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枝汤的研究和应用

桂枝汤的研究和应用


阳 知母防风生姜甘 汤
阴清热

;
,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6
↓ 加龙牡
—桂甘龙牡汤 温补心阳,镇潜安神,
桂 桂 加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汤 温壮胸阳 枝枝 配 甘 加蜀漆牡蛎龙 —桂枝去芍加蜀 温壮心阳,镇惊安神, 甘 草 骨生姜大枣 漆龙牡救逆汤
草 汤 加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补脾利水降冲。
桂 枝
枣草↓ 桂枝
加饴糖
配 白


加大黄
小建中汤
变解表法为补中法,建 中补脾,调和气血
桂枝加大黄汤 兼泻实


加人参重 新加汤
变益气和血法

用生姜
散 加黄芪大枣生姜 和 营
黄芪桂枝五物 通阳行痹

卫 加当归细辛木通 当归四逆汤 调
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阴 加 麻 黄 附 子 白 术 桂枝芍药知母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1
1.营卫不和所致体温升高和降低的 病理状态; 2.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3.对心阳虚所致心率异常调节; 4.对心脾阳虚致血压异常; 5.对大肠功能失调所致久和与便秘。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2
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营 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正气) 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性,由是 疾病发生与归转不仪取决于致病因子的质 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强弱,因此,治 疗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扶正)上比 单纯着眼致病因素,更有利调动机体战胜 疾病。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7
(5)妊娠恶阻。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师 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 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8
2.古代医家运用:
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 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理 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的临 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的理法 及应用。
4
加 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补阳敛汗
桂 枝 配
姜 枣 草
加葛根 加黄芪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黄芪汤
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 下利证。
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黄
白↓
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下无
芍桂
法。
一 枝 加龙牡 桂枝加龙牡汤 甘温摄精,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治
收汤
虚劳失精,心神浮越。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0
清·柯琴谓:“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 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 咸得而主之也。”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1
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
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 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 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汗 而解。故在《温病条辨》一书中,把本 方列为众方之首。
云:“发而中皆中节,谓之和”。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6
(2)《内经》对和的含义的五:一是指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于阴阳,调于四 时);二是人体整体系统的协调(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三是饮
食起居情绪的协调(和喜怒而安居处《灵 枢·本神篇》);四是饮食精微吸收和气化功 能(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素问·六 节脏象论》);五是治疗准则(必先五脏,疏 其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生气通天 论》)。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9
(3)低热 低热为内科常见症之一,原因颇多。 据林氏对68例低热证的辩证分型有8 种,若属营 卫不和型,证见乍寒乍热或恶风寒,汗出,乏力,脉 细小等,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计5例。4例 治愈,1例好转。并举1例,低热4个月,午后发热 (37.4~38.1℃),暮夜恶寒,出汗,头昏乏力, 苔薄白,脉细濡,以本方加煅牡蛎,服药20剂,体温 正常,诸证消失〔8〕。王氏又以本方加玉竹、牡 蛎治疗1例低热(37.4~37.9℃)2个月,别无 其他不适,舌脉如常,连服6剂,低热即退。作者认 为低热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病 理性兴奋有关〔9〕。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2
陈氏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
中探讨桂枝汤运用,认为无论风寒、 温热及各种杂病,凡是病机上具有卫 阳受伤,营气虚寒,或在里的阴阳不和, 在外的营卫失调等都可以用本方化 裁治疗〔3〕。这对掌握运用桂枝汤具 有一定的启发性。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3
3.近代医家运用:

加乌头 乌头桂枝汤 双解表里寒邪,治表里皆寒,寒疝兼

表以里为主。
:
;
,
和 加厚朴 桂枝加厚朴杏 解肌祛风,降气定喘。
营 卫
杏仁 子汤
调 阴
加 麻 黄 桂麻各半汤 小发其汗
杏仁

加 麻 黄 桂枝二越婢一 微发其汗
石膏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5
:
加姜 加赤芍 桂枝加芍药汤 通阳益脾,活血和络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3
三、桂枝汤实质探讨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4
1.属何法范围——既属辛温解表法 (汗法)亦属八法之“和”法。属和 法之依据有如下六个方面: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5
(1)“和”之本义:和是中医传统的 常用单音词,《辞源》注释:“和”,顺 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中庸》
辛 甘
加茯苓生姜
—茯甘汤
温胃利水。
助 加茯苓大枣 —苓桂甘枣汤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阳 加茯苓五味子 —茯苓五味甘草 敛气平冲。

加人参地黄阿 —炙甘草汤 胶麦冬火麻仁
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加白术附子 —甘草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湿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7
芍药 → 加附子 芍甘附汤 扶阳益阴 配甘 芍 草甘
2021/3/14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9
(4)仲景的“和法”含义:乃指汗剂、 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 而言。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0
(5)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 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1
(6)蒲辅周云:“和解之法,具有缓和 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 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 复……。”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9
1.解热抗炎抗病毒及抑菌; 2.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3.解痉、镇痛、镇静; 4.改善心血管功能; 5.抗过敏作用; 6.双向调节作用。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0
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基于
营卫不和这特定病机前提及桂枝汤三对 药物配伍的科学性。通过调和营卫、畅 通血脉、调理脾胃、复建中气的途径, 实现五个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4
经方家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记载:谢先 生,应友人宴,享西餐,冰淋气水,畅饮鼓腹。当夜 即发热恶寒汗出,不吐而下利频作,腹痛后重,小 便短赤,脉不沉而浮。拟桂枝汤治疗,服药后表解 利减,调理瘥。此即“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
桂枝汤”之意。综观曹氏六则桂枝汤验案有其 特点:一是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精神;二是三伏之 天不避桂枝;三是不分南方与北方之偏见。可见 曹氏深研于桂枝汤而有所收获,正可作为借镜。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5
原文234条:阳明病,脉浮,汗出多,微 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原文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 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6
(4)太阴表证;
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 宜桂枝汤。
2021/3/14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8
刘氏则以本方加黄芪治疗自汗或多汗证,效 果亦满意。初服若效果不显时,则依“复发其汗” 及“先其时发汗则愈”原则,以排除营卫间的障 碍,而达到止汗的目的。至营卫调和之后,再加黄 芪更能发挥黄芪实表作用,防止复发,可谓经验之 谈〔6〕。陈氏从“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理论出 发结合本方调和营卫之功,再加益气固表之黄芪 15克、边条参12克治疗局限性多汗症(又称节 段性多汗证)亦取得奇效〔7〕。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9
如明·王肯堂以桂枝汤,随证加减 化裁的有三方:
① 桂枝加川芎防风汤,治发热自 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
②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
石膏、黄芪、知母)治寒热大作等阳 盛阴虚之疟证。
③ 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桂枝 汤加防己、防风),治发热脉沉细之太 阴腹痛。
2021/3/14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7
(2)自汗症 桂枝汤治疗无外感风寒而因卫 虚不固,营阴失守之常自汗或多汗或时发热汗出 证,源于论中第53、54条原文。至今临床家一直 宗以本方理法,随证加减,疗效甚佳。如魏氏以本 方加桑叶治疗一例每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枕 被尽湿,夜夜如此,证已年余。此外,夜尿时,必觉冷 气袭人,皮肤粟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则头眩欲 仆,摇摇不能自持,兼见口苦,声嘶,小便短赤,舌质 淡红,脉细微而数,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服 上方3 剂,夜汗顿止,续服5剂,虚热上冲,恶风头眩 等证悉除〔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