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将加工好的零、部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样和技术要求连接成
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2.焊接生产中常用热处理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整
体热处理)和局部热处理。
3.板厚小于6mm的薄板焊接时,易发生(波浪变形)变形。
4.焊接应力按产生的原因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塑变应力)。
5.焊接结构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定位)、夹紧和测量。
6.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四种:(对接接头)、(搭接接头)、T
形接头和角接接头等。
;
7.焊接变形有五种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
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
8.焊接接头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不均匀性)和(应力集中)。
;10.焊接时加热那些阻碍焊接区自由伸缩的部位(称)使之与焊接区同时膨胀
和同时收缩,起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此法称为(加热减应区法)。
11.焊接结构生产中常见的测量项目有(线性尺寸的测量)、平行度测
量、垂直度测量、同轴度测量和角度测量。
12.钢材除锈有时用化学除锈法,化学除锈法一般分为(酸洗法)和碱洗法。
13.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有手工矫正法、机械矫正法和(火焰加热矫正)。
14.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构件中的(应力集中)情况。
15.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主要用来预防焊接梁焊后产生的(弯曲)变形和(角)
变形。
;
16.调节焊接应力的主要措施有(设计)措施、(工艺)措施、焊后(热处理)措施。
、、
17.对接接头静载强度计算时,不考虑焊缝(余高)。
18.根据应力作用方向,焊接应力可分为(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
;
19.影响弯曲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压缩塑性变形区的(宽度)、焊缝(位置)、焊件(刚性)。
;;
20.角变形与焊接(参数),接头(;形式),坡口(角度)等因素有关。
;
21.火焰加热矫正法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点状)加热、(线状)加热、和(三角形)加热三种形式。
;;
22.反变形法主要用来消除焊件的(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23.焊接接头截面中(最大)应力值与(平均)应力之比,叫应力(集中)系数。
;;
24.应力集中是结构产生(脆性)断裂和(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25.选择预热温度主要应根据钢材的(淬火)倾向大小、(板厚)、(冷却)条件、结构(刚性)等因素决定。
;;;
26.正面角焊缝的应力集中点是在(跟部)和(焊趾)处。
;
27.焊接接头是一个(成分)、(组织)和(性能)都不一样的不均匀体。
;;28.疲劳断裂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初始疲劳裂纹)、(裂纹稳定扩展)和(断裂)三个阶段。
;;
二、选择题
1.利用气体火焰的热能将工件切割处预热到一定温度后,喷出高速切割氧流,使起燃烧并放出热量实现切割的方法,称为( B )。
A 气刨
B 气割
C 气焊
2.焊接工艺评定试件的类型有板状试件、(B )和T型接头试件。
A 板和管接头试件
B 管状试件
C 角接接头试件
3.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焊件( B )。
A 焊缝金属的收缩
B 受热不均匀
C 金相组织的变化
4.焊缝是构成焊接接头的主体部分,( C )是焊缝的基本形式。
A 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
B 对接焊缝和点焊焊缝
C 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5.对各种焊接结构脆断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焊接结构脆断是材料、结构设计和( C )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 温度
B 加载速率
C 制造工艺
6.气割操作时,割嘴与工件表面的距离应保持在( B )范围内。
A 5 -10mm
B 10-15mm
C 15-20mm
7.放样的方法主要有实尺放样、( A )和光学放样。
A 展开放样
B 样板放样
C 平面放样
8.通常在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仍有部分弹性变形存在。
而弹性变形部分在卸载时要恢复原态,使弯曲件的曲率和角度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 C )。
A 卸载现象 B 材料记忆现象 C 回弹现象
9.既能用来测量水平度,又能用来测量铅垂度的工具是( C )。
A 水准仪
B 水平尺
C 经维仪
10.焊接热参数主要包括( A )、后热和焊后热处理。
A 预热
B 中间热处理
C 消氢处理
14.在焊接缺陷的周围会引起应力集中,其中尤以( C )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
A 裂纹和咬边
B 裂纹和未熔合
C 裂纹和未焊透
15.最容易导致脆性断裂的焊接缺陷是( B )。
A 咬边
B 裂纹
C 未焊透
16.在焊接结构中,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纵向残余应力为( A )。
A 拉应力
B 压应力
C 拉应力和压应力17.火焰加热矫正法,加热的方式主要有点状加热、( B )和三角形加热。
A 条形加热
B 线状加热
C 螺旋状加热18.通常,焊接过程中焊件的变形方向与焊后焊件的变形方向( B )。
A 相同
B 相反
C 无一定关系
19.焊缝与被连接的元件是串联的,它承担着传递全部载荷的作用,这种焊缝叫( A )。
A 工作焊缝
B 联系焊缝
C 主要焊缝
20.火焰矫正薄板波浪变形通常采用(A)加热。
A 点状加热 B线状 C 三角形
21.厚板弯曲变形火焰矫正通常采用(C)加热。
A 点状加热 B线状 C 三角形
三、名词解释
1.焊接工艺评定:
用拟定的焊接工艺按标准的规定来焊接试件,检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对所拟定的工艺进行评定。
2.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经过N次交变应力的作用后发生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3.组织应力: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组织变化而产生的应力。
4.工作焊缝:与被连接件串联,传递全部载荷,一旦断裂结构就立即失效的焊缝。
5.应力集中: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内部各处所受的应力不一定和外压力相等,通常在缺口或孔缝处应力可能比外压力大许多倍。
应力在局部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三、简答题
1.从焊接工艺上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焊缝收缩量?
(1)线膨胀系数大的材料,收缩量大。
(2)随焊缝的长度增加,收缩量增大。
(3)对接焊缝的横向收缩比角焊缝的横向收缩量大。
(4)连续焊缝比间断焊缝的收缩量大。
(5)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缝引起的收缩量最大。
(6)线能量大时,焊缝收缩量大。
2.简述焊接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1)焊接结构具有整体性,是刚性联接;(2)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不均匀;(3)焊接结构中普遍存在残余应力和变形;(4)焊接缺陷降低了结构强度;(5)焊接结构比铆接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施工简便;(6)焊接结构比铸锻件重量轻,生产周期短,成本少。
3.试述编制焊接工艺的步骤?
(1)工装准备;(2)选择组装基准面;(3)制定焊接顺序;(4)焊前准备;
(5)选择焊接规范;(6)按规定要求施焊;(7)焊后处理;
4. 焊接工艺评定常规性能检测项目有哪些?
焊缝外观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检验;射线探伤;断口检验等。
5.试述防止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1)反变形;(2)刚性固定;(3)冷却法;(4)选用合理的焊接方法;
(5)采用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6.简述焊缝的横向收缩变形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1)T形接头横向收缩量随焊脚增加而增大,随板厚增加而减小;
(2)堆焊的横向收缩量随线能量增大而增大,随板厚增加而减小;
(3)对接接头比角焊缝横向收缩量大;
(4)V型坡口比Y,U型坡口横向收缩量大;
(5)坡口相同,板厚越大,横向收缩量越大;
(6)单层焊比多层焊,横向收缩量大。
7.预热的目的是什么?
减缓焊接接头加热时的温度梯度及冷却速度;适当延长800︿500℃区间的冷却
时间,从而减少或避免产生淬硬组织;有利于氢的逸出,可防止冷裂纹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