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8.4 24.王国维先生认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这表明当时A.宗法制未完全确立B.统治秩序混乱C.王位世袭制激化矛盾D.强化了君主专制25.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
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
该现象反映出A.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B.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D.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26.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改原有交子为官办,以36 万贯铁钱为准备金,定期发行。
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
这一变化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D.突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27.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
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
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29.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道器”观念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国人“好古”,西方人重“日进无疆”。
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进步A.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B.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C.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D.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30.A.锁国与开放B.坎坷与进步C.危亡与机遇D.保守与激进31.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
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
”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A.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B.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C.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32.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
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
据此可知,万民法A.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B.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C.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D.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33.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
这一时代A.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B.坚持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C.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政治制度D.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34.1955 年3 月,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指出: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
该决议表明,当时苏联A.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B.放弃了传统的农业体制C.摆脱了农业发展的困境D.政府谋求增强经济活力35.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决议草案最终以128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
这反映出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D.联合国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
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
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
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
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材料二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
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
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
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17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19世纪晚清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各领域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伴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妄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对质有相关法律进行了改革。
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讼双方业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此上诉的法定依据。
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断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其对法律的补充,而不是颠覆,更不是所谓的“伦理法”“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
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成文法传统。
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历史启迪与思考。
——摘编自张本顺《变革与转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法制改革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
(7分)46.[历史——选修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5年9月11日,麦克阿瑟下令逮捕以东条为首的包括珍珠港事件时整个内阁成员的39名战犯嫌疑人。
11月17 日,日本政府被命令逮捕并移交包括荒木贞夫、本庄繁等11名主要战犯嫌疑人。
这些人被认为对1931年、1937 年、1941年侵略事件负主要责任,他们和之前已被捕的以及将来被抓捕的那些人将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
东京审判是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动的战争的侵略性质在法律上的确认,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样的认识、坚持这样的立场。
从美国的角度看,试想那些战犯如果没有受到正义审判,那么他们统治日本这个国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就将难以继续维持,而恰恰是他们发动了侵略战争,不仅祸害了邻国,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灾难,遭到自已人民的唾弃,才致使他们陷于非正义、不合法的地位。
——摘编自张郭《美国外交档案中有关东京审判的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5年东京审判的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 年东京审判的重大意义。
(8分)47.[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经历也说明了林语堂在文学创作、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已为世人认可。
编译古诗文在林语堂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译作曾专门结集为《古文小品译英》出版,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提出字译与句译说,并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翻译不能以字为主体,而只能以句为本位。
高健在《翻译与鉴赏》一书中写道,我们从林语堂那里所能吸收到的,应是那种种的“情趣、意趣、诗趣、活趣、天趣、逸趣、雅趣与野趣”。
林氏认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作为一种艺术。
林氏正是秉持这种工匠精神,雕琢出众多传世佳译。
林语堂指出,“无论何种语体于未经‘国化’以前都是不通,不能以其为翻译而为例外”。
陈平原在《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中指出:“林语堂艺术思想四个支点(非功利、幽默、性灵、闲适),借助于道家文化,才真正汇为一体”。
——摘编自胡玉岩、蒲瑶《林语堂译笔下的古典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翻译家林语堂的主要翻译特色。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林语堂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贡献。
(7分)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1.(25(1)特点:历史悠久;监察从属于皇权;监察体系渐进式发展;监察与进谏并行等。
(8分)(2)差异:依附于皇权的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监察效能十分有限;近代英国监察制度对于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遏制腐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分)原因:①中国:君主专制下是垂直单线式的监察体制,不能体现民意且缺乏舆论监督;为君主统治服务的儒家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监察缺乏相关的理论探索及支持;集权、专制更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②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机构的监察权来自于法律和制度,且“多管齐下”;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启蒙思想影响深远,且近代英国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13分)42.(12分)示例:论题:晚清时期中国社会近代化起步并全面发展。
(2分)阐述:经济上: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初步发展,这些均推进了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思想上: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主张商战和实行君主立宪,康有为代表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这些均有利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开始进行制度变革的尝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