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一、热爱学生,循循善诱1、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
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而作出相应的努力。
4、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要对班内孩子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5、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6、要对困难儿、问题儿、特殊儿采取针对性教育,求得每位孩子的发展。
二、尊重家长,互相配合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调动家长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上的积极性。
2、对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
3、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
4、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
5、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
三、严谨治学,勇于探索1、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专业。
2、认真施教,掌握教育规律。
3、严谨求实,以知求善,掌握精深广博知识。
4、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真理。
5、不断研究教学艺术,反思教育实践。
6、自觉投身学校教育改革,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四、团结协作,服从领导1、学校领导要尊重、关心和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员工。
不偏袒、不包庇任何员工。
2、学校领导要钻研业务,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教师的表率。
3、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教师的批评和建议。
对某些不明事项不发表任何结论性意见、导向性的意见。
4、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反对以权谋私。
学习用各种方式与每一位员工沟通、交流。
5、学校领导要给员工送办法、送鼓励、送真情。
6、员工要服从领导安排,支持领导工作,洛守岗位职责。
7、员工要关心学校发展,善于接受领导的建议和意见。
8、员工要顾全大局,尊重、关心和体谅学校领导。
9、员工要回赠领导以微笑、热情和反馈。
五、关心集体,和睦相处1、每一位身边的同事要热情招呼,调动每一位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2、虚心学习先进,正确看待同事的成绩。
3、尊重同事,虚心倾听同事的想法,不挫伤同事的感情、不训斥他人,善于宽容同事。
4、遇到困难用协商的语气和人沟通,别人有难主动帮助,别人有误悄悄提醒。
5、不以任何理由向同事索要财物。
6、正确地对待和开展竞争,要尊重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进步。
7、不背后议论同事,不揭短,不当众嘲笑他人。
与爱相随——师德案例与爱相随——师德案例背景:我和孩子们每天无论户外运动还是做操都要经过沙坑,每次经过这个地方都让我头疼。
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都被沙坑吸引了,只见队伍没有了,孩子们东一个西一个,有的忍不住俯下身子去摸一摸。
我就好象唱“独角戏”一样,拼命喊:“小火车开起来!一个跟着一个走。
”直到远离沙坑,孩子们的心才平静下来。
实录:今天我和孩子们去操场玩皮球,走到沙坑旁,他们又停下了脚步,忽然我看见明明抓起一把沙,高高举起……说是迟那时快,我立即冲过去把明明旁边的幼儿抱走。
这是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与其让孩子们好奇与期待,不如满足让他们好好满足一下。
我决定把今天的户外活动内容改成玩沙。
我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工具,大小不一的罐子,当然也少不了安全教育,通过讲故事《小熊的眼睛进沙子了》,叮嘱他们不能扬沙。
“宝宝,找一件你喜欢的工具去玩吧!”话音刚落,孩子迫不及待的去选工具了。
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有的孩子用箩筐挖沙,开始挖不起来,尝试了几次以后他们改用大勺子,他们欢喜的跳了起来。
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不由想到了陈鹤琴说的:“让孩子自己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
”分析:“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让孩子自己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
”陈老先生在其活教育理论中提到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实践这一理念时就要重视幼儿在园生活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有了直接的经验,就能体会到人做事肯定会碰到困难,就能认识事物的性质。
孩子与环境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愈多,他的知识愈丰富,他的能力也愈充分。
倘使我们不给他玩弄沙土,他就不会知道沙土的性质……”今天在游戏中幼儿有了充分的机会和沙“零距离”接触,这能让孩子了解沙的性质,但沙在游戏中的运用也引出了新的问题。
我以前害怕有危险,不敢让幼儿玩沙,可孩子的好奇心更强烈了,不了解沙的性质偷偷的玩更容易出危险。
只有让孩子们在自己不断的尝试、失败、思考、再尝试中经历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知识和技能的联结。
他们真正掌握了玩沙的技能,也学会保护自己。
习得了直接的经验,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孩子们在做中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学习为今后的生活提供了基础,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在“沙滩”上玩沙把沙撒撒到别人眼睛里了。
因为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亲身体会到了沙是一粒一粒硬硬的,会弄伤眼睛。
其实,回顾整个案例,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陈鹤琴老先生“做”的内涵,它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因为孩子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
”所以,凡是孩子能做的,作为教师的我则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鼓励和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做吧!幼儿园师德案例分析【案例2】早上来幼儿园时,冰冰很伤心的抱着奶奶哭不肯进入室内。
在老师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冰冰进入了室内,但是冰冰仍然无法停止哭泣。
这时孩子都在吃饭,老师就把冰冰叫到睡眠室,拉着冰冰的手,同时看着他的眼睛,“冰冰,我们单独聊聊吧。
”冰冰这时的情绪已经有所缓和,虽然仍在抽泣,但已经努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冰冰,幼儿园这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他们都等你来吃饭呢,而且老师也很喜欢冰冰。
”看冰冰的情绪有所缓和,老师说“那我们拉个勾吧,一会儿好好吃饭”。
冰冰很爽快的和老师拉了勾然后自己去洗手,然后又很安静的开始吃饭。
冰冰快吃完饭时,“冰冰,我们明天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好吗?”冰冰只是看着老师,老师又用缓和的语气说“你这样哭奶奶会伤心的,而且眼睛会痛的…”没等老师说完,冰冰用一只手捂着眼睛,另一只小手摆动着“别说了,别说了”。
【分析2】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学前儿童不同于年长儿童的突出特点。
学前儿童的行为充满情绪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
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学前前期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但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情。
2. 针对冰冰早上入园的哭泣,她的情绪反应应该完全是与社会性需要有关。
一方面可能是孩子对家人很依恋,所以每天早上要和奶奶分别的时刻对他都是一种很大的痛苦,可能她自己也很苦恼,也不想用这种哭的方式和奶奶告别,但他毕竟是孩子,情绪调节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
从案例中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冰冰的哭泣不完全是闹人。
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从冰冰的语言发展来看,她已经能够很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哭泣的现象应该是减少的,而且自我控制和掩饰内心不愉快的情绪也在逐渐形成。
3.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园时,尽量给孩子时间调整情绪。
早上入园前尽量用言语鼓励孩子。
如“冰冰,今天奶奶希望你表现很棒,而且爸爸妈妈会在视频上看见你的;我们拉勾今天不哭了,奶奶把你送进幼儿园并不是不爱你了,我会想你的。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用充满爱的眼神看着她,让她明白虽然把她送进幼儿园,但是对她的爱是不会变的。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体会与反思------------微笑面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转眼之间,我在工作中已经4年了,其间有欢笑,有难过,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
我的工作是监管着每一位小朋友的一日生活、学习、游戏等,自从踏进了幼教这个阶梯,进入了幼儿教师这个学前教育的群体,便让我看到了更多的纯真和快乐,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感动。
我深知这份平凡而又忙碌的工作同时也让我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但我坚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平时我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对小朋友们的性格、习惯都特别的了解。
这个职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幼儿。
因此,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一些事件及处理方法:一、沉默是金案例一:每次的手工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每次在活动前我都会先给孩子们示范讲解操作的步骤,而这时候他们开始在位置上开始坐不住了,和别的同伴交流手工纸上的内容,这个时候很难开展教学。
有的时候,我会说教一番,但效果不理想。
我就平静的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孩子的脸庞。
活动室里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一些调皮的孩子看到此时情形老实了很多。
案例二:每个班上课总有几个调皮的学生。
其实他们很聪明,性格活泼,就是自控力较差。
我这学期班里来了一个班插班生叫李平洋,他特别的调皮、好动,而且这个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对于他的不听话或是故意捣乱,我都是“冷处理”,在课堂中他注意力容易走神,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开始时,我对他说教,有时下课后惩罚他留在活动室里不许出去玩,为的是让他能够提醒自己,下次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先想一想该不该做、让他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能力,但收效甚微。
后来有的时候,我说他他根本不理我。
有一天,当他上课又不遵守纪律的时候,我就安静的看着他;他练习操作的时候,我经常走到他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他练习;下课的时候我叫住他,问他上课的内容,以后上课多注意然后就让他走了。
之后我发现,他在课堂中都会很认真的听,虽然还是不会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但我相信他会改变的。
分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孩子明白老师的心。
二、用微笑面对孩子案例:一天上课,我找了一位性格非常内向的谢亚雪来回答问题,其他小朋友看到老师叫她来回答都马上开始在笑,为什么呢?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差,平时你跟她说话她永远都是点头、摇头。
在班上经常做什么事都特别的慢甚至不会独立的完成。
我笑了笑,说:“不要紧,没想好啊,等想好了再回答吧。
”孩子们安静了,谢亚雪也微微笑了笑,剩下的时间里,她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放松,严肃的课堂也需要轻松,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孩子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在工作中,我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 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我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学习,带领他们走出幼儿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三、体会:这些事例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做好幼教这份工作,首先要有爱心,从微笑开始的爱是最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