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_主观例题(1)分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_主观例题(1)分析


2材料一:现在,随着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农药残留、三聚
氰氨等问题的不断报道,人们走进市场的时候,越来越感到犹豫不 决了。以至有的媒体提出:我们究竟能吃什么? 材料二: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滋养着人类文明的 河流在许多地方被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加上工业活动造成的全球变 暖,未来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1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 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 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 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乡政 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 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 荒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 ⑴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 ⑴上述材料包含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主观符合客 观;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 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 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 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⑵ 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 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 术指导和服务。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体现。 ②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 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 导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的体现。
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3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林果业是一大支柱产业。我市土壤,气候 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果树,农民有种植果树丰富经验。随着我国林果 业快速发展,市场上新品种优质水果日益丰富。但我市果农栽种的 果树仍多为传统品种,产出水果质量差,销售困难。面对这种情况, 市委、市政府及时引导果农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于是,果农 砍掉老果树,更换栽种优质品种,增强了林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 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 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的基本要求;二者是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是达到实事 求是的重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目标和归宿。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 不解放思想,思想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也就谈不上 实事求是。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要求人们在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利用自然,向自 然索取。但是面对自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在发展经 济的过程中,既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方法论)
(一)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 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①哲学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普遍性 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 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和依据。
物质 辩 证 唯 物 论 的 线 索 图
运动 规律
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 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 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 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 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要求我们重视意 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 错误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请谈谈你对我市果农这些做 法的认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我市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果树, 农民又有丰富经验,所以林果业成为支柱产业,坚持了从本地实 际,全面实际出发;面对市场变化,果农砍掉劣质果树栽种优质 果树,坚持从变化发展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统 一。(3)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 规律的意识,能有效指导人们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在 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果民转变观念,砍掉劣质树栽种优质果 树,增强了林果业发展的后劲。
③地位: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三)怎样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 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的而不是臆造 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从含义角度,强 调尊重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 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强调 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尊重客观 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 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 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即保守主义)。(两“结合”两“反 对”)
(1)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出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 述问题的原因。 (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 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上述材料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在错误的意识指导下,为了 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违背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自 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