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7月9日被专家称为改变世界新闻摄影历史的日子《纽约时报》刊登了手机图片(伦敦地铁爆炸案)2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外延与内涵3视觉教养是指具有视觉感官的正常人,自觉培养能够辨别、解释、批判生存环境中的自然或人工的视觉行为、对象或符号,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它们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
4罗杰.弗莱(英)对人类视觉的种类划分:预见性视觉(实用的视觉)、好奇的视觉、审美的视觉、创造性视觉5准确无误地报道事实并不能保证报道的真实。
新闻真实有两个层面的含义:(1)个别事实的真实;(2)总体判断的真实。
6事实真实是指新闻摄影必须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原则,它要求拍摄记录的是存在于同一时空中的新闻对象。
总体真实——新闻摄影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捕捉典型瞬间,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从个别事实和现象看情况属实,或个别瞬间真实出现过,并不意味着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
7美国人爱德华德・迈布里奇成功地拍摄了世界第一张动体连续摄影作品《奔马》(1877年)。
实现了动态摄影;也为动态影像--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8最早把摄影术传入中国:于勒·埃及尔9摄影术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844年,由当时法国海关总检查长于勒·埃及尔为当时清政府两广总督耆英拍摄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现存国巴黎摄影博物馆中。
10纪实摄影定义: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
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11纪实摄影的新定义:(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
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12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13尤金·史密斯(1918-1978)《乡村医生》、《助产室》14麦克山下《马可.波罗》《长城》《湄公河》《郑和下西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工作(反对照片的后期处理)15李晓斌《上访者》16我国纪实摄影的类型及作品::(1)记录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片断的作品例如安哥的代表作品《生活在邓小平时代》(也就是《开放百态》)。
相似的作品还有王文澜的《自行车王国》、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2)保留正在消失的人文遗迹的作品例:晋永权《傩》李楠《最后的小脚女人》(3)捕捉具有代表性或象征性的瞬间情态、场景或情节,以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感情的作品解海龙《希望工程》胡武功《关中百姓》(4)描述有特点的人文故事,以表达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
侯登科《麦客》杨延康《民间天主教》(5).拍摄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人物肖像的作品。
宋朝--矿工眼中的矿工17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差异:(一)两者在拍摄时的差异。
纪实摄影,主题先行,事先拟定拍摄计划;新闻摄影,是现场形象的瞬间纪实。
纪实摄影就像做课题研究,对题材进行深入采访和提炼,拍摄有深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意义的图片。
新闻摄影则强调准确、及时记录新近发生的。
二)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纪实摄影强调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社会影响,即社会价值;新闻摄影则强调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以及传播的时效性。
(三)两者在情感倾注上的差异纪实摄影,大多拍摄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生存题材的系列,创作过程中可带有个人情感,摄影师明显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新闻摄影,则是无需融…情‟、无需融…意‟。
“虽然有的新闻照片有…情‟有…意‟,是因为新闻内容本身含有情意,是可遇不可求的,与摄影者的…情感照应‟关系不大,而是要求记者站在客观的立场和角度上进行拍摄。
”(四)两者在发表渠道上的差异纪实摄影大都是整系列的,历时比较长。
而新闻摄影则要求时效性,这就决定了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在发表渠道上有很大的差异。
纪实摄影作品大多以专题形式刊发在杂志期刊上,或利用沙龙、展览等形式进行发布。
新闻摄影作品主要以单幅或专题的形式见诸于报端,刊载于新闻期刊。
18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至8日法国人比欧乌和史特尔兹纳用达盖尔银版法拍摄的《汉堡大火过后》是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
19罗伯特卡帕美国战地记者《共和战士之死》《诺曼底登陆》后触雷身亡20《丹佛邮报》的记者克雷格・沃克就是这样一位坚持自己主见和选择的记者。
记者用详实的镜头语言叙述了27岁的美国驻伊拉克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Brian Scott Ostrom)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斗生涯后,带着严重的伤后应激障碍症退役回到祖国的情景。
作为第二侦察营的士兵,他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也就是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战争中,患上了应激障碍症。
他认为在伊拉克的军旅生涯,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惨痛的组成部分。
他说,自己患上这种症状时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生活中渐渐习惯了。
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严重创伤的今天,还每天都挣扎着去寻求工作、寻求生存,寻求欢乐,寻求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记者在图片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报道战争场面,而把他“在军中服役的自豪感和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的罪恶感”的心理冲突作为表现的重点和传播的看点。
克雷格・沃克的高明之处在于,选择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之外去揭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主题:战争的始作俑者不仅可以用战争摧毁他国人民的幸福,也给同族同胞造成巨大的伤害。
人们在阅读由49张图片组成的故事时,一点都不会感到冗长,而是为它反映的真实所感动并陷入沉思。
这种在新闻中获得的深刻记忆,会融入人的心灵,进而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行为。
他向受众传递的战争和灾祸的信息,其振聋发聩的作用,是简单记录事件的报道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
克雷格▪沃克的图片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用影像构成真正有思想深度,能影响世界的报道,并非是一般业余作者,或者是每一位职业记者都能驾驭的。
但它一定是有眼光,有能力的记者的现实选择和追求。
对于肩负特殊使命的全媒体记者而言,要想在竞争中有“鹤立鸡群”之感,而非“仓鼠”之嫌,恐怕着眼作品的深度,是可能成功的途径。
21专题摄影的特点(1)专题摄影由一组图片组成,必须有明确的主题,(2)照片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结构起来(3)专题摄影是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共同传播信息的摄影表现形式。
(4)专题摄影的展现与传播不再是摄影者个人的事情,关系到编辑、平面设计、有时还有文字记者等。
22、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创立者亨利.卢斯创办了全用照片的《生活画报》,并首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摄影文章)。
23、20世纪20年代德国《慕尼黑画报》总编辑史蒂夫·洛伦特(Stefan Lorant),对现代报道摄影规范的确立贡献巨大:1.坚决拒绝采用任何摆拍的照片;2.将用单张照片概括新闻的报道方式进一步发展为用一系列照片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一个中心主题;3.将摄影的报道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关心名人,也同样关心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题目。
他确立的的这些原则,不仅成为当代报道摄影的圭臬,也是那个时代自由思想的象征。
洛伦特被称为现代摄影报道的第一位名编辑。
在版面设计上,他主张简洁、自然,图片不要乱剪裁,专题摄影版不要花里胡哨。
挑出一张大照片,其它小照配合,最大限度追求和谐、有效率的版面效果。
24、尤金·史密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生活》的专题摄影和50年代的区别在于,早期的摄影师只是出去拍很多照片,然后把它编辑起来,图片与图片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后来的摄影师在拍照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图片之间的关系。
25体育摄影具有以下特征:1、体育摄影具有竞技性特征(2)体育摄影具有娱乐休闲性特征(3) 体育摄影具有国际性特征(4)体育摄影具有情感性特征26(3).体育新闻摄影图片中的“悲剧”这里讲的“悲剧”,作为美学的范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悲剧,它指的是具有审美意义的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也广泛地存在于小说、诗歌、电影、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之中。
悲剧其实就是以否定的形式肯定了人们的实践斗争,以美的毁灭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是人们在悲痛中由情感的巨大震荡而达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得到精神境界的提高,从而产生悲剧特有的美感的愉悦。
27体育新闻摄影图片中的“喜剧”关于“喜剧”的体育图片不胜枚举,有肯定性的,也有否定性的;有讽刺的,也有幽默的。
正是这种喜剧感使受众产生愉悦感,从而凸现出体育图片特殊的喜剧美感。
28孕育性瞬间选取“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来加以表现,可以作为一条原理在图像叙事中使用,但也不可绝对化,有些画家选取“顶点”之后的瞬间来加以表现,同样可以很好地达到叙事的目的。
在体育摄影中,“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正如莱辛所说,往往出现在临近顶点,而不到顶点的顷刻。
《掷铁饼者》这座雕像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能给人以无限的联想,通过静止,让人想到运动;通过空间。
让人想到时间;通过瞬间,让人想到过程。
掷铁饼者虽然只表现了静止的瞬间,但不是随便一个瞬间,而是用莱辛的话说,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瞬间”。
孕育性的瞬间,也就是暗示性的瞬间,就是“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的那一瞬间。
29滥图时代(卡扎菲死亡的照片)(制造恐怖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