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卫生指标及毒理检验,均是基于纸餐盒自身的特点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食品造纸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少玲、曦、朱圣光、江毅、述。
本标准首次发布。
1 围本标准规定了餐盒纸板和纸餐盒的技术规。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纸餐盒,不适用于覆膜和淋膜的餐盒。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89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B/T 451.1-89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GB/T 451.2-8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GB/T 451.3-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GB/T 462-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GB/T 1539-89 纸板耐破度的测定法GB/T 1540-89 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法(可勃法)GB/T 2679.3-1996 纸和纸板挺度的测定GB/T 2679.5-1995 纸与纸板耐折度的测定法(MIT耐折度仪法)GB/T 2679.8-1995 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法GB/T 2679.10-93 纸和纸板短距压缩强度测定法GB/T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3561-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法GB/T 5009.60-1996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7974-87 纸及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GB/T 10342-89 纸的包装和标志GB/T 10739-8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GB 15193.1-94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3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1 技术指标3.1.1 餐盒纸板、纸餐盒的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表1、表2的要求,或订货合同的规定。
3.1.2 表1中规定的物理性能、试样制备、处理和试验,应在GB/T 10739规定的温度(23± 1)℃和相对湿度(50± 2)%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表1指标名称单位规定试验方法定量(G)允差%± 5GB/T 451.2厚度(T)允差%± 10GB/T 451.3耐折度(横向)≥次15GB/T 2679.5耐破度≥kPa850GB/T 1539挺度≥纵向mN?mmN?m21.5GB/T 2679.3横向10.0*环压强度(横向) ≥ kN/m2.80GB/T 2679.8*短距压缩(横向) kN/m5.00GB/T 2679.10亮度≥印刷面%GB/T 7974防油防水面60.0表面吸水≤印刷面g/m2 (3 min)60.0GB/T 1540防油防水面25.0交货水分%8.0± 2.0GB/T 462注:G 标准的定量;T 标准厚度*环压强度与短距压缩两者择一,只要达到相应的指标要求均可判为合格。
3.1.3 餐盒纸板的定量(G)和厚度(T),是由生产厂依据使用要求来确定的,本标准要求其满足偏差的要求。
3.1.4 餐盒纸板的规格尺寸按GB/T 451.1进行测定,应符合如下要求:787 mm ´ 1092 mm;880 mm ´ 1 230 mm。
尺寸偏差不应超过± 5 mm,偏斜不大于3 mm。
根据合同要求,亦可生产其他规格尺寸的纸板。
3.1.5 由纸板加工成型的纸餐盒应采用符合表1要求的餐盒纸板,纸浆模塑成型与加工折叠而成的纸餐盒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指标名称单位规定试验方法容积mL大号 600± 25中号 500± 25小号 400± 10附录A耐水(90± 5)° C 1h耐油(150± 10)° C 1h-不漏水不漏油附录A负重性能(高度变化)≤%5.0附录A盒盖折次≥次15附录A3.2 卫生指标3.2.1 餐盒纸板和纸餐盒应符合表3理化指标和表4微生物指标的要求。
表 3指标名称单位规定试验方法. 铅(以Pb计)≤mg/kg5.0GB/T 3561. 砷(以As计)≤mg/kg1.0GB/T 3561. 脱色试验(水、正己烷) . -阴性GB/T 3561荧光物质254nm及365nm . -合格GB/T 3561亮度. %Rf≤2.0GB/T 7974注:仲裁时按GB/T 7974规定的方法,Rf≤2.0进行判定。
表4指标名称单位规定试验方法. 大肠菌群≤个/100g30GB/T 3561. 致病菌 . -不得检出GB/T 35613.3 毒理检验3.3.1 毒理检验时样品的处理按GB/T 5009.60进行,试验方法及结果的判定按GB 15193.1进行。
3.4 外观3.4.1 餐盒纸板的纸面应光洁均匀,不许有折子、孔眼及浆疙瘩等影响使用的纸病。
3.4.2 加工或模压的纸餐盒外表颜色应正常,无异味,表面平整光洁。
4 检验规则4.1 以一次交货为一批,餐盒纸板的样本单位为令或卷,纸餐盒的样本单位为个。
4.2 供方应保证所供应的餐盒纸板或纸餐盒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卷筒(令、箱)应附质量合格证一份。
4.3 交收检验项目为(3.1)中的规定,并按GB/T 2828进行。
交收检验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及批质量判定按表5的规定,试样的采取应按GB/T 450进行。
4.4 供方应保证所提供的产品符合卫生指标(3.2)的要求,投产前该产品应进行一次毒理检验(3.3),毒理检验结果符合GB 15193.1要求的方可投产。
在工艺条件、原材物料稳定的连续生产的条件下,每三个月应进行一次卫生指标(3.2)的测定。
若工艺条件或其它条件有变动时,应随即进行(3.3)和(3.2)的测定。
4.5 需方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验收,如对批质量有异议,应在到货后三个月通知供方共同复验。
如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应判批不合格,由供方负责处理;若符合本标准要求,则由需方负责处理。
表5卷、令、个正常二次抽样检查水平S-2不合格分类样本大小B类不合格品 C类不合格品 B类不合格 C类不合格AQL=6.5AQL=10AcReAcRe≤15031--负重性能耐水耐油*环压强度*短距压缩挺度定量偏差厚度偏差耐折度(横)耐破度亮度交货水分表面吸水容积高度变化盒盖折次外观33(6)----122151~35 000 55(10)122334注:*两者择一,只要达到相应的指标要求均可判合格。
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1 餐盒纸板和纸餐盒的包装及标志按GB/T 10342进行,通常应有、外两层包装,包装应整洁,数量应准确,或按订货合同的要求进行。
5.1.1 包装材料必须清洁、无毒、无异味,并具有防尘、防水效能,包装箱应附有说明性标签,并注明以下容:a) 产品名称、种类、注册商标、生产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编号;b) 生产厂名、产地、批号或生产日期、有效期;c) 检验合格标记及标准代号。
5.2 餐盒纸板和纸餐盒应妥善保管,以防止雨、雪和地面潮气的影响。
5.3 有关单位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严防有毒药品和重金属粉尘的污染。
5.4 未经启封的批量产品,其存放保质期应不超过1年。
超期产品应按(3.2)的要求重新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方可使用。
附录A纸餐盒使用性能的测定方法(标准的附录)A1 容积测定在常温下用1 000 mL的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倒入纸餐盒中,大号餐盒600 mL、中号餐盒500 mL、小号餐盒400 mL,目测应无水溢出即为合格。
A2 耐水试验将纸餐盒平放在纸板(或浆板)上,倒入温度(90± 5)℃、浓度约5%的NaCl 水,再加甲基红指示液1~2滴,高度不应低于20 mm。
1 h后将水倒出,观察背面、两侧是否有渗漏痕迹,若没有发现渗漏痕迹即为合格,反之判为不合格。
A3 耐油试验将(150± 10)℃的食用油(花生油、豆油),用瓷匙加(10± 2) mL于纸餐盒中,再将纸餐盒放在一餐巾纸上。
1 h后观察餐巾纸上是否有油点,如无油点. .. .则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A4 负重性能试验将纸餐盒平放在平板上盖好盒盖,用金属尺测量纸餐盒的高度(连盖),精确至1 mm。
然后倒入浆砂混合物。
盖好盒盖后,在上面放一块200 mm ´ 200 mm ´3mm的平板玻璃。
再将3 kg砝码置于平板玻璃中央,负重15 s时立即取下砝码及玻璃板,再精确测量上述高度。
用下式计算试样的负重性能值:H0-HW=--------------------------------------------------------------------------------*100H0式中:W 试样负重性能值,%;H0 试样高度,mm。
H 试样负重后的高度,mm。
注:对于各种型号纸餐盒所用的浆砂混合物具体如下:大号餐盒(600 mL):250 mL水、50 g纸浆及200 g砂子;中号餐盒(500 mL):200 mL水、40 g纸浆及160 g砂子;小号餐盒(400 mL):150 mL水、30 g纸浆及120 g砂子。
A5 盒盖折次试验将试样盒盖连续180°角开合15次,观察与盒体连结处应无裂口、开裂。
可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