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青蛙教案【篇一:幼儿园小青蛙教案】中班《小青蛙》教案作者:孙立华时间:2012-08-25 20:11:43《小青蛙》教案船营区第九小学校孙立华一、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欣赏儿歌——小青蛙,懂得要爱护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
2、知识目标:跟读儿歌内容,并认读生字虫、它、叫。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倾听别人,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点:欣赏跟读儿歌内容,并认读生字虫、它、叫。
三、活动难点:在认读儿歌时,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四、活动准备1、《识字宝宝》每人一本、录音机、光盘。
2、挂图、相应的大字卡、图片。
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播放光盘让幼儿仔细听、看到了什么?(二)基本部分1、提问幼儿小老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小青蛙)引出本课儿歌。
2、幼儿讨论:小青蛙长的什么样子?有什么本领?教师小结:大眼睛、大嘴巴。
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儿歌小青蛙。
4、欣赏诗歌——小青蛙。
(1)幼儿听老师读儿歌。
(2)让幼儿说说:小青蛙怎么叫?呱呱叫小青蛙什么样?大眼睛、大嘴巴小青蛙有什么本领?捉害虫、保庄家。
5、跟读儿歌——小青蛙。
(出示儿歌挂图)(1)打开书幼儿指读,老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儿歌内容读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老师配上动作来读儿歌。
(4)师幼对儿歌。
(在读熟的基础上来学习生字)6、课间操:小手拍拍拍7、找字宝宝:看图片上的荷叶,让幼儿在荷叶下面寻找字宝宝。
(找出生字虫、它、叫)8、师领读生字,用组词来认读生字。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三)结束部分1、教师简单小结,并告诉幼儿要爱护像小青蛙一样的小动物。
2、师和幼儿读儿歌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本节课学习的儿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并引申出要爱护小动物。
《小青蛙》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为角色,这首儿歌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中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活动开始通过看来猜猜是什么?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讲述儿歌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
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个别幼儿不能完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可能是因幼儿的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以后还得多加锻炼。
【篇二:幼儿园小青蛙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 m1.充分发挥想象,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洗澡的过程,体验和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2.探索用双手有节奏地搓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3.感受洗澡的乐趣,养成经常洗澡的好习惯。
2007-08-05 18:53中班音乐:小青蛙活动目标: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1、背景音乐及歌曲《小青蛙》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夏天到了,小蝌蚪长大了,慢慢慢慢地先长出后面两条腿,再慢慢慢慢地长出前面两条腿,变成了一只一只的......?(小青蛙)教师加强语气词把幼儿引导到小青蛙的话题上。
小青蛙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池塘)了,今天我来做青蛙妈妈,你们做青蛙,跟着妈妈到池塘里去玩耍吧!二、学唱歌曲及尝试演奏(一)初步熟悉歌词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做小青蛙跳跃的动作。
在的同时,教师有节奏的清念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游玩,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
咕哇咶咶,咕哇刮刮,咕哇,咕哇,咕哇。
教师清念歌曲两遍。
尔后,教师引导幼儿坐回座位:小青蛙跳累了,和妈妈休息休息。
(二)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及节拍小青蛙们刚才到池塘里游玩感觉怎么样?(开心......)教师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刚才青蛙妈妈在游戏的时候还用上了一个表示开心的词语,是......?(快乐逍遥)若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回应:是不是快乐逍遥?(幼儿反应:若是,教师回应――很棒,我们再来一起听听这个好听的词语;若不是,教师回应――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听青蛙妈妈再说一遍。
)教师边拍手边唱:小青蛙呀小青蛙......真的是快乐逍遥!你们也跟着青蛙妈妈来拍拍小手试一试!#8226;你们拍的真棒!(妈妈还能唱小青蛙的歌呢,这首歌的名字叫《小青蛙》)除了到池塘里玩耍,小青蛙有什么本领?教师引导幼儿到:捉害虫。
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
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小青蛙们捉害虫的本领真大,呆会跟着妈妈到外面去捉害虫吧!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 m相关幼儿教育资料:上一篇幼教:下一篇幼教:【篇三:幼儿园小青蛙教案】活动设计背景本班有几个女孩胆子较小,上下楼梯及上厕都是很害怕;还有部分幼儿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协调性较差。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为了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学习一些基本的运动方法和简单的分类,我设计了体育游戏《小青蛙本领大》。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弹跳的方法,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对不同两种颜色的物体进行分类。
2、情意目标: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技能目标: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树立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幼儿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锻炼。
难点:幼儿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及个别幼儿协调性的培养。
活动准备1、小青蛙的头饰若干,红、黄、蓝三种颜色(粗的毛毛线做成)的毛毛虫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两倍),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盒子,音乐。
2、幼儿对青蛙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3、布置场地(池塘、菜地的情境),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教师带幼儿来到操场做热身运动,充分活动身体。
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本领大》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来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呱呱呱,保护庄稼本领大。
二、基本环节1、幼儿说出青蛙的本领。
教师:青蛙宝宝们,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要开始学本领了,以后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遇到困难要靠自己想办法。
宝宝们你们说说我们青蛙都有哪些本领啊?请幼儿自由说出青蛙的各种本领,并让幼儿表演一下青蛙的跳跃本领,学习跳跃的动作。
2、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说说那一只小青蛙跳得远,他是怎样跳得?(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学习弹跳的动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的远。
3、指导幼儿再次尝试运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进行弹跳的动作,进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教师:(手机响,青蛙妈妈接电话)糟糕,糟糕,宝宝们,猴子警察叔叔打来电话,说王奶奶家的菜地里有很多害虫在偷吃大白菜,请青蛙宝宝们跳过荷叶路和小水沟去菜地里消灭害虫。
将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游戏,提供圈让幼儿练习单双脚跳,注意圈的摆放要适合不同能力幼儿。
教师:为青蛙宝宝示范跳的方法,并请青蛙宝宝们分组进行连续跳跃的练习,每次捉一条小虫给妈妈。
在跳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小路进行跳跃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彼此间的距离,避免碰撞。
4、颜色分类(红、黄、蓝)。
青蛙宝宝快来呀,把虫子装进盒子里,按颜色装,红色的虫子装进红我的盒子里,黄色的5、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游戏反复进行两次。
教育他们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三、结束环节。
教师:青蛙宝宝们今天真能干,捉了这么多害虫,王奶奶很开心,要请你们去她家开西瓜宴,请宝宝们听《小青蛙》的音乐和妈妈一起跳去王奶奶家吧。
一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小青蛙,回到家!四、延伸环节分享:带着虫子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享。
(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小青蛙)是怎么跳着捉到虫子的,你捉到了几只虫子,分别是什么颜色的?)教学反思对于有儿歌地游戏小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他们能够通过游戏的情节玩游戏,并从游戏中获得锻炼身体及增强跳跃能力,这个游戏就是以幼儿儿歌作为情景,孩子们怎么玩也不觉得累,孩子们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进行活动,在青蛙妈妈的带领下学习本领,帮助了王奶奶。
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都深深的投入到游戏情境中去,所有的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
他们很爱玩这个游戏,游戏开展的效果很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尤其在结尾部分我设计了王奶奶为青蛙宝宝开西瓜宴这一情景,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有待改进之处:1、有小部分幼儿表现得有些胆小,好像不敢跳的样子。
2、时间安排不够紧凑,超了2分钟。
3、这节课下肢锻炼过多,在今后的活动安排设计中还要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锻炼,促幼儿身体协调发展。
以上是我在此次活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需在今后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注意借鉴,使活动能更深入,更适合孩子的需要。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设置以下场景:赋予每个幼儿青蛙的角色,设计宽度不同的小水沟让幼儿根据能力练习双脚向前跳,体现活动的层次性。
多关注胆小的幼儿,引导小朋友给同伴多多鼓励。
请幼儿个别示范时,只请1个就可以了,这样时间就刚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