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移动平均线分析与操作要领 (2)二、动向指标DMI (4)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5)四、R OC指标与股票操作 (5)五、S AR指标 (6)六、威廉指标 (7)七、B IAS乖离率 (8)八、m acd指标是什么意思 (8)九、市盈率 (9)十、腾落指数(ADL) (9)十一、巧用BRAR捉反弹 (10)十二、KDJ指标 (11)十三. 布林线+乖离率 (12)十四、换手率 (14)十五、随机快步FAST(KD) (15)十六、移动平均线分析与操作要领 (15)十七、地量--最有价值 (16)十八、均量线和技术指标结合 (17)十九、平行线分层分析法 (18)二十、均线夹层的卖出意义 (19)二十一、黄金分割线判断支撑位或压力位 (20)二十二、布林线中轨攻防战 (20)二十三、YHD完美底部圆弧底 (21)二十四、巧用SAR指标研判沪综指走势 (23)一.移动平均线分析与操作要领1.均线是沪、深股市大盘的中期生命线,每当一轮中期下跌结束指数向上突破30日均线,往往会有一轮中期上升。
对于个股来说,30日均线是判股价的大涨和上升的产生都是在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开始的,黑马股的产生往往也是由于30日均线呵护而养肥的,30日均线之下的股票就像麻雀,不可能远走高飞,30日均线之上的股票就象雄鹰才可能展翅高飞。
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时必须要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否则可靠性降低。
有时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后又回抽确认,但不应再收盘在此30日线之下,且成交量必须较突破时显著萎缩,此时是最佳买入时机。
无论是在突破当日买入还是回抽时买入,万一不涨反跌,而股价重新跌破30日均线走势疲软,特别是股价创新低继续下跌时,应止损出局。
因为,前期的上涨很可能是下跌中途的一次中级反弹,真正的跌势尚未结束。
2.在第二章中介绍的由双重底、头肩底、圆形底等典型底部形态判断的买入时机,当股价向上突破形态的颈线位的同时向上突破30日均线,则更.30日均线是中长线投资者的保护神和回避风险的有利武器。
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30日均线是选择强势股的标准。
当然,投资者也可根据自已的习惯和需要,将30日线变通为20日、25日、35日或40日等等,但不管您用哪一条中期均线,都应坚持不懈地长期运用,切忌来回换。
30日均线与5日、10日均线等配合使用权用效果更好,如股价突破30日均线时,5日、10日均线也上穿3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甚至形成多头排列,可以互相印证。
3.上升趋势中股价回档不破30日均线是较佳买入时机:在上升中,由于股价的快速上涨,致使短线客获利丰厚,抛压自然出现,庄家也会借势洗盘,股价回落并相继跌破5日和10日均线,但却在3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且成交量明显萎缩,30日均线仍上行,说明是中期的强势调整,庄家并未出局,上升远未结束,是较佳的买入时机。
特别是股价在3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并调头上行时更是明确的买入信号,这常常是新的上升浪的开始。
(1)30日均线是庄家的护盘线。
当股价向上突破30日均线时,一般有庄家入场,一旦进入上升,只要股价回调不破30日均线就说明庄家尚未出局,上升并未结束,庄家往往会在股价下跌时守护30日均线。
当然,根据庄家操盘手法和习惯的不同,有的庄家守护20日或40日等不同的中期均线。
(2)股价由上升时的高点回落至30日均线的时间于少应在1周以上,有的是横向整理而股价并不出现大幅回落而是等待30日均线上行靠近股价,有的是股价出现大幅回落主动接近30日均线。
因此,对买入时机的把握应有耐心并关注30日均线的支撑。
(3)股价在回调至30日均线的过程中,成交量应明显地萎缩,而上升时成交量应放大。
(4)在股价回落至30日均线附近买入后,如股价不涨反跌,有效向下跌破30日均线特别是放量破位时,应坚决止损离场,哪怕等待股价重回30日均线之上时再买入。
8.移动平均线组合关系的十二特征(1)股市由空头市场进入多头市场时,10MA首先由上而下穿越K线图,处于k线图的下方(即股价站在10M A之上),过几天21MA、68M A相继顺次,由上往下穿越K线图(既股价顺次站在21M A、68MA之上)。
(2)当多头市场进入稳定上升时期,10MA、21M A、68M A向右上方推升,且三线多头排列(排列顺序自上而下分别为10MA、21MA、68MA)、略呈平行状。
(3)当10MA由上升趋势向右下方拐头而下,而21M A仍然向上方推升时,揭示此波段为多头市场中的技术回档,涨势并未结束。
(4)若21M A随10MA向右下方拐头而下,68MA仍然向右上方推升时,揭示此波段为多头市场中的深幅回档。
应以持币观望或放空的策略对应。
(5)若21M A随10MA向右下方拐头而下,68MA也开始向右下方反转时,表示多头市场既将结束,空头市场既将来临。
(6)股价盘整时10MA与21M A交错在一起,若时间拉长68M A也会粘合在一起。
(7)股价处于盘局时若10MA往右上方先行突破上升,则后市必然盘高;若10MA往右下方下降时,则后市必然越盘越低。
(8)当市场由多头市场转入空头市场时,10MA首先由下往上穿越K线图,到达K线图的上方(股价跌破10MA),过几天30M A、68MA相继顺次由下往上穿越K线图,到达K线图的上方。
(9)空头市场移动平均线均在K线图之上,且排列顺序从上而下依次是68MA、21MA、10M A。
(10)空头市场中,若移动10M A首先从上而下穿越K线图时(K线图在上方,10MA在下方)既股价站在10M A之上,是股价在空头市场反弹的先兆(11)空头市场中,若21M A也继10M A之后,由上而下穿越K线图,且10MA位于21M A之上(既股价站在21MA之上,10M A、21M A多头排列),则反弹趋势将转强。
空头市场中,若68M A能随10M A于21MA之后,由上而下贯穿K线图(既股价站在68M A之上),则后市会有一波强劲的反弹,甚至空头市场至此已接近尾声二.动向指标DMI1、动向指标D M I曲线由上升动向指标(+DI)和下降动向指标(-D I),以及平均动向指数A D X和它的缓动线A DX R 四条曲线组成(大多工具软件不提供A DX R曲线)。
2、D MI的应用(1)+DI、-D I、A DX、A DX R都在0~100区间波动(负号仅表示方向,不表示负值)。
(2)威尔特认为D MI应用时N取14最为适合(3)(+DI)曲线在(-DI)曲线上方表示上升动向强于下降动向,所以(+D I)曲线上升并穿过(-DI) 曲线是买入信号。
(4)(-D I)曲线在(+DI)曲线上方表示下降动向强于上升动向,所以(-D I)曲线上升并穿过(+DI)曲线是卖出信号。
(5)A D X曲线上升,表示当前运行着一种强或较强的势(视曲线陡度):若(+DI)在上,它为上升势;若(-D I)在上,它为下降势。
(6)、A DX曲线由上升转为下降,意味着之前运行着的势已经开始转变。
A DX曲线下降亦表示当前为强或较强的调整视曲线陡度):若之前运行的是上升势,则调整可先判断为上升回档;若之前运行的是下降势,则调整可先判断为下跌反弹。
调整结束的信号是A DX曲线由下降转为上升,而调整突破的方向则由(+DI)与(-DI)的关系决定。
如果调整突破的方向与调整前的一致,则是回档或反弹结束的信号,即上升势仍为上升势,下跌势仍为下跌势。
如果调整突破的方向与调整前的相反,则确认为市势的逆转。
由以上分析可得,A DX曲线的上拐点和下拐点也是短线操作的买或卖的信号;若确认A DX曲线的下拐点为市势逆转信号,则是中长线操作的买或卖的信号。
(7)A D X曲线有重要技术含义的上下拐点在70以上、20以下区间。
(8)如果A DX曲线呈现横向移动,则(+DI)与(-DI)亦绞合一起,表示此间为无趋势市道,其突破问题参见以上讨论。
(9)为消除技术骗线的影响,可利用A DX R曲线。
它与A DX曲线相交是对判断的一种确认信号,其作用在于提醒投资者采取最后的即时买入或卖出的行动,随后而来的升势或跌势将会较急。
三.相对强弱指标RSI1.RS I原理及计算相对强弱指标RS I是用以计测市场供需关系和买卖力道的方法及指标计算公式:N日RS I=N日内收盘涨幅的平均值/N日内收盘涨幅均值+N 日内收盘跌幅均值×100%由上面算式可知RS I指标的技术含义,即以向上的力量与向下的力量进行比较,若上的力量较大,则计算出来的指标上升;若下的力量较大,则指标下降,由此测算出市场走势的强弱。
2.RS I的应用(1)由算式可知, 0≤R S I≤100。
RS I=50为强势市场与弱势市场分界点。
通常设RS I>80为超买区,市势回挡的机会增加;RS I<20为超卖区,市势反弹的机会增加。
(2)一般而言,RS I掉头向下为卖出讯号,RS I掉头向上为买入信号。
但应用时宜从整体态势的判断出发。
(3)R S I的M形走向是超买区常见的见顶形态;W形走向是超卖区常见的见底形态。
这时,往往可见RS I走向与价格走向发生背离。
所以,背离现象也是一种买卖讯号。
(4)R S I由下往上走,一个波谷比一个波谷高构成上升支持线;RS I 由上往下走,一个波顶比一个波顶低构成下降压力线。
跌破支持线为卖出信号,升穿压力线为买入信号。
(5)R S I上穿50分界线为买入信号,下破50分界线为卖出信号。
(6)N日RS I的N值常见取5~14日。
N值愈大趋势感愈强,但有反应滞后倾向,称为慢速线;N值愈小对变化愈敏感,但易产生飘忽不定的感觉,称为快速线。
因此,可将慢速线与快速线比较观察,若两线同向上,升势较强;若两线同向下,跌势较强;若快速线上穿慢速线为买入信号;若快速线下穿慢速线为卖出信号。
(7)由于RS I设计上的原因,RS I在进入超买区或超卖区以后,即使市势有较大的波动,而RS I变动速率渐趋缓慢,波幅愈来愈微,即出现所谓钝化问题。
尤其是在持续大涨或大跌时,容易发生买卖"操之过急"的遗憾。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仅就RS I指标本身而言是调整超买区或超卖区的界定指标,如90以上、10以下;二是加大N的取值。
四.ROC指标与股票操作(1)当RO C向上则表示强势,以100为中心线,由中心线下上穿大于100时为买入信号。
(2)当RO C向下则表示弱势,以100为中心线,由中心线上下穿小于100时为卖出信号。
(3)当股价创新高时,RO C未能创新高,出现背离,表示头部形成。
(4)当股价创新低时,RO C未能创新低,出现背离,表示底部形成。
五.SAR指标1.S A R原理及计算S A R即停止转向指标因一连串的停止点构成抛物线形状,故也将S A R 称为抛物线转向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