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高层次技术 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到学校任教。有计划地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聘请理论及
(6)拓宽“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理论、
导师除了指导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外,还要指导实践技能、实践 价激励制度,起到内部激励的作用。对于工作优秀、业绩突出
环节。因此,教学方法、理论知识由校内导师指导,实践技能、 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在评优、评奖、人才项目、骨干教师培养、
实践环节由聘请自校外的来自行业、企业的一线能工巧匠来指 专业带头人选拔等方面优先推荐,以增强青年教师的自信心和
78 2016 年 / 第二十五期 / 九月(上)
师资建设
2 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合。因此建设一批产品开发能力强的合作企业作为“双师型”
2.1 拓宽“双师型”青年教师引进渠道
青年教师研发基地,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与革
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打破以往发布招聘信息后守株 新,通过研发项目,使得青年教师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其
由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普遍紧缺,学校在要求青年教师到
备、设施、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获得技术培训和锻炼。
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各类培养培训项目的同时又给青年教师安
高职院校除了有校内的专任教师外,还从行业、企业生产 排了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造成青年教师“心挂两头”,精力被
一线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校内青年教师和 互相牵扯;在薪酬待遇上又没有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定的补偿和
1.2 缺乏有效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高职院校在引进青年教师后一般首先对其进行的是入职 培训,即参加本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参加 教师资格认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接着对其进行助讲培 养,即传统意义上的“传帮带”,由教学能力突出、师德优秀、责 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指导青年教师。其他的再进 行一些校本培训、校外培训等。然而,目前主体的教育师资培 训网络中,主体依然是高等院校,企业不常参与,培训的内容也 偏重于理论,没有突出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能 力,再加上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比重大,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青年教师培训、进修、实践时间短,机会少,所以培养效果并不 好。因此,高职院校形成行之有效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培 训机制刻不容缓。 1.3 缺乏有效的“双师型”青年教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一般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青年 教师除了要提高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要提高实践能力,需要到 行业、企业进行对口的实践锻炼,通过参与产品开发、技术服 务、生产经营等环节来提高实践能力。教学、科研和实践如何 兼顾,是摆在青年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双师型”青年教师 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没有在工作环境、薪酬分配、专业技术职务 晋升、评优、评奖、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激 励和精神激励,就会使得“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难以推进或 者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讲培养,一般是由校内的教学能力突出、师德优秀、责任心强、 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坚持以人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指导青年教师,侧重于教学方法、理 为本的原则,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并结合物质鼓励,努力
论知识的传授。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双师型”的青年教师, 改善“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保障,制定发展性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9.03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ty"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精神等师德失范的行为,高职院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研、考察、访问,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视野,了解、吸收作用。除了常规的“入职 技术。
培训”、“助讲培养”等培养形式外,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固
2.3 建立“双师型”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
有资源,从教学实践环节入手,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设
导。通过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培养,提升“双师型”青年教师 荣誉感;在工作环境、平台搭建、绩效薪酬分配、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实践能力。
晋升、出国进修等方面优先保证,以增强青年教师参与“双师”
(4)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由 培养的自觉性。
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与学校没有达成互赢的合作模
(5)项目引领,建立“双师型”青年教师研发项目基地。在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S].2000.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 意见(教职成〔2015〕6 号)[S].2015.
[3]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的若干意见(浙教高科〔2012〕161 号)[S].201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突出强调要“坚持产教融 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 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 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在这样的政策背景 下,“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鲜明特征的高职院校青年教 师队伍,特别是加快建设一支熟悉产业状况、服务产业转型、支 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师资建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