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2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2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

②笈(jŠ):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h•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2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B.暗则缚麻蒿自照(捆扎)
C.负笈从师(背)
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虽然)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⑴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⑵常以净衣易之。


26、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24、D
25、(1)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就事业?
(2)(门徒)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七、《学习贵在勤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

(3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3分)
吾今死矣,子速去!
答:
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4.(3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5.(3分)我现在是活不成了,您快离开吧!
6.(4分)被荀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所感动。

八、阅读下面《范仲淹罢宴》,完成文后问题。

(4分)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
绖(cuī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2分)
(2)《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

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2分)
24、(1)怃然亟令询之彻宴席厚赒给之(2分。

只要答到“怃然”即可得满分;没答“怃然”,其他3个至少答到2个,得1分。


(2)不仅忧君而且忧民(2分。

意思对即可。

如能运用互文的知识,联系前句加以说明,可加奖励分1分。

如学生据实回答没有新的理解可得1分,如有充分理由亦可得2分。


九、禹门大蛇
(明)薛渲
有大蛇,穴禹门(地名,山西河津,古龙门所在地)下岩石中,常束尾崖树颠,垂首于河,伺食鱼鳖之类,已而复上入穴,如是者累年。

一日,复下食于河,遂不即起;但尾束树端,牢不可脱。

每其身一上下,则树为之起伏,如弓张弛状。

久之,树枝披折,蛇堕水中。

数日,蛇浮,死水之漩隈(隈,山、水弯曲的地方)。

10、(4分)(1)用现代汉语写出“穴禹门下岩石中”一句的意思。

(2)用“╱”线标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的停顿之处(第句限标一处)。

树为之起伏,如弓张弛状。

蛇浮,死水之漩隈。

11、(3分)问题回答:蛇堕入水中之前“每其身一下上,则树为之起伏”的原因是什么?把你认为最有可能的一种原因写在下面,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十、《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浩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3、南郭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
答:
24、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25、齐泯王听吹竿,喜欢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
答:
26、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答:
23、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或不会吹竿的读书人);为了生存。

评分说明:一问1分。

此题2分。

24、必三百人吹竽,齐宣王用人失察。

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此题2分。

25、南郭处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吹竽技艺不精(或怕露馅、怕杀头)。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此题2分。

26、答案略
评分说明:符合人物身份,言之成理即可。

此题2分。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24.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分D(应为“只是”之意)
24.2分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
25.2分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只要大意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