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营养与安全小论文

食品营养与安全小论文

浅谈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外国语学院**英教*班*** 学号***** 手机号***** 指导老师:***
摘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食物,因此产生了“民以食为天”这样的名句,
在古代人们的生产与分配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很少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如今,在生产发达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却屡屡出现,让消费者们提心吊胆。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商家追求利益,赚取利润,企业道德体系不完善,二、消费者安全意识差,三、政府的监察力度不够。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好每个环节的把关,食品安全问题就不会如此泛滥了。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驱动消费意识政府监管
一、安全问题食品产生的原因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总根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撕扯着我们本已脆弱的心:三聚腈胺加入奶粉、蜂蜜中渗果葡糖浆、蜂胶中加树胶、茶油中含致癌物、藕粉中加薯粉、油豆腐中加米粉或石粉、白酒中加辣精或甜味剂、火锅加添加剂料、青菜等蔬菜用了不知名的防虫杀虫剂、果树在生长期用了增加果子颜色的染料,馒头加香甜泡打粉,动物饲养中滥用抗生素……每次有大的食品问题出现,政府都出了重拳,体现出高压、严打的决心,然而,老百姓在还未弄清下一步还能吃什么的时候,就又有新的问题食品浮出水面。

中国的的食品安全问题犹如一堆烂絮,越翻越乱。

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有短期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吗?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

首先是分散式生产中的“精耕细作”,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我国农业种、养普遍采取分散式经营模式。

由于农业生产未实现集约化经营,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未普及,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和“质量”,就只有通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等细作方式,来提高产量和产值。

这一过程势必会造成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饲料添加剂超标,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被吸收,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施用在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方面的有毒化学农药约占95%以上,其中以甲胺磷、敌敌畏等高毒农药用量最大。

同时,养殖业中也经常曝出动物药物残留超标等雷人消息。

其次是小作坊加工中的粗制滥造,是产生问题食品的症结。

受国际产业分工和国外产品的冲击,我国的食品加工利润率一直处于低水平,一是未形成规模的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企业充斥整个行业。

在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 45 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 人以下的小作坊就占了 35 万家,占总数的 77.78%。

这些作坊,设备落后,卫生状况差,再加上对工人监督管理不严格,极易造成微生物污染食品情况的发生:二是在无法向市场要利润的背景下,企业为了增加利润,纷纷降低生产成本,许多非法厂商利用劣质原料生产食品,并逃避卫生检疫。

最后某些知名食品企业的逐利取向,是食品安全问题爆发的导火索。

许多知名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抛弃了中国的传统美德,诚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问题,要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在日益利益化的今天,多数企业都不愿脚踏实地的认真做好食品。

他们用廉价但却有害的原材料或食品添加剂来制作食品,成本廉价
的食品但是依靠品牌效应却能谋取暴利。

他们将不义之财纳入腰包但是却带给了社会无限的灾难,事后不加以反思反而愈发变本加利,欺骗消费者,引起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安全意识
多数中国的消费者一直追求的是物美价廉,多数商家利用消费者这一消费心理所以常常生产出廉价而又不卫生的食品,最后都有顾客常常因为贪小便宜而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干扰与威胁,酿成难以挽救的苦果。

这要归结于:
食品安全教育的基础薄弱, 尚没有专门的负责食品安全教育的机构。

我国目前尚没有食品安全教育的专门的管理机构 ,也没有食品安全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

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看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但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中却没有明确的食品安全教育职责,我们只是可以从相关职责中推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有食品安全教育的责任。

缺乏食品安全教育的专门立法。

食品安全教育立法是食品安全教育的指南 ,缺乏相应的法律,给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食品安全教育尚未形成网络、体系。

关于食品安全教育的机构、内容、目标、形式、手段、步骤等尚无明确规定。

缺乏食品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没有相关法律对食品安全教育的规范,食品安全教育难以形成系统性 ,因此常常是在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集中的、突击性的宣传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的现象。

而当食品安全问题稍稍平息时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法生产厂商的问题食品再次出现。

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大。

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 00 6 一 201 0) 希望通过5年深入、扎实、持久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教育机构、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但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机制、机构的工作任务、目标、职责等没有明确。

(三)政府的监察力度不够
在越来越注重品质的今天,我们国家对于食品安全也有了足够多的重视。

这样来说,作为食品安全的把关者,监督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现如今我们国家食品安全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我国对食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表现在以下方面:
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够全面现如今,我们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有很多,加一起大约有二十多部。

但是因为在定制法律的时候没有集中处理,就导致了各种法律之间非常散乱,没有详细的进行统一和整理,所以说现在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现在还不能对于食品的每个程度的安全检查进行全面涉及。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没有到位。

食品安全是一类问题的总称,包含了食品的加工、产出、传播、卖出等流程,原本来说这几个流程是交相辉映不能分开的,但是最近的一项法律条文中指出,每个阶段都要由专门的一个机构来监督和管理,所以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所采用的一般都是分阶段的监督管理,被公共分为四个单独的层次,也就是说由不一样的机构分别掌管不一样的几段,非常容易发生监督管理不到的地方或者是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的重复,所以说就会发生当里面的某一个阶段出现差错的时候,每个相关责任机构都会开始推脱责任或者是执行法律不严格,从而造成了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大。

检查设施低下、检测水平不高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检验工作没有较早的开展,而且进步也不是很快,大多数在食品的各个流程中的检查体制就不是十分的周到,让检查工作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

此外,因为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准不是特别高,一些尖端的检测设施一般都要从国外引进,这就增添了食品安全检查的资金投入,而且一些比较小的公司没有条件去买这些
检测设备,导致了有些比较新的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被检测出来,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品的安全。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一)明确企业责任,加强企业自律
作为食品生产主体,企业是食品安全的责任者。

食品企业的自管在于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对生产相关参数的设定和监测,从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一些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多方位营造品牌效应,从而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同是,增加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也是企业在保证自身安全生产的同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二)要加强对食品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方面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要自觉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格生产,以严格的安全卫生标准自律,使生产的食品达到应有的安全标准。

另一方面,消费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安全习惯,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全面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抵制不安全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三)优化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方式
政府监管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上级政府委托下级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管理,而下级政府受到的监督和制约有限,由于信息不对称,若仅上级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监督成本巨大。

其次,由于我国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庞大,食品产业链条复杂,食品企业信用问题突出等现状,食品安全管理仅仅依靠政府监管力量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另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管形式对于补充目前的监管体制显得极为重要。

三、结束语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我们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媒体来监督食品的安全生产,企业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可一味追求利益而将人的生命置之不理,个人更是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政府应完善对食品生产与加工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全民为食品安全而努力,就能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饶红冀华, <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根源的剖析>, 2011 年第9 期, P824
[2] 张睿梅杜波李红枫王仕平, <论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 第二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 2009年, P123~125
[3]王琦<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分析> P62
[4] 张星联, 唐晓纯,<唐晓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食品科技, 2005年第5期P5
[5]张曼,普蓂喆,张璟,郑风田,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企业、政府与第三方监管力量> 食品科学,2014年,P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