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大家通常是先教B、C板块,突破本单元重 点句型,再教A板块,其次是D、E、F、G、H等板块,降 低学习难度,不愧是合理有效的组合方法。有时我们也 可将B、C、F结合,在活动中学习单词、句型;也可先教 学A板块,让学生整体感知将要掌握的重点句型。不管如 何组合,只求合理有效。
我在教学5B Unit8 At The Weekends这一单元时,第
四、尝试评价,提高鉴赏能力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让学生就文本内 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概括能 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小至一个词一个 句,大至全文的谋篇布局、立意,都可以是“评价”的 话题。选入教材的经典课文用词准确,句子精当,含义 深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词句进行专题点评,可以引导 学生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用词 写句的能力。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行动起 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一句时,学生提出了 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把小艇比作龙?”多好 的动态生成的问题,于是,抓住时机让学生发表看法。
民主平等、灵活多样、流畅无痕、合理有效是奏响 英语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 得好,但是,我们要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理念,要把它 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这样,就能让和谐的音符 飘洒英语课堂,进而构建和谐的英语教育环境。
·教师教育 65
2 0 0 8 年1 2 月 总 第1 3 6期
(上接第50页)
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教学内容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由好 几个板块组成,各板块相对独立,有所侧重,但又紧密 联系,相互呼应,作为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正 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 各个板块有机结合,合理安排,使他们相互渗透,融会 贯通。
其中一位学生这样评价: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使 句子更生动优美。但在考虑比喻句时,必须考虑本体和 喻体间的相似性,只有具备了共同点才能作比喻。本句 中,把小艇比作‘蛇’是为了说明小艇的轻快和灵活; ‘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图腾动物,它能腾飞,形体 如蛇,但比蛇庞大,有足,行动没有蛇灵活自如。且 ‘蛇’是为大家所熟悉的,‘龙’只是一种想象中的动 物,我认为把小艇比作‘蛇’更能说明小艇的特点,更 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好的评价,这评价不仅让 同学体会到句子的“妙笔”,而且在体会中提升了使用 比喻句的能力。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贵州 余庆县构皮滩中学 罗茂贵
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有 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将终 身受益。因此,加强初中化学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化 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包括化学阅读、化学记忆、化学 实验、化学解题的学法指导。
一、 化学阅读的学法指导 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学会阅读具有特殊的意 义。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元素化合 物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描述性的内容,要求理解能 力的水平层次高。因此,学会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的起点。阅读主要有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 方法分为速读、精读和读思结合。化学阅读的三个阶 段: 1.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是对新课的预习,是一种比较粗浅的阅 读。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 上课前必须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通过预习提前知道学 习目标,使听课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 便于听课时作笔记,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正 确处理听讲与记笔记的关系,提高听课的效率。 课前 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泛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 知识点,并弄清重点、难点和疑点,把看不懂的问题 记下来,以备上课时集中精力听教师分析、讲解。 2.课堂阅读 课堂阅读指上课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其目 的是消化掌握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种阅读是
之间也有交叉,在实际运用中很少单独使用某一种方 法。 教师在教学实验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尽可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三、化学实验的学法指导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科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 验,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动手,诱导学 生勤于思考,激发学生勤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教师应将书本上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 性实验,适当增加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应用 性实验。如氯化钠溶解度的测定,回收实验室制氧气中 的二氧化锰,污水 PH值测定的环保实验等。针对课本 和习题中的问题,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给 学生提供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四、化学解题的学法指导 解题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别人的学问和见解变 为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化学反应前后固体质量 不等,一般用差量法计算较简单;如涉及反应较多,但 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之间承在密切的联系,一般用关系 法解较简便。另外,教师在教学生解题时还要教给学生 如何找准试题设问与化学概念、定律、原理及化学反应 规律之间的因果关系,理清思路,提高解题水平。再 次,教师要精选题目,精讲例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品质。如一些好的推断题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 力;好的物质鉴别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一 些好的题目还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教 师要精选例题,精讲例题,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出较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 课 时 教 了 C板 块 , 解 决 句 型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I often…….第二课时将B板块与E板块的Read the passage结 合 。 首 先 用 诸 如 : I t is beautiful and it can fly.So many people call it “a flying flower”. What is it?的 猜谜形式引出B部分的昆虫类单词,学生情绪高涨,加上 用昆虫类单词编写的琅琅上口的chant,几个较长的昆虫类 单词很快就记住了;后结合E板块的passage进行听力训 练,及时巩固,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由此,这样的组 合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4
·教师教育
2 0 0 8 年1 2 月 总 第1 3 6期
课堂内外
2.前后联想,巩固记忆 联想是利用信息的相关性来建立某种形式和意义上 的联系,以便需要时进行由此及彼的信息转换。主要有 形象联想和放射联想。如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 联想到氢气和碳的化学性质;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 物知识时,可以性质为核心,联想到物质的制法、用 途、鉴别、分离和贮存等。 3.掌握规律,有意记忆 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的,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 力,采用一定方法进行的记忆。学习化学时,将众多的 知识编排整理,抓住关键,记住特征,找出规律。如在 学习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时,可指导学生根据反应类型的 特点将其总结为“化合多变一,分解一变多,置换单对 单,复分解两对换。” 4.加强实验,强化记忆 加强实验教学,对初三学生来说,是掌握知识的重 要一环。化学实验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不仅可通过实 验情景的联想,记忆元素知识。且有助于记忆一些抽象 的理论知识,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此 时 , 可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为 什 么 瓶 底 要 装 有 少 量 的 水 (或 砂),从而证明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5.口诀韵语,灵活记忆 编成口诀的知识内容具有整齐划一的形式,朗朗上 口,这样在听觉、视觉方面都有突出一般的形式,达到 易记难忘。如常见的化合价口诀;常见酸、碱、盐的溶 解性口诀等。把难记的重点知识编成韵语加以记忆,更 有省时、省力之效。 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编成:复分 解,两头顾;先顾头,后顾尾;顾头要看溶解性,盐 碱、盐盐均可溶;可以反应再顾尾,产生气体、沉淀、 水,交换离子写反应。 记忆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远不止这些,许多方法
在老师的提问和指导下进行的,有很强的针对性。 好的 阅读思考题,可以指导学生沿着科学的思路进行精读、研 读。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一方面要系统地钻研教材,提出 比学生课前阅读更为深刻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重视课文 本身的逻辑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结构的形成。
3.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是课后复习中进行的阅读,其目的是巩固和 升华知识,其任务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做作 业。在这种阅读中,要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这就 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设计,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 代表性。通过作业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课 文的知识结构。阅读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使用 有关参考资料和工具书,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 读理解能力。 二、化学记忆的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且属于双基范 畴,是学好用好化学的工具知识。 要记住该记的知识, 必须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多种,这里 只针对化学知识记忆的技巧和特点,介绍几种具体实在的 方法。 1.扣紧关键,浓缩记忆 许多应该牢记的概念和理论,若死记硬背往往事倍功 半,而且遗忘快。若从概念中扣住关键的字、词进行重点 记忆,即扣住重要信息,既加深了理解,又方便了记忆。 如溶解度概念只要牢记“三定一态”,便可熟记概念而应 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