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品实现的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服务质量与环境行为满足顾客与相关方的要求;并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保证方针、目标的实现。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的监测和测量。
3. 职责
3.1品质部负责对产品实现全过程及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
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相关方的环境进行管理、对环境项目的委外监测进行管理、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自检。
3.2各部门及其下属部门对各自运行控制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测。
4. 工作程序
4.1检查
4.1.1检查内容
a. 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点与监控措施;
b.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c.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d. 运行控制情况;
e. 体系文件中涉及的自查及稽核检查各项内容。
4.1.2检查计划
a. 品质部每年初制定《过程检查计划》,并按计划对各部门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测。
b. 计划项目要求每年度至少检查四次,归口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按各运行程序要求;
c. 在实际操作时对计划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
4.1.3过程质量检查实施
a. 品质部依据《过程检查计划》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控,并出据《过程检查记录》。
对于不合格施工行为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b. 各部门依据各自的监控要求及《过程检查计划》的要求进行
自检项目的检查。
4.1.4体系运行情况的检查
a. 各部门根据《过程检查计划》进行检查,如实记录《过程检
查记录》;
b. 当出现一般不符合情况时,开具《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通知责任者立
即纠正,并验证整改效果。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每季汇总至品质部;
c. 若同样的不符合情况重复出现三次时,按《纠正措施控制程
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下发《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
d. 品质部负责对公司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各部门自查、归口检查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
4.1.5监查内容及频次
a. 公司体系运行情况及各部门自查情况,每季一次,记录在《过程检查记
录》上;
b. 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每季一次,记录在《过程检查记
录》上;
c. 公司质量、环境行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由品质部负责检查每半年
d. 生产过程质量检查频次依据《过程检查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
e. 生产部定期对产能分析并有产能分析报告(每周、每月)
4.1.6品质部负责对归口管理的相关方的环境进行检查,检查情
况予以记录在《过程检查记录》上。
4.1.7品质部每季度收集、分析《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总结不符合态势,
交管理者代表,作为业绩考核及体系改进依据。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品质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和《工艺文件》,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2进货验证
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
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检验员填写的相关栏目。
检验员根据《检验
规范》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来料检验记录》。
仓库根据合格记录或标
识办理入库手续;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
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3紧急放行
当发货或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销售部或生产部提出《紧急放行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a. 仓库保管员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余检验员在领料单上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
b. 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时品质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
进行追踪处理。
4.2.4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前三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填写相应的《巡检记录》;如不合格应要求t停线或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对设置检验点的工序,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填写《巡检记录》;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对发现的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工装、辅具等是否正确;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异常时,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操作者注意加强控制;适当时,应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处理表》。
在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
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而紧急放行,应参照执行4.1.3的有关规定。
4.2.5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品质部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半成品监视和测量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和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成品最终检验报告》,合格品贴上“合格标签”,发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除非得到总经理批准,适宜时得到顾客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
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这种批准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
a. 这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b. 这类特例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满足顾客的要求。
4.3环境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4.3.1环境表现数据的监测和测量
各部门依据有关文件对环境表现数据进行监视和测量。
目前监测的项目包括:厂界噪声测量、废水排放监测、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分类统计、能源消耗统计。
监
测结果记录于相应的表格中。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运行控制情况随时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控制情况,确保部门的运作符合有关程序、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品质部对各部
门的运行控制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每年全面检查一次,检查结果记录在《过
程检查记录》中。
4.3.3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
品质部每半年对各部门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过程检查记录》中。
4.3.4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法律法规符合性的
检查
行政部每年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时,要
针对法律、法规的条文,逐一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过程检查记录》中。
4.3.5其他监测
a. 品质部和个项目部联系地方卫生监督监测所或环保局等法定监测部门对公司的
噪声、污水等进行监测,每年进行一次。
b. 品质部联系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公司叉车、电梯等每年检查一次。
4.3.6监测结果处理
以上监测中发现的轻微问题,采取口头纠正和辅导;严重的问
题,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5. 相关文件
《检验规范》
6. 形成记录
《过程检查记录》
《三废检测报告》
《废弃物处置统计表》《能源消耗统计表》
《来料检验记录》
《巡检记录》
《成品最终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