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作业一答案
社会保障学作业(一)
单选题:(共20道试题,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
()
A.保障范围的公平性
B.保障待遇的公平性
C.保障水平的公平性
D.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2.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以()1889年颁布的《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为标志的。
A.德国
B.法国
C.奥地利
D.比利时
3.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4.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5.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
A.发展经济
B.创造社会稳定
C.社会公平
D.促进效率
6.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产业经济学
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
7.()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道德因素
D.社会因素
8.社会保险在性质上属于()。
A.强调权利
B.强调义务
C.强调权利义务结合
D.强调权力
9.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是()。
A.最低保障型
B.最高保障型
C.基本保障型
D.平均保障型
1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支出规模过大
B.社保体系不合理
C.起点较低
D.社保资金缺乏
11.《乌托邦》一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莫尔
C.欧文
D.傅立叶
12.()是结构功能论的创立
者。
A.帕森斯
B.庇古
C.亚当.斯密
13.正是基于()的思想,中国历代创设了不少平仓、义仓等。
A.大同社会论
B.社会互助论
C.仓储后备论
D.社会救济论
14.()中用法律条文形式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A.《乌托邦》
B.《太阳城》
C.《论实业制度》
D.《自然法典》
15.()是工业化国家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柱。
A.凯恩斯主义
B.平等与效率思想
D.新福利经济学
16.国际上以基尼系数表示贫富差距,超过了()即超过了警戒线。
A. 0.6
B. 0.5
C. 0.4
D. 0.8
17.( ) 是指代际之间的公平,以及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负担的公平。
A.结果公平
B.横向公平
C.过程公平
D.纵向公平
18.()是一个涉及个人价值判断在内的社会学与伦理学问题。
A.效率
C.公平
D.义务
19.权利和义务是一对()范畴。
A.法律
B.经济
C.伦理
D.社会
20.()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A.帕累托
B.庇古
C.亚当.斯密
D.卡尔多
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
1.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主要表现在()。
A.制度的开放性
B.筹资社会化
C.服务社会化
E.保障待遇公平化
2.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
A.生活保障
B.经济保障
C.服务保障
D.精神保障
E.社会保障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公平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法制规范性
E.发展性
4.以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把社会保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B.社会保险型
C.社会福利型
D.商业保险型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是()。
A.立法先行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协调发展
D.多样化发展
6.美国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是()。
A.小政府
B.大社会
C.低税收
D.有限福利
7.影响社会保障进程发展的因素有()。
A.经济因素
C.道德因素
D.社会因素
8.宗教相对社会保障而言()。
A.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
B.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
C.补充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不足
D.为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9.社会保障重要的理论基石包括()。
A.经济学
B.社会学
C.政治学
D.语言学
E.社会保障
10.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基础性贡献包括()。
A.经济学的选择理论充当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
B.经济学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方法
C.经济学特有的视角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政策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D.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11.宗教教义表达的()等思想,无疑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实践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础。
A.博爱
B.互助
C.效率
D.平等
12.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方式,体现在()。
A.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收受和向雇主、劳动者征收的社会保险费
B.社会保障按照各个项目的规范将这笔资金分配给受保障者
C.社会保障影响整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比例
D.社会保障决定整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方式
1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规模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规模
C.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
D.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有反作用
14.宏观上的效率分为三个阶段()。
A.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
B.可持续的综合效率
C.网络经济的效率
D.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率
15.社会保障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A.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B.社会保障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
C.社会保障影响整个国家的初次收入分配比例
D.社会保障决定整个国家的初次收入分配方式
判断题:(共15题每题2分)
1.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较台湾要健全。
()正确
错误
2.美国是产业革命较早的国家,也是最早由国家立法实行济贫事业的国家。
()
正确
错误
3.政治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因素。
()
正确
错误
4.19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陆续制定并推出三项社会保险法,标志着社会救济开始演变为社会保险制度。
()
正确
错误
5.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是衡量社会保障发达状态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6.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普遍高于社会救助项目。
()
正确
错误
7.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它的社会背景是工业社会。
()
正确
错误
8.空想社会论与现代社会保障理论构成了正统的渊源关系,而宗教则主要起着道德方面的影响作用。
()
正确
错误
9.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因官方负责的传统而较西方社会更早地论及了政府的责任。
()正确
错误
10.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所有人的需要都是从高到低逐步递进实现的。
()
正确
错误
1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方面,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矛盾的。
()正确
错误
12.社会保障需要先实现纵向公平,再实现横向公平。
()
正确
错误
13.起点公平往往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基础。
()
正确
错误
14.社会保障既有按劳分配的成分,又有按需分配的成分。
()
正确
错误
15.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保障水平越高,国家利用社会保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规模越小,对收入分配的干预越弱,社会收入就越接近公平。
()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