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果你班里有个学生经常迟到怎么办

如果你班里有个学生经常迟到怎么办

篇一:《如何对待那些经常迟到的学生》如何对待那些经常迟到的学生做为一个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因为一些原因出现迟到现象尤其是一些不太喜欢学习的同学、一些时间观念不强的同学,常常会找各种理由迟到。

这让许多的班主任困惑一时,不知道要怎样处理才能让他以后不再迟到,能够按时到校。

到底要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迟到现象的发生呢?首先我觉得班主任们应该仔细想想,为什么他们会迟到,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迟到?如果不细想,对于迟到的学生就是处罚、批评等方式处理的话,迟到的问题就只能解决一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结果可能还是一如既往的迟到。

而在班级管理中我就曾经遇到过这种事情。

我班上就有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总是要迟到十分钟左右,让得我们班在学校评比中落后。

于是我有一次我记下了他迟到的时间,简单地问明迟到的原因,要求他明日早日到校;第二天,他还是迟到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没有批评,也没有指责,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对他说“很好,比昨天早到了两分钟,有进步,希望你明天也能比今天早到两分钟,现在回座位吧。

”说完我就看到这个学生脸上充满了惊奇,没有想到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

也许是我的这个举动感动了他吧,在课间时他主动来找我说,他迟到是因为喜欢睡懒觉,总是在早晨不愿起床,所以经常迟到。

还要求我帮他改正,细想下,我就把教室门的钥匙拿出来给他,说“现在我就把我们班的教室钥匙交给你来保管,你愿意吗?你愿意为其它同学服务吗?”这个学生当即点头表示愿意。

我又接着说,“但是你必须要保证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站在教室外等你,你能做到吗?”这个学生当即信心十足的说“能”。

就这样这个学生每天上学都早早地到学校,再也没有迟到过了。

对于教育不改的学生,即使一定要给学生一点处罚,那么在处罚之前,一定要先问明他迟到的原因,或许是没有完成作业、晚起床等迟到,又或许是有的学生是在家中或上学的途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受到影响而迟到、甚至有的是因在上学的路上做了好事耽搁时间而迟到等。

一定要耐心听学生的解释,对于不同原因迟到的学生要不同的处理,不能一概而论。

及时与学生沟通,并提醒学生以后注意,然后对他的迟到表示理解。

还是希望他能做一个守时的人,能够按时到校而班主任自己也一定要做一个遵守作息时间、遵章守纪的人,要做好表率,给学生一个榜样。

即使班主任自己迟到了,也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让自己受到一定的处罚或者给学生道歉。

这个做有个好处,就是班主任可以监督自己,接受学生的监督,为学生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做到身正为范。

总之,对于迟到的学生的处理,班主任要冷静地分析,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是非地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如罚款、罚站、罚抄写作业、做劳动等。

这些方式方法都不可取,因为这样做一是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学生的迟到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更严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还对学生造成了伤害,更有可能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紧张,对班级的管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篇二:《如何处理迟到的学生》如何处理迟到的学生学生迟到是班主任都会碰到的现象,对学生迟到现象,我们班主任要如何处理?专题《迟到处理-保护学生和遵守规则冲突时-替学生“撒谎”》中讲到为了扭转班级的早自习无法正常进行的局面,学生如果谁迟到了,不管什么理由,都将要受到“回家反省”的严惩;但是班里的中规中矩的好学生东超却迟到了,为了不让其他同学抓弄东超,也为了以后便于班级管理,老师替东超撒谎来掩护东超的迟到。

对上面所说的专题中老师处理的方法,夏树铭老师说不是特别赞同这样方法,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平时挺好的性格挺内向的学生,要是对一个平常经常迟到的学生又用另一种方法来处理,对于同一种现象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是不是不公平,对学生人格不尊重。

而且将来有一天这件事情让大家知道的时候,同样会引起学生对这种制度的一种怀疑,其实对今后的整个班级制度的建设是不利的。

史静寰教授对如何处理迟到学生的现象时说了,问一百个班主任,一百个班主任可以会给你几十种不同的解决办法,那么一定要说出这个办法好,那个办法不好,我想是很难的。

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个体有差异,每一个办法对这样的学生可能有效,对那样的学生有不一定有效。

我们班主任要如何解决学生迟到现象,从夏树铭和史静寰几位老师的分析以及我以往班主任的经验,我从以下几点对学生迟到问题提出我的见解一、对学生迟到现象分析不同的学生,可能迟到的原因不同,有些学生是经常迟到的,有些学生有偶尔迟到的。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又比较懒惰,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类学生迟到不足为奇;有些学生成绩很好,又比较积极,但是偶尔也会迟到的。

二、对学生迟到原因处理我们班主任不能对学生只要是迟到就对他们惩罚,要追问一下原因。

对上述专题中性格内向的东超迟到了,老师为了掩护他不受同学们取笑而撒谎,这是一个好的处理方法。

我觉得也可以当场对东超进行批评,因为他本来就是迟到了,老师替他掩护要是被其他同学知道了那以后的管理就犯难了。

对东超进行批评说不定对他是一种锻炼,性格内向的他经过锻炼以后才可以面对更大的困难。

我们中国与国外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在上述专题中可以看出差别。

在国内,老师要求学生不要迟到,有学生迟到了,老师会说不管什么原因,你就是迟到了,你就要受惩罚;在国外,老师会追问一下原因,如果是学生做了一件好事而迟到了,那么所有的学生和老师会鼓掌表扬他做得很好。

三、对学生迟到的处理方法分析我在省城一所中学任教时,学校虽然管理比较好,由于大多数学生是跑读的,所以还是会有学生迟到的现象。

可以肯定学生是比较积极的,成绩也比较好,要处理好这类学生迟到的问题并不容易。

我找他们进行了解情况后知道,他们家离学校确实很远,而且来学校的时间又刚好是上班高峰期,每天要很早的起床,还是有时候会迟到。

为了不影响老师讲课,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尽量不要迟到,如果迟到了就消消地从后门进去坐好,不要影响到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听课,当然我是经过科任老师同意才让他们这样做的,这样的做法也在班里讨论过,班里的同学也没有意见。

我竟岗回乡镇学校后遇到的学生迟到的问题,用上面所说的方法根本行不通,只能是对他们批评教育,找他们的家长谈话,处罚他们值日打扫教室等。

我们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都会碰到对学生的迟到现象。

我想国家或者学校不可能出规定让我们怎样去处理,我们处理学生迟到现象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我们要追问一下迟到的原因,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迟到。

要处理好学生的迟到现象,我们班主任就要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班干部的选拔。

选拔班干部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容易,在接到新班级时,我们很多有经验的辅导员的做法就是首先认真研究学生档案,通过原始资料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是否担任过职务,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但前期的资料并不能完全代表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关键在于辅导员怎么把握,怎么观察,怎么考核,怎么任命!为此,在开学初,我结合班会课和课外活动课开展各项活动,给所有学生表现的机会。

我会采用一些常见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考察,例如一分钟自我介绍,毛遂自荐演讲,三分钟故事,才艺小展示,对班级发生的事情谈看法等形式,听其言,观其行,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并量材而用。

但是我给自己所考察的对象确定了一个标准是要是优良的思想品质,是榜样型人物;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善于团结同学,工作能力不错;要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团队精神,乐于奉献;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科学;要敢于开拓创新;要能严格要求自己,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班干部的培训我们做辅导员的都很清楚,没有哪位学生一开始就会做班干部工作的。

只要品行端正,相应的能力初步具备,都是培养的苗子。

在班干部们刚上岗时,班干部往往难以理解辅导员的工作意图或“良苦用心”,所以,班干部选好后,不要急于压上重担,要经过培训后才正式“上岗”,这是我们很多辅导员所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辅导员应牵着班干部的手,示范给他们看。

在示范过程中,也要不失时机地让他们独立展示一下,使班干部尽快进入角色,这样的“助手”才会逐步显示其“得力”性,召开职责分工的班干部会议并不算是培训会议。

对学生而言,学生干部的职责与相应的岗位名称是相对应的,一看就知道,有的学生干部并不在意。

如文娱委员,他有可能只知道学校或班级要开展什么晚会、文艺比赛之类的活动,届时组织参加一下而已,而其它时候都是在等任务,好象班级其它事务都与他无关似的,这就是我们很多辅导员有注意到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现象,久而久之,班干部不负责任的现象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恶化,班级管理就会很刺手。

所以,我们对班干部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培训什么?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既分工又合作的道理、协调能力的作用性、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精神的必要性,班干部特权的正确使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动机与注意事项等等一些深层次的要求!三、班干部的使用与管理班干部的使用与管理当然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与工作核心,怎么使用是一个学问,如何管理是一个课题!我个人认为,用活动来培养班干部是最有效的办法。

不管是学校的学生会干部也好,还是班级的班干部也好,没有活动的锻炼与洗礼,是不可能培养出一支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

在我校“以人为本,爱心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下,我们就是通过“教导主任统畴,年段长组织,辅导员引导,学生干部负责实施”的一条龙管理体系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与训练,也即在通过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前提下,也需班干部花心思去想怎样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得更有特色,更有活力,更有人情味,怎样在活动中让自己的班级表现得更突出,如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久而久之,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得到提升,事事带头的习惯慢慢培养,责任感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与管理意识增强。

另外,对于班干部的管理必需加强,我们会发现,有的班干部被确定后,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好象自己是什么领导似的,目中无人,官腔十足,一些不良的习惯慢慢地显露出来,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辅导员的时候,对他们的引导与教育就成为我们对学生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认为,培养班干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忠实工作作风对于选出的班干部,辅导员应向其明确思想作风的要求和工作规范,使班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有据可查,同时也可通过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再配以民主评议,让班干部接受学生监督以便及时发现他们问题,妥善解决。

除此之外,辅导员对班干部取得的成绩也应给予肯定,鼓励他们更进一步,而对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也应明确指出,决不偏私,让他们规范、诚实、有效地制定工作计划,工作小结,活动记录等,以使他们工作既能落到实处,也可随时检查。

例如,我校很多班级都对班干部的工作实行量化处理,并与每月实行的综合素质评定直接挂钩,奖优罚劣,使得很多班干部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们就怕在每月的班干部民主评议中丢分,从而影响综合素质评定,甚至评优评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