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

浅谈战略成本管理摘要:在网络经济与竞争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需要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来保证拥有并继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本文在将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的成本管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战略成本管理的一般框架出发,并借此说明战略成本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统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Abstract:today,with the network economy and the competition of globalization , the enterprise needs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to maintain acompetitive edge in the market, this paper compares on the basic of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 Starting from the general frame of the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an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Keywords:The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 Value--chain analysisStrategic cost of location analysis Cost driver analysisThe value chain cost managementLife cycle cost management当今世界,企业国际化趋势加快,市场需求多元化,信息瞬息万变,竞争加剧,形成了企业经营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

如果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把重点放到制订竞争战略上来,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却经常把眼光局限在单纯降低成本上。

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事实上在企业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的情况下,当以保证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如售后服务)为重点时,可以适当提高成本,同样能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

例如,当电信运营商为一个大客户提供电路出租时,为了保证电路安全,运营商往往要为其提供相同带宽的备份电路(有时是客户未付费的),企业可能为之付出了相应的质量成本和维护成本,但应看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电路安全得到了保障,这相应也就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也就留住了客户。

相反,如果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只提供小带宽备份电路或不提供备份电路,那么一旦出现电路故障,很可能客户就会流失。

因此降低成本不是惟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一切降低成本的措施也都应以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作为决定取舍的目标,以此实现成本效益原则。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

战略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价值链分析,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战略成本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成本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企业应该从企业内部,供应商,购买商,竞争对手和行业五个角度进行价值链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与之进行比较,根据企业的不同战略,确定扬长避短的策略争取成本优势。

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往往突破企业自身价值链,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

步降低成木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成本优势。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包括由生产者负担的成本和消费者承担的产品使用成本,废弃处置成本等,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仅关心产品的生产成本显然是不够的,应当从战略的角度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进行统一核算。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对定价决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建立是将成本的范围由生产领域向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一种拓展。

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的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的转移作业,即要贯彻系统成本管理的思想,不仅要注重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还要注意价值链其他环节的成本,探求成本动因,挖掘潜力,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最低。

战略成本定位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分为了总体战略,一般竞争战略,各业务单元战略。

在战略管理中,战略成本定位分析就是指企业通过战略环境分析,根据本企业的目标或愿景确定的使本企业的资源与市场深度结合所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

成本动因分析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

从战略角度讲,影响企业成本态势的因素主要来自企业经济结构和企业执行作业程序,因此成本动机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操作性成本动因。

价值链成本管理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增强价值链核心竞争力为目的,运用精益管理会计方法跨组织地分析供应链所有成本以识别供应链所有参与者在整条供应链中的成本优化活动和交易,具有前瞻性特征的以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法等位主要根据的成本管理活动。

如果要研究战略成本管理,就不得不涉及到传统成本管理。

所谓传统成本管理,是广义的成本控制,其重点在于控制,在其他环节成本管理可操作性不强,成本管理演化为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成为狭义的成本控制。

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耗费,进行计算、限制、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范围内,井分析差异,寻找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成本的活动。

这种重在控制生产成本的成本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代高科技技术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1.成本管理局限于简单执行功能,不利于高技术企业迅速反应和适应市场变化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反应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效的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应付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

成本管理需要具有一定决策功能,为企业战略服务,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不能仅发挥执行指令的作用。

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仅发挥执行、控制职能,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成本管理仅关心本企业的产品成本,未能分析竞争对手成本情况,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2.成本管理注重生产费用,忽略研发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传统成本管理关心的是生产环节中料、工、费的形成和控制。

此类成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小,而设计、销售环节的研发费用、推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占的比重较大,传统成本管理的作用空间大为缩减而意义不大。

若仍按照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期间费用,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对决策形成误导.同时,企业的生产发展、市场开拓、整合程度等因素也未能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予以考虑,而这些一旦形成将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影响。

3.成本管理着眼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传统成本管理虽然从材料采购着手,但是已经开始晚了,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企业易丧失一些向前整合的机会,如向前整合时,通过向供应商提合理化建议来降低成本。

成本管理结束于销售,使传统成本管理因结束太早而不利于企业获取准确的产品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分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不利于企业向后整合。

4.传统成本管理不注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快,需要正确计算评价产品成本,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需求强度大,同时其产品寿命周期短,使得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可操作性增强。

按照传统成本会计方式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易扭曲产品成本信息,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

而战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

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更好的解决传统成本管理的不足。

1.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企业是通过完成一系列作业,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产生价值的。

企业的供应、生产、储运、营销、服务等主要作业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管理职能这些辅助作业活动共同组成了使企业产生价值的企业内部价值链.在企业从事价值链的活动中会发生成本,亦会从顾客手中取得收益,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获利。

在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时,除了分析企业价值链,还需要关注行业价值链和价值链之间的联接关系。

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使企业明了自己在行业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和市场份额,有助于管理者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

对企业与供应商价值链接分析,能帮助企业寻求降低供货成本的途径,如通过洽谈降低供货成本:企业与顾客链接的分析,可使企业提高产品性能,更好的实施顾客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把成本管理同企业战略密切联系起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指的是以产品寿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寿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

它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分销成本、顾客服务成本。

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销售费用高而制造成本占的比重小的特点,使得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变得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费用、推销费用通过一定方法被计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而得以体现,避免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呆板运用的缺陷。

按每种产品分类计算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报告,使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每种产品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为决策者提供真实信息。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的内容多,其影响因素也多,它既受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又受市场经营周期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产品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营销策略不同,定价策略亦随之变化,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快,管理层在确定竞争策略、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产品成本信息,力求产品在不同阶段的总收入能弥补整个寿命周期成本,使企业获利,此时寿命周期成本联系战略,更有效服务决策的价值便体现出来。

3.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找出对企业的成本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因素,并予以控制,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适时生产系统与自动化生产在高科技企业中的运用,冲击着标准成本法,产生了成本动因分析(即ABC法)。

此法以成本为决策服务的“决策相关性”为理论基点,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其思想,对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利于查明真实的执行性成本动因,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从微观层次上解决标准成本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