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贯彻创新这一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是要把学生从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出来,恢复他们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并具有实动能力和创造精神。
一、让创新素材在创新情境的创设中激活
对小学生来说,创新精神的取得,通过说教、灌输待途径是绝不可行的,而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渗透。
这里的载体是指创新素材,需要教师去捕捉,这里的情境要符合创新素材的特点,需要教师去创设。
试举两例: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纸板学具,启发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求了,那么,我们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随后,让学生分组实验。
这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被激发出来,各小组都投入到紧张的“创造”活动之中。
一种又一种推导方法在他们的动手、动脑中诞生了,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有的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推导;有的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
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师没有囿于教材中既有的方法,练习
珠算加法,教师也没有满足于学生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而是把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素材进行提炼,使之成为培植创新精神的土壤。
然后,给以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情境中,形成创新意识,开启创新潜能。
二、让创新人格在师生愉悦的交往中提升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善师生交往,使师生之间人格互容、互相尊重,真正体现民主与平等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应贯彻“以情启情、以情启思”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民主、宽松、活跃的创造氛围中有足够的表现自我和表现思想的机会,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一次应用题课e,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根铁丝长72米,每次用8米,用了5次以后,还剩多少米?”全班同学都争着回答,连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张明松同学也举手了,我请他回答,他刚开了头“72÷8”,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哄笑,我敛住微笑,冷静地对学生说:“大家不要笑,张明松同学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
”然后,我启发张明松顺着他的思路住下想、说,不一会儿,一种极有创造性思路呈现在大家面前:“8×(72÷8-5)”。
我当即给这种解法命名为“明松解法”,并带头鼓掌致以祝贺。
同时我趁热打铁地说:“创新,绝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但机遇总是偏爱那些善于动脑的人。
”从此,全班同学的创造欲望空前高涨,创造“成果”一个接着—个。
三、使创新意识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形成
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挖
掘一切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思路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完“亿以内数的读法”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首思维训练题:“用3个0和4个7组成一个7位数,使组成的数要符合下面的要求:—个0也不读出来;读出一个0;读出两个0”这道题的每一小题的答案都不是惟一的,遇到这样的题止,学生相当活跃,每一个同学都做出了自己的答案,有6个同学还把符合条件的数都找出来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达到了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创新、发展思维有目的。
四、让创新能力在大胆想像的过程中培养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没有大胆的想像,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想像是创新的前奏,诱导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深运的意义。
我讲“圆的认识”新授课时,在学好圆的画法后,我对学生说:“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环了。
怎么办呢?”一时间,学生的眼睛直转,—会儿,一名学生从教学的后面拿来了一个验盆,说:“把脸盆扣在黑板上,沿着盆口画一圈就行了”,我当即表扬了他。
我又说:“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中心圈模糊了,如果要把它画清楚了,怎么画呢?”马上就有学生回答,像体育老师画铅球圈儿那样画,我笑着点点头。
又说:“我们学校的西南边要建—个圆形的水池,这个圆怎么画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都想出用绳子来画。
我又说:“听说啊。
市政府要在我们这座城市
的周围建一条圆形的环城公路,如果你是施工人员,这个圆该怎么画呢?”一时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思考、想像,是啊,绳子、竹子都用不起来了,怎么办呢?—会儿,一名学生说:“我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放一台无线电发报机,在城市的边缘放一辆坦克,发报机不断给坦克发放信号,开坦克的人根据信号的强弱开动坦克,画一圆。
”马上就有学生反对,说遇到河流、建筑怎么办?又一名学生发言,说把坦克换成飞机,飞机边飞边撒石灰,立刻有很多个学生反对……在大家都在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名学生举手了,说我先找张城市交通地图,用圆规在上面画一个圆,凡是圆上所碰到的建筑物都写上“拆”,碰到河流就架桥,这样就行了。
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例,不失为引导学生大胆想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范例!试想,如果我们都精于此道,让学生思维的骏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驰聘,不仅可以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而且“灵犀骤通”,结出创造思维的奇花果来,创造能力何愁不能养成呢?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想品质,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
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