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渠系建筑物

第5章 渠系建筑物

建成的中铺电灌工程干渠输水渡槽
U形渡槽 矩形渡槽
2、组成: 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
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三、槽址位置的选择及布置 选择槽址关键是:确定渡槽的轴线及槽身的起止点 位置。 对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长度较大的大中型渡槽, 应确定2~3个方案,从中选出较优方案
渡槽的总体布置工作包括:槽址位置的选择,槽身
灌溉渠道系统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设计和 灌溉标准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级渠道应选择在各自控制范围内地势较 高地带。
2 渠线应避免通过风化破碎的岩层、可能产 生滑坡及其它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
3 渠线宜短而直,并应有利于机耕,避免深 挖、高填和穿越村庄。
➢ 渠系建筑物的分类
配水建筑物 节制闸、分水闸 交叉建筑物 渡槽、倒虹吸管、涵洞 落差建筑物 跌水、陡坡 量水建筑物 量水堰、量水槽 防洪冲砂建筑物 沉沙池、排沙闸泄水闸或退水闸 便民利民建筑物 农桥
在水工工程中经常使用倒虹吸,小的如通过一条公路的下 方,大型的如南水北调的穿越黄河的倒虹吸。
韦水倒虹
扶风的韦水倒虹,是宝 鸡峡引水工程总干渠跨 越韦水的重大建筑工程。 整个虹身长度达880多米, 最大水头可达70米。其 中,水头在50米以下为 钢筋混凝土管结构,管 长 622.9 米 ; 水 头 在 50 米 以 上 为 钢 管 , 管 长 257.3 米,内径2.9米。
四、渡槽的水力设计 渡槽水力计算任务:是合理确定槽底纵坡、
槽身断面尺寸、计算水头损失,根据水面衔接计 算确定渡槽进出口高程,并验算水头损失是否满 足渠系规划的要求。
土耳其的引水渡槽
五、渡槽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组合
(1)荷载的分类 1)永久荷载:一般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 2)可变荷载:一般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风荷载、 人群荷载、温度荷载、槽内水重、车辆荷载。
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倒虹吸
倒虹吸的输水管道 全部为钢管,钢管设计 内径2.2米。钢管壁厚根 据承压水头从上而下逐 级递增,两端顶部钢管 壁 厚 14 毫 米 , 最 低 处 钢 管壁厚32毫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孟良河渠道倒虹吸
1、倒虹吸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倒虹吸管与渡槽相比,可省去支承部分,造价低 廉,施工较方便;当埋于地下时,受外界温度变化影 响小;属压力管流,水头损失较大;利于河道泄洪。 在小型工程中应用较多。
南北渠上的渡槽
➢ 地处鹤山龙口的南北渠,是鹤山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浩大水利工程。南北渠通 水总长34.5公里,流经十多条村,灌溉 3万多亩土地,是当地农民心血和汗水 的结晶。
➢ 由於建筑时间的差异, 南北渠形成了不 同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北渠灌溉设施较 为完善,大部分土渠铺上混凝土表层;北 渠三凤段和南渠大部分是土渠,杂草丛 生,灌溉效率不高。然而令人费解的是, 地处青文与民龙交界处的南渠末段架空 渠却建造得雄伟壮丽,耗费了不少人力 物力,却仅仅灌溉几百亩的耕地。
旗岭渡槽
广东东深供水旗岭渡槽
第十章 渠系建筑
➢ 渠系建筑物
为了安全合理地输配水量以满足农田海溉、水 力发电、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需要,在渠道(渠系)上 修建的水工建筑物,统称渠系建筑物。
红江渠
红江湖是玉林大容山中的一个湖,实 名叫红江水库,是经过人工拓展的一个中 型的人工湖泊 。玉林有名的红江渠就是 从红江水库为起点,连绵几十公里长的依 山而建的水渠,为沿途几个乡镇大批坡地 提供灌溉,造福一方,解决了当时的北市、 蒲塘等乡镇大遍干旱坡地无水灌溉稻种的 难题,在建成的七十年代,在广西曾经名 噪一时,被誉为广西的“红旗渠”。
墨西哥 格雷塔 罗古渡 槽
离市中心不远的古渡槽是格雷塔罗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 1726年,建成于1735年,全长1280米,有74个拱,最高处23米, 是当时向全城供应饮水的惟一设施,现在成为该城最重要的古遗址和 旅游景点。由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格雷塔罗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跨,拟定各部分的布置尺寸及高程,绘制平面图、纵横 剖面图。计算挖填工程量。 (5)通过方案比较,选出较优的总体布置方案。 (6)进行结构计算及构造设计,绘制设计图,并计算工程 概算和总投资。
第二节 倒虹吸管
倒虹吸管是输送渠水通过河渠、山谷、 道路等障碍物的压力输水建筑物。
倒虹吸实际上就是一个连通器,流水在障碍物的下方,利 用高差,从下面的封闭管道中流过。因为像一个倒置的虹 吸管,故称为“倒虹吸”。
支承结构的选择,基础及进出口的布置。
图10-1 梁式渡槽(单位:cm)
➢ 进出口的布置
渡槽进出口前后的渠道的应有一定长度直线段,且 均需设置渐变段和护坡、护底。 渐变段的长度一般采用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L=C(B1-B2) C—系数,进口取1.5~2.0,出口取2.5~3.0; B1——渠道水面宽度,m; B2——渡槽水面宽度,m。 对于中小型渡槽,通常进口L≥4h1,出口L≥6h2。h1, h2分别为上、下游渠道水深。
南北渠上的渡槽
广东江门南北渠上的渡槽
南渠最后一段的架空渡槽,气势恢 弘宛如巨龙,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 感受到她的壮丽,每次走到这个地方, 都能找到新的感受、找到新的审美视角。 特别是日出和日落的时光,在浓重的金 黄色调子中,更能切身感受到她壮阔苍 凉的美。
南北渠是鹤山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尽管随着工业的发展,水库的灌溉功能 在逐渐削弱,但南北渠是作为农业经济 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建筑。
➢ 倒虹吸管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 水头损失两种。
➢ 按通过设计流量计算水头损失Z后,与允许的 [Z]值进行比较,若Z等于或略小于[Z]时,则说 明初拟的V合适,否则,另选V,重新计算,直 到Z≈[Z]。
4.下游渠底高程的确定
参照类似工程的运行经验,选定一个合适的水头损失Z, 据此确定下游渠底设计高程。
际中应用较广,其主要用于高水头、小流量情况。
• 箱形管分矩形和正方形两种,可做成单孔或多孔。其适
用于低水头、大流量情况。
• 直墙正反拱形管的过流能力比箱形管大,主要用于平
原河网地区的低水头、大流量和外水压力大、地基条件差 的情况,其缺点是施工较麻烦。
3、倒虹吸管的布置与构造 倒虹吸管一般由进口、管身、出口三部分组成。 1)进口:
(1)竖井式 一般常用于压力水头小(小于3~5m)及流量较小的过路倒虹吸 管(图10-45),其优点是构造简单、管路短、占地少、施工较易, 而水流条件较差、水头损失大。井底一般设0.5m深的集沙坑,以 便清除泥沙及维修水平段时排水之用。
图10-45竖井式倒虹吸管
(2)斜管式(图10-46) 为改善竖井式的水流条件,将竖井变为斜管。其
配水量,并为合理征收水费提供依据,在渠系上设置的各种量水设施
6、防洪冲砂建筑物:为了防止和减少渠道淤积而在渠首或渠系中设
置的冲沙和沉沙设施
7、便民利民建筑物
渠道
渠系: 一个灌区内的灌溉或排水渠道,一般分为干、支、斗、 农四级,构成渠道系统,简称渠系。
30万亩以上灌区必要时可增设总干渠、分 干渠、分支渠或分斗渠,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可 减少渠道级数。灌溉渠道系统不宜越级设置渠道。
➢ 渠系建筑物的特点 • 量大面广、总投资多。 • 同一类型建筑物的工作条件、结构型 式、构造尺寸较为近似。
因此,对其体型结构的合理设计具有 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本章就渠道、渡槽、倒虹吸管、涵洞、 跌水作介绍
第一节 渡 槽
➢ 一、渡槽的概念、作用
➢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流、渠道、道路、山谷 等障碍的架空输水建筑物,是灌区水工建筑物中应用 最广的交叉建筑物之一。
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管道的横断面尺寸与 管数、水头损失、下游渠底高程及进行进出口的 水面衔接计算。
1).确定横断面形状及管数
2). 横断面尺寸 管内的最大流速由允许水头损失控制,最 小流速则按挟沙流速确定。
初选流速后,可按设计流量由公式A=计算
所需过水断面积A。
3). 水头损失计算及过流能力校核
➢ 渡槽的作用:用于输送渠道水流外,还可以供排洪和 导流之用。
➢ 渡槽又称高架渠,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
输水系统。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 供饮用和灌溉。 ➢ 世界上最早的渡槽诞生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公元前 700余年,亚美尼亚已有渡槽。
公 元 前 703 年 , 亚 述 国 王 西 拿 基 立 下 令 建 一 条 483 公 里 长 的 渡 槽 引水到国都尼尼微。渡槽建在石 墙上,跨越泽温的山谷。石墙宽 21米,高9米,共用了200多万块 石头。渡槽下有5个小桥拱,让 溪水流过。
➢ 古希腊的许多城市建有良好的渡槽,但古 罗马人最为认真,把供水系统看作是公共卫生 设施的重要部分。罗马第一条供水渡槽是建于 公元前312年的阿庇渡槽;第十条也是最后一 条则是公元226年建成的阿历山大渡槽;最长 最壮观的是建于公元前114年的马西亚渡槽,虽 然水源离罗马仅37公里,但渡槽本身长达92公 里。这是因为渡槽要保持一定坡度,依地形蜿
唐河倒虹吸工程
➢ 交叉型式为渠穿河倒虹吸。 设计流量为135立方米/秒; 加大流量为160立方米/秒
➢ 倒虹吸枢纽由退水闸、倒 虹吸、节制闸和导流堤等 部分组成
倒虹吸管身采用三孔一联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单孔断面 5.5×5.7米。 交叉断面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4578平方千米, 100年一遇 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等别为I等, 主体建筑物为1级,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
水流条件好,施工简便,工程中应用较多。其主 要适用于穿越高差较小渠道或河流。
图10-46 斜管式倒虹吸管
图10-50 进口前沉沙池
图10-51 出口段布置
4、倒虹吸管的水力计算
倒虹吸管为压力流,其流量按有压管流公式进行计算。
倒虹吸管水力计算是在渠系规划和总体布置的基 础上进行,其上下游渠道的水力要素、上游渠底 高程及允许水头损失均为已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