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时黄河教案2

第三课时黄河教案2

滔滔黄河
1课时2010年10月28日
罗卜田中学江财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二、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录像一):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诗朗诵,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师:是啊!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
滔滔黄河
板书:一、黄河的概况
活动一:
利用电脑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各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9五个活动题,代表上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补充,最后师生一同在课件中分析出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师及时板书。

(分组讨论):
接着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黄河的讨论: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

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两者兼有?(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师:是啊,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北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够具体指出是哪些?
由于有前面的知识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以下几点:板书: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开发旅游、缔造文明
活动三:
接着教师与学生结合相关的景观图片,指图一一讲解。

黄河冲出青铜峡后,水势变缓,在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在下游地区又塑造了广阔
的华北平原。

(在流域图中,配上相应的景观图片。


请看大屏幕上我们发现黄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课件展示沿途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布的特点。


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

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

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

(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接着继续介绍壶口瀑布及中华古代文化小结开发旅游和古代文明。

过渡:而有人说黄河又是一条害为什么?
紧接着屏幕展示三条黄河水土流失情景的资料及黄河入海口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过渡:面对这样的状况,会给下游造成怎样的危害呢?
讨论: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话安全正确吗?
学生讨论,代表起来回答。

教师小结:黄河的上游多流经的是湖泊与沼泽,河水较清,含沙量只占10%;
而到了中游含沙量剧增占了90%.
师: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大屏幕再次展现“地上河”的动态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活动四(朗诵表演、画“地上河”):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悬河下散步,会心安吗?(从而引出决口之险。

)师:决口后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怎样的灾难呢?(图片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说明。


师:是啊,决口之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危害。

过渡:黄河流域的人民面对这凶猛的黄河,他们岂能坐以待毙。

但如何合理的摆脱黄河的这些忧患,一直困扰着黄河流域的人民,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
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板书:四、黄河的治理
活动五(角色扮演)
学生结合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等)修建水库(板书)
(针对上述措施,大屏幕上及时显示相应的景观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措施对黄河流域的人民来说,太重要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治理后的黄河流域的景象?(大屏幕上展示黄河治理取得的成就:治理后的黄河流域欣欣向荣的农业景象。


师:同学们,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全课进行总结。

课内练习。

七、板书设计:
滔滔黄河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
2、流经的省区
3、长度、流域面积
4、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
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开发旅游、缔造文明
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四、黄河的治理
上游: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等)修建水库
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八、课后活动:
师: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九、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