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学民著《实验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张学民著《实验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开创性地提出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研究的思想,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A.费希纳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韦伯
【答案】A
【解析】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并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即均差法、常定刺激法与极限法。

第一次将人类的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

2.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A.詹姆斯
B.费希纳
C.斯蒂文斯
D.艾宾浩斯
【答案】D
【解析】艾宾浩斯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从而铸造出了实验心理学的雏形。

艾宾浩斯证明了实验法不仅局限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所关注的领域,而且可以用来研究
高级心理过程,从而大大拓展了实验心理学的领地,最终确立了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3.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____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____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____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A.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B.费希纳;艾宾浩斯;冯特
C.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
D.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
【答案】C
【解析】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严格控制的自我观察的帮助下精确地分析个体经验,心理学必须用实验来研究。

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来研究“心灵”。

艾宾浩斯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

4.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应该呈现()。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D.既不是描述统计也不是推断统计
【答案】C
【解析】实验给出的实验结果,主要指统计结果,即原始材料经过统计后,以文字、图表形式表示出此实验的结果。

结果呈现要尽可能完整,不仅仅要呈现描述统计结果,如能够进行推断统计,也需要把推断统计结果呈现出来。

5.实验的预测出现在论文的()部分。

A.讨论
B.引言
C.方法
D.结果
【答案】B
【解析】引言部分包括提出问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明研究背景(主要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讨论)、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三部分内容。

二、多选题
1.选择研究课题包括的含义是()。

A.选择研究领域
B.选择被研究群体
C.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
D.选择研究工具
【答案】AC
【解析】研究课题的选择就是要查阅研究问题的有关文献,并综述有关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根据文献中的研究问题和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选择被研究群体和选择研究工具都是具体的实验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选择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哪几个方面?()
A.实际需要
B.个人经验
C.理论需要
D.前人的研究和文献资料
【答案】ABCD
【解析】研究课题有四个来源:实际需要、个人需要、理论需要、前人研究和文献资料。

三、简答题
1.简述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实验程序即实验进程,指在实验各个阶段应做的事。

合理地安排实验程序是心理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心理学实验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不能把科学研究看成是科学家简单地在奉行某种常规活动。

心理学实验通常要遵循的基本程序是:(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选择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和前人研究。

选择课题还可以通过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其中应特别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和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进行一项心理实验研究,首先是从解答“为什么”这种问题开始的,为了解答这样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寻求科学的答案。

(3)研究设计与实施
①研究设计,即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
②选择被试,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研究者必须根据实验的目的、研究的问题来选定被试;
③变量的控制,心理实验是要弄清楚操作变化的条件和某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变量控制,包括实验过程刺激变量、被试变量等自变量的控制以及因变量的观察、记录和测定等,还包括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恰当的实验设计与正确的统计分析是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基本保障,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描述性资料四类;
(5)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程序的最终步骤,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四、综合题
试设计实验研究诵读次数(1、3、6、9遍)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

答:(1)研究的题目,诵读次数对无意义单词记忆效果的影响。

(2)自变量及其水平:自变量为诵读次数,有四个水平,分别为l遍、3遍、6遍和9遍。

(3)因变量及其操作定义:因变量为记忆效果,每个自变量水平上呈现30个无意义音节,在诵读后,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回忆的正确百分率可以作为因变量的操作定义。

每个无意义音节由三个字母组成。

(4)无关变量的控制,除了诵读次数意外,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恒定,控制好额外变量。

如无意义音节一定要保证无意义、无意义音节呈现的方式、大小要保持一致,被试的记忆力和外语水平相近、指导语控制一致。

(5)被试的取样与分配,选取30名视力良好的被试,可以选择30名高中生,男女被试人数相等。

这些被试要参加1、3、6、9遍所有水平的处理。

(6)实验的过程(如下表),本题30个被试要参加所有水平的处理,为了避免实验顺序的影响,我们采用拉丁方的方法平衡实验顺序,因此是重复测量的拉丁方设计。

实验开始前,先进行练习让被试熟悉实验任务。

正式实验时,主试用电脑给被试呈现无意义音节,共呈现四组,每组20个单词,分别要被试诵读1、3、6、9遍,诵读完后,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并记录,计算出每组的自由回忆正确率。

四组单词以拉丁方的顺序呈现。

实验顺序
项目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被试1~被试30 1 3 6 9
被试1~被试30 3 6 9 1
被试1~被试30 6 9 1 3
被试1~被试30 9 1 3 6 (7)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用拉丁方的方差分析方法处理结果。

(8)实验评价,拉丁方是一个完全符合平衡设计要求的系统,因为每一种实验处理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