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

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


第一次世界全球化高潮下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
花旗银行依靠美国政府发展
• 花旗银行海外分行的建立:面临周期性经济危机威胁的 美国花旗银行提出了占领国外市场,增加出口的“经济 新边疆”理论,并将建立美国海外分行作为实现这一目 的的有效支持手段之一。这一理论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 持,并于1913年颁布了《联邦储备银行法》,允许美 国国民银行建立海外分行。 • 花旗银行的对外贸易:花旗银行为了加强战后与欧洲银 行家竞争的实力,在美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花旗银 行于1915年11月组建了集金融和工业企业于一体的联 合投资公司——美国国际公司。 • 花旗银行的海外投资:花旗银行的海外投资活动一直得 到提倡“金元外交”的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政府除了 其经济目的外,还要利用花旗银行的投资活动实现其政 治和外交目标。
200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花 机旗 银 行 破 产 危
2008
100
8
美国政府不惜代价拯救花旗银行
根据昨日美国财政部发给《第一财经日报》的一份声 明,美国财政部同意按其与花旗、美联储和美国联邦 存款保险公司(FDIC)四方仔细研究制定的协议,向 花旗追加注资200亿美元,花旗将向美国财政部和 FDIC增发70亿美元的优先股。这些优先股最初几年的 利率将达8%,高于上月打包获得注资的其他数十家银 行所给予美国财政部的“回报”。上述协议还包括一 项高达约3060亿美元的贷款和资产担保,包括抵押贷 款担保证券。
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
花旗银行简介
花旗银行是花旗集团属下的一家零售 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 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花旗集团是美国第一家 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 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 于一身的金融集团。花旗集团总资产 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 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信用卡发行 量约6000万张。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约为二亿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个人、 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 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及信贷、 企业、投资银行服务、以及经纪、保 险和资产管理等,非任何其它金融机 构可以比拟。
“父子关系”
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时期花旗银行海外活动刚 刚起步,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与英国等资本 主义列强银行相比实力较弱,所以对美国政 府的依赖性很强。这一时期几乎在每一次海 外投资活动中,花旗银行都要借助于美国政 府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而美国政府更多把 花旗银行当作推行其特权和政策的直接工具, 花旗银行更多采用“寻租”手段。两者关系 更多类似于一种“父子关系”。
第二次世界全球化高潮下的 (20世纪末——21世纪初)
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
性政假裁备元银约席 保府如员金*行有卷 护不继 只经卡 全年 万 。注续 有营透 球美 人 资亏 接资亿。国 以 救损 连严美深次 上 助超 亿亏重元受贷 ( *过 美损已贷其危 不 元*经款害 只 机 包 * 损 有 自损 的爆 含 亿 打由失失花 宣 发 中 美 算 * 旗* 布 流 国 元 全动亿个银 破 并 ) 美 * 球 人 行 产 储 * * 5 750 100
• ——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4,4414.25亿美元 • ——2008年美国政府提供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法案
“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次全球化高潮时期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的关 系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次全球化时期随着 国际关系格局的转变以及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 的崛起,美国政府和花旗银行的关系更多朝着 “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 国公司展开的全球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化进程中 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花旗银行 更多通过自身独立的业务活动获得发展。对于美 国政府来说,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的海 外经营,对于其保持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顶层地 位,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