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竿舞》课件

《竹竿舞》课件


课程结构开始部分ຫໍສະໝຸດ 12准备部分
结束部分
4
3
基本部分
5
课堂常规
1. 整队集合
2. 清点人数 3. 检查服装
队形组织示意图:
4. 宣布课内容
5. 安排见习生
6
热身跑、徒手操
1.热身跑
队形组织示意图:
2.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队形组织示意图:
(3)肩绕环
(4)腹背运动 (5)体转运动 (6)前后弓步压腿 (7)绕膝运动
竹竿舞
教材分析
1 2 3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普及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比 较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在学习和体验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发展力量、速 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及身体灵敏性、协调性,既能强健身体,又能进 行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普及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8)手腕、踝关节运动
7
竹竿舞
8
竹竿舞
9
竹竿舞
10
竹竿舞
11
整理放松
● 整队集合
● 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 课堂总结 ● 收还器材
● 宣布下课
12
课后小结
平均心率: 90~130次/分
运动量:中等
练习密度: 40~45%
运动强度:

13
课后小结
预计 脉搏 曲线
竹竿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竿舞已经成为一 种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 竹竿舞对于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状态,提高内脏器 官功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发展协调性和节奏感,以及 抒发情感、友好交往等具有很好的健身和教育作用。
2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14
谢谢观赏!
教学 难点
摆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竹竿舞的游戏 规则及特点,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类型,使 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 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的能力。
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互帮 互学的团队意识。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