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区“教育强区”实施指导意见及学校工作计划的相关精神,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指导,继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夯实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我校实际,着力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1、优化教学管理,夯实教学过程
(1)本学期各年级继续遵照课标实施意见,依据我校课改实践经验,倡导各位教师自主创新,结合各班学生实际继续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拓宽教育教学思路,积极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好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
各位教师在此基础上认真备写好每课时教案,做好每单元教学目标的研究,做好每一节新授课的课件。
尽力重组教学资源,将绩优学案用到最佳状态。
既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2)根据区教育局课程管理条例和我校常规教学实施细则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每一个细节的考核与指导,严格落实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反思、评价、实验、实践的过程检查。
对于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思路积极地加以
推广。
(3)继续加强教研组与备课组活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加强各组织的建设。
教研组长要主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利用好每两周一次的组会,做好教学研讨和科研创新及教学理论、常规反思,高效课堂研究、听评课等工作,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教研组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指导新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促进有困难的教师和新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备课组长主抓集体备课(单元教材解读与绩优学案的重组,课时课件)、教研讨论、教材分析、高效课堂研究、学生常规活动设计,教法与学法的创新。
做到备课、练习、提升反馈全组统一。
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备课的重点放在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增删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和编写好实用的导学稿和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的课件,各项活动要突出启发准确、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目的。
努力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提前落实学生学习任务,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4)教务处蹲年级的负责人要每两周召开一次任课教师会。
及时了解和传播年级发展动态。
对日常的教学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并做好详实记录与归档。
(5)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造有效教学和高效课
堂的教育模式,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关注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研究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逐步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积极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6)本学期教务处继续协助教研室做好常规调研课,随时了解教情学情和常规活动的落实情况,及时指导和调整教学思路,为校长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校长、主管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其他校级领导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
听课必须认真记录,以备检查,教务处核对并签字,不得弄虚作假。
无论领导还是教师,听完课后,及时加以点评,指出得失,指导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执教水平。
(7)教务处根据新的考核方案来指导和规范常规教学的有效推进,并着重检查中考科目教师的课件制作、学生学案的编写及使用情况,同时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设计。
并将各个环节检查情况,整理装订,存档备查,作为综合考评的依据。
2、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好无课日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关于规范办学指导意见的精神,加强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讨,特别是音体美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创新健康教育途径,继续加强无课日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新社团活动形式,丰富社团活动内容。
努力让学生掌握一两项活动技能。
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素质提高的又一大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1)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本组的各类特色活动,努力开发与我校学生实际相符的特色课程。
每位教师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创办符合专业特点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
着力打造专业型教师,进一步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幸福感与成就感。
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2)鼓励教师探究综合课程与学校常规活动有机结合,学校努力为教师提供综合课程平台与资源需求。
通过无课日活动来引导综合实践的有效开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维,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逐步丰富社团活动内涵,规范社团活动开展与成果巩固,让社团活动常规化、常态化、成果化。
3、继续规范教务档案管理,提高电子档案的建立
教务处将继续根据“教育强区”档案的规范性要求,将按照“教育公平及普及程度、教务管理、规范办学、教育质量等把教师个人工作、业务学习、学生档案、各种活动记录、学生常规活动等分类电子档案管理,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依据和规范模板。
4、强化教改意识,实现多元评价
本学期随着我区教育强区落实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为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巨大挑战,我们必须关注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学校将形成以学校领导带头主持,广大教师人人参与校本研修的方式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确保人人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积极研究多元评价,着力促进素质
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构筑学习型教师团队。
同时让信息化教学的深入与发展为课程改革增添新的活力。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检查教师提前备课情况。
2、检查教师工作计划和教案。
3、落实综合实践课程计划。
4、落实无课日社团活动。
5、年级组召开会议,落实年级活动。
6、教研组长会议。
十月:
1、检查功能部室的工作、活动计划。
2、做好常规月检,集中检查和评估教师教案。
3、学生作业大检查。
十一月:
1、检查教师作业批阅情况。
2、课堂教学调研及学生问卷调查。
3、期中考试。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检查与指导。
5、做好常规月检,集中检查和评估学生作业。
十二月:
1、初三科任教师动员会,做好课程进度安排。
2、检查教师作文备批情况。
3、检查与指导社团开展情况。
一月:
1、课堂教学调研及学生问卷调查。
2、初三任课教师研讨会。
3、校本特色课与社团活动汇报。
4、期末考试及分析,下学期各部门计划。
5、教学工作各类总结及教职工量化考核。
20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