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7)行政管理学一、单选题1、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2、1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写的《政治与行政》。
3、怀特撰写的第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在书中把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4、雷格斯将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5、马克斯韦泊提出了官僚组织理论。
6、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和卡斯特等人的权变理论。
7、行政价值文化的主要功能在于解释公共行政系统在特定环境中的存在价值或者说赖以产生与存在的根本原因。
8、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可以分为传统型、服从型和参与型。
9.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也可以称为主权权力和派生权力,行政权力也称从属性权力和派生性权力。
10.西蒙认为行政权力所依赖的社会资源有信任、认同、制裁和合法性四个方面。
11.行政权力的公共性是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12.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实行联邦制的主要国家,美国最为典型。
13.政府履行职责的方式和在国家及社会中所起作用。
14.行政组织赖以确立的根本依据是行政职能。
15.在西方,第1个阶段称弱势政府,第2个阶段称强势政府,第3个阶段称有限政府16.改革开发以前我们国家政府称为“全能政府”或“超强势政府”。
17.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18.2003年我国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
19.英国是实行内阁制政府制度的国家。
20.瑞士是世界上唯一实行长期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
21.执行机构又称职能机构,包括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2.信息机构包括统计局、档案局等。
23.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包括人事,国家安全,检察,司法,民族事务,国防和外交。
24.适应性原则是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的原则。
25.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系统化的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基本形成。
26.1870年英国建立了文官制度。
27.1993年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施行。
28.人事分类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
29.我国公务员制度是一种以职位分类为主,兼具品位分类的分类制度。
30.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是实行职级工资制。
职级工资主要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部分。
31.财务行政管理事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
32.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
33.会议质量控制是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
34.文化行政管理包括了教育行政管理和科技行政管理。
35.行政职位是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36.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结构。
37.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能结构。
38.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39.我国行政组织体制属于集权制。
40.组织功能正常的冲突属于建设性的。
41.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适用于任务不明确的部门。
42.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可以将行政沟通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43.下行沟通是组织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
44.行政沟通的环式形态是正确性最低的,轮式形态的士气非常低。
45.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或基本阶段。
46.理性决策模式也叫科学决策模式。
47.有限决策模式理论又称为满意决策模式理论。
48.渐进决策模式是美国的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
49.混合扫描决策模式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埃佐尼提出来的。
50.我国1977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51.价格听政属于事前听政。
52.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子系统。
53.一般监督主要包括上下极互相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
54.专门监督包括对人事管理的行政监察和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55.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
56.“双因素理论”属于着重研究激发动机因素的内容型激励理论。
57.着眼于行为结果的“强化”激励理论主要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
58.电子政务包括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管理等。
59.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
60.电子会议系统简称EMS。
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是政务。
61.行政管理规范的约束对象是各种行政权力,也就是各种行政行为。
62.从规范本身的存在价值来分析,行政管理规范的最终约束对象应该是行政权力及其行使行为。
63.行政道德规范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64.规范与控制功能是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
65.绩效考核的关键就在于它以量化的方式评价和反映组织的工作效果。
66.行政绩效评估的第一个程序是制定计划。
67.成本——效益评估方法是评估人员通过量化各种政策或行政方案的总成本和总效果对它们进行对比从而提出建议的方法。
68.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能力。
69.希腊模式决定了行政发展必然以行政合法性和制度化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多选题。
1.行政文化因素可以分为行政价值文化、行政功能文化、行政运行文化以及行政公共关系文化。
2.行政权力的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
3.行政职能的特点:执行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
4.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3)职能关系的转变。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权责相称原则、精干高效原则、法制性原则。
6.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1)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2)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7.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政治性、法制性、持续性、系统相关性。
8.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3)两者的匹配性。
9.行政领导的特点:统一性.权威性.服务性.综合性。
10.授权的原则:(1)权责统一的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11.行政信息的特征: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政治性。
12.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计划、动员、指挥、协调和控制。
13.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强制性、权威性、层次性、具体性、无偿性。
14.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15.行政绩效评估包括了三个层次:经济评估指标、效率评估指标、效益评估指标。
16.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
17.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18.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和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
三.名词解释1.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物管理的总和。
2.行政环境: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3.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
4.机关行政管理:是指为机关的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的活动,主要是对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的构成要素及流程进行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一系列活动。
5.行政组织的设计:是国家权力机构或政府对行政组织结构及其运行体制进行规划和确立的过程。
6.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公共行政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7.行政执行: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
8.经济方法:是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9.行政管理规范(或行政规范):是指由约定俗成或由国家机关明文规定的,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有效履行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集合。
10.行政绩效:是行政机关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和自身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工作成就以及积极效果。
11.行政绩效评估:是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行政绩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评估的活动,也称为行政绩效考核。
12.行政发展: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改变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变革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以改善生存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的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13.行政管理方法: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极其行政人员。
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等的总和。
四.简答题1.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答:(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机构;(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重构或合理构建的思路?答:(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现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3.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答:(1)研究行政职能对于合理的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意义;(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3)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4)研究行政职能对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4.行政编制管理的特点和内容?答:特点:(1)集中程度高;(2)综合性强;(3)它是一种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只要有管理机关和单位组织的存在,编制管理就不能停止。
内容:(1)职能管理;(2)机构管理;(3)人员编制管理。
5.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答:(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现精兵简政;(3)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6.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答:(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和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4)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
7.怎么理解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答: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1)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是特指政府自身的管理事物,或者说是政府内部的管理事务;(2)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是为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服务的;(3)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处理得当是否,是决定政府行政管理是否有效的一个因素。
8.行政信息的公开化作用价值?答:(1)行政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2)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4)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的适应WTO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