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保养中清洁的重要性
电梯保养总的可以概括为清洁、润滑、调整、检查。
在这里主要谈一谈清洁的重要性。
保持电梯各个部件的干净整洁是降低电梯故障的有效措施。
1、控制柜内的清洁
控制柜内的清洁包括电子板、变频器、接触器、散热板、排风扇、电阻、电容、变压器、开关、线路以及柜体本身等。
(1)电子板上灰尘多了会引起散热不良,加速电子元件的老化,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在雨季和潮湿的环境下,灰尘阻值容易降低形成导体,是电子元件之间形成短路。
轻则引起电梯莫名其妙的故障,如突然停电、死机、功能灯乱闪等;重则烧毁电子元件及整块电子板。
密封性好,环境干净的机房应半年保洁一次,密封性不好环境恶劣的机房至少三个月保洁一次。
机房和曳引机必须的卫生15天必须清理一次。
(2)接触器上灰尘多了,易造成通断不良,吸合不好产生异响,常见故障有以下几种:①双速电梯上下行主接触器上,若有一组触点因灰尘太多或产生氧化膜等引起的接触不良和不通,则经常会烧坏控制柜内制动电阻,严重时则会引起控制柜着火,甚至更有因缺相烧毁电动机,因三相电流不平衡而引起超速从而导致电梯安全钳动作或冲顶等严重事故。
②抱闸接触器控制抱闸线圈的触点接触不良和不通,而其它触点动作正常时则会引起电动机运转、抱闸却打不开,从而严重磨损闸皮,轻则引起电梯抖动,严重时会引起溜车、冲顶等事故;开关门接触器或继电器触点不通会引起电梯不开门或不关门故障。
在保养工作中我们至少15天对接触器触点进行1次保养清洁,检测触点通断是否良好。
(3)排风扇灰尘太多,会引起风扇无法启动,运行时有异响,空气流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通风不良就起不到有效的降温作用,控制柜内温度升高,容易引起电子元件过热、过流等保护,如出现电梯运行时突然停电、突然恢复,电梯停在平层时桥内灯灭且内外呼无效等故障。
因此排风扇应90天清洁1次。
散热片灰尘太多就会减少散热面积,导致性能降低,大功率电子元件的热量不能通过它及时散发,从而导致其元件过热、过流保护、长时间的过热就会导致元件损坏。
有些电梯有故障提示和保护功能。
可是,有的品牌电梯没有故障显示和保护功能,一旦出现此类故障时,其功率晶体容易损坏,所以在保养工作中应60天清洁1次。
2 、井道清洁
井道清洁包括:门头、门轨、主副门锁、偏心轮、门挂轮、门扇、门框、地坎、门钢丝绳、油杯、轿顶、主钢丝绳、导轨、支架、张绳轮、轿顶接线箱及电子主板、门机系统、底坑缓冲器、检修盒。
井道各开关等。
(1)门头上要时常保持干净,杂物太多易引起门头生锈,若从地坎间隙中落入烟头之内的话,则更易引起火灾。
(2)门轨上积灰或油污,引起开关门不顺畅或产生异响,门轨中间的灰尘或油污,不但会引起自闭力不好关门不走梯,还会引起开门不到位,造成电梯不关门故障。
(3)主、副门锁灰尘和氧化膜达到一定程度时,阻值变大造成门锁不通、接触不良、电压不够、扒门停车。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引起门扇震动时,易出现突然停梯现象,给乘客造成危险的感觉,不敢乘梯。
在保养中我们应用干布或毛巾对触点进行打擦,切不可用砂纸打磨触点,每15天保养1次。
(4)偏心轮要3个月清扫1次,灰尘和油污多了,转动不灵活,开关门时易造成磨损门轨或卡死现象,特别是直流门机转动的轿门,轿门偏心轮特别易出现磨损和卡死现象。
门挂
轮上灰尘和油污多了,易引起门轨上积灰尘和油污。
(5)门扇和门框要保持干净,经常见电梯的门上有一道道的划伤和开关门时有异响,是因为门框与门扇上的保护膜异物未清理干净造成的。
最常见的是安装时,安装人员未把隐蔽处的保护膜撕掉或撕干净,售后保养人员嫌麻烦,不清理保护膜。
因此安装人员应该为售后多考虑一点,把隐蔽处的异物清理干净,售后服务人员发现问题时,要不怕麻烦,要遗留问题处理掉,电梯门被划伤的现象就不会再出现了。
(6)门钢丝绳至少半年用布擦洗1次,重锤上钢丝绳灰尘和油污太多,会影响自闭力,钢丝绳脱槽,掉到门锁触点上还会形成短路,也会挂住门刀。
还会造成电梯停车时不能自动开关门,电梯运行时会引起挂碰,轻则挂坏门刀停梯,重则全使轿厢、门头及其他部件严重变形。
(7)门重锤盒或槽里有灰尘或石砂容易卡死重锤,当门关闭时卡死则无法开门,当关门时会使重锤钢丝绳脱槽或导致关不住门。
(8)油清洁特别重要,至少半年对油杯的油毡用煤油或柴油进行1次清洗。
油毡上灰尘和油污多了,导轨工作面无法及时上油,导轨缺油会加速靴衬磨损,电梯运行时会产生抖动、异响、共振等现象。
(9)导轨上的清洁主要是工作面,至少12个月应对主副导轨工作面用煤油或柴油进行1次清理,工作面干净了,油毡、靴衬、安全钳才能保持干净。
安全钳应1月清洗1次,否则油泥和异物会引起安全钳误动作。
(10)导轨支架应2年进行1次清理。
支架上灰尘和杂物多了易引起导轨、轿顶、门头、安全钳、底坑等部位不干净。
平时保养时应把上面的易漂浮的杂物清走,否则当电梯高速运转时卷起的风把它吹起挂到隔磁板、感应器等上面,就会撞坏感应器、隔磁板等部件,造成电梯故障。
(11)主钢丝绳上油污太多时,会降低曳引轮与钢丝绳的摩擦系数,导致钢丝绳打滑。
滑移量超过设计误差时,电梯将出现打滑、错层、死梯等现象。
油污覆盖了钢丝绳,不易发现方钢丝绳是否存在隐患如断丝、断股、绳标看不见给电梯关人救援时也带来了不便;曳引轮上也易形成油泥疙瘩,当电梯运行时会出现抖动和晃动现象。
每次保养都要检查钢丝磨损情况,当油污盖住油槽1/5时就要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千万不能用汽油清洗,汽油洗后钢丝绳易生锈,清洗时也易发生火灾。
(12)张绳轮上有油泥,当达到一定量时,电梯运行将出现哗啦哗啦的异响,同时会引起轿厢抖动,当天冷时这种现象特别易发生。
天热时油绳上的油变稀在压力作用下,被挤出并附在钢丝绳表面上和灰尘形成油泥;当天冷时,在运行过程中一点一点德粘在张紧轮或限速器轮上,形成油泥疙瘩。
在夏天过完进入秋天时,应对轮及钢丝绳进行清洗,冬春交接时进行一次清洗。
(13)检修盒、门机系统、轿顶接线箱及电子板要经常轻松并保持干净。
井道环境湿度大的还要进行吹烘,湿度大时接线端子易生锈,造成接触不良或不通,电梯会出现突然停梯和不走梯,电子元件之间易形成短路、漏电等现象。
在保养中我们应该90天进行1次清洁和烘干。
(14)缓冲器特别是液压缓冲器应保持油栓表面的光洁润滑,才能保证动作灵活,否则容易形成卡阻现象,在冲顶或蹾底时,就不能起到有效的减振效果。
缓冲器应半年进行一次保养和加油。
(15)轿厢内顶装饰板卫生虽对安全部影响,但每次保养都要进行检查,特别是透明体,只要有灰尘或异物时要及时清除。
灰尘多了一是不好看,二是影响轿内光线,还给人一种压抑感。
干净明亮的轿顶既美观,又给人一个宽敞的环境。
(16)轿顶卫生也要每次保养时进行打扫,特别是对重侧,因为电梯高速上下运行时,副
轨上的油易被靴衬刷出并溅到轿顶,轿顶有油时,维修人员随时有被滑倒的危险,油杯下的油不及时擦干净,一旦渗入到轿壁和轿顶就不好处理了。
以上部位每15天清洗1次。
(17)底坑要干净,第一不能有杂物,杂物易形成火灾隐患。
第2不能有油泥,油泥多了易造成和第16条一样的后果。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导轨无接油盒的一定要及时添加,有接油盒的1个月要进行1次费油的清理,底坑有油时要用大沙进行掩盖。
由此可见,电梯各部件的清洁非常的重要,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电梯的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