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经验交流

建筑工程经验交流

建筑工程经验交流【篇一:土建施工经验交流】土建施工经验交流建筑施工中一个木工一天能支多少平方基础模板?框架梁柱是多少?板是多少?剪力墙是多少? 2012-2-11 21:40提问者: lmy460223848 | 浏览次数:155次我来帮他解答回答共2条2012-2-12 10:54 1439425277 | 一级这问题可不好回答每个人的劳动能力不一样呀2012-2-12 15:26 赵万春1 | 九级基础模板:一般12~15平方米。

框架梁柱一般是5~7平方米。

板一般是4~5平方米。

剪力墙一般是4~6平方米,双面的。

请问做高层二次结构时,木工一天能支多少模板?(过梁,构造柱)提问时间: 2009-4-6 19:55:16请问做高层二次结构时,木工一天能支多少模板?(过梁,构造柱)请问做高层二次结构时,木工一天能支多少模板?(过梁,构造柱)答复:这要看作业条件和构件的大小、柱高了1、如果是内门过梁,门洞宽度小于1.2m的,一个木工自备料一天可以支6-10个,门洞宽度大于1.2m小于2.5m,自备料一人一天可以支3-5个,大于2.5m的,也就是2个;2、如果构造柱高度在2.5m以内,有外脚手架可以利用,支设外墙转角构造柱,自备料一人一天可以支3个,自备料支设内墙构造柱一人一天可以完成4-5个;3、如果构造柱高度在2.5m-3.5m,有外脚手架可以利用,支设外墙转角构造柱,自备料一人一天可以支2.5个,自备料支设内墙构造柱一人一天可以完成3-4个;4、以上第2、3条中外墙构造柱没有脚手架可以利用的话,那么工效降低一半。

供参考,一个木工一天的工作量大约为7-8m2(井字梁)或15m2左右(梁较少的大开间结构,比如剪力墙结构)。

大部分的工人都是无法完成定额给出的数值的,你还是自己考虑一下吧!我上面的内容说的是木模,小钢模的数据我也不太清楚!地下室施工,每个钢筋工每天平均能完成多大面积的梁板绑扎?每个木工又可以完成多大面积的模板制作?2011-7-27 16:06提问者:猪仔134340 | 悬赏分:5 | 浏览次数:282次我来帮他解答回答共2条2011-7-27 16:18 热心网友每个钢筋工每天平均能完成52平方面积的梁板绑扎,每个木工又可以完成30平方面积的模板制作。

2011-8-4 17:00 赣林茂盛 | 二级负责任的讲地下室施工钢筋用量有很大关系,有塔吊的话钢筋工28-32工时/吨。

木工1-1.3平方米/工时。

工地要钢筋班组吗?通常情况下一位钢筋工每天做多少?2011-12-2 20:02提问者: tianaiwei | 浏览次数:83次我来帮他解答2011-12-4 21:42满意回答每天的工作量在现场绑扎的话,每天能绑600-700公斤,这个是在一般的工作量,不包括基础和二次结构那位大师知道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满堂架)工程量怎么计算,比如每一百平方米方木。

钢管模板用量。

谢谢2011-1-15 20:28提问者: tongy2009 | 浏览次数:4700次问题补充:是施工现场的材料我来帮他解答2011-1-22 17:11满意回答经验数据是:钢管按建筑面积算每平方5-8根模板按建筑面积乘以2.5至3倍以下有一些数据说不定对你以后有点用: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红星美凯龙吴中路项目地下二层,地上七层78kg /m2,砼:0.42~0.47m3/m2未定。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篇二:建筑企业经验交流材料】大风大浪不畏难扬帆远航谱新篇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我们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2003年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是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和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土建、安装、机施、市政、网架、装饰、房产开发、电器电柜、轻钢彩板等多个领域,下辖32个分公司、5个直属项目部,业务拓展至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年产值近40亿元,公司综合实力位列江苏省同行业前100强。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是竞争最残酷而且是市场化最早的产业,呈现出“四高四低”格局,即:高强度、高竞争性、高负债率、高企业负担及低技术、低利润率、低资本含量、低收入水平。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银行资金不断紧缩、民工工资不断上涨,使建筑企业陷入了任务难接、资金难融、工人难寻的“三难”境界,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面对日益严峻的宏观形势,如何让企业转危为机,走出困境,顺利远航,成为摆在公司董事会成员面前的一项最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

我们的做法是:一、抓调整,科学规划绘蓝图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产值首次出现负增长,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重新调整企业规划、重新部署战略重点。

一是调思路。

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越是应坚定信心,统一思想。

经过董事会全体成员的科学调研、认真分析,最终确定公司新阶段的发展思路为“创业、效益和福利”。

创业就是要继续发扬“敬业、协作、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不断做强做大企业,这是关键;效益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这是根本;福利就是公司发展成果要与职工共享,不断提高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这是保障。

这一思路针对性强,兼顾各方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公司上下的积极性。

二是调结构。

要想在市场竞争的汹涌浪潮中稳舵前行,就必须增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因此,我们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结构,向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主业突出、赢利能力强的方向发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立足主业,拓展市场领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收集有效信息,形成了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方百计揽任务、千辛万苦抓工程的“大经营”格局。

加强对资本运作项目的跟踪监管,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不断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调方向。

树立多元化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

我们坚持紧跟国家投资建设热点,充分利用自身工程资质、经营能力、运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不失时机地增强施工总承包实力,加快公司在市政工程、机电安装、地基基础等一些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领域的发展,建立了混凝土搅拌站,成功打造了派克公馆商住楼项目,建成了武建工业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二、重文化,精益求精铸品牌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品牌是强企之路、兴企之举。

但品牌能否叫得响,不仅要看其外观形象,还要看其内在品质,更要看其企业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员工凝聚力的强弱以及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我们重点从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入手,用文化来武装企业,引领企业,从而打破了传统建筑企业发展的俗套,打响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武建品牌”。

一是表层的物质文化。

所有施工现场均按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统一布局,着力打造花园式工地,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以此提升品牌感染力,赢得公众肯定。

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

我们将“8s”工厂化管理理念引入建筑施工现场,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来逐步优化流程管理,达到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美化环境的目的。

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

按照“把经验变成制度”的思路,研究制订了涵盖企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了把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制度,在制度中体现企业理念。

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

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施工现场,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工具,将施工经验与先进理念相结合,实现理念和技术的传承,让员工形成与企业共荣辱的大局意识,自觉自愿地融入到企业发展。

四层文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层层推进,成为了保证“武建品牌”常青的最坚实后盾。

三、塑团队,凝心聚力快发展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是企业和谐兴旺之基。

我们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每一幢高楼、每一间厂房都是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单凭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或少数人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做强做大目标的,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才能无往而不胜。

多年来,我们始终在员工中倡导“三种精神”,着力培育团队意识。

一是弘扬主人翁精神。

所有干部职工想问题、干事情都能以企业为重,从大局出发,先公后私,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与公司共命运、同进退,“我的企业,我的家”成为了全体员工的普遍共识。

二是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企业发展不忘回报职工、回报社会。

我们坚持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从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

建立帮困基金会,每年组织中层以上干部为困难职工捐款;坚持“四必访”制度;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定期组织职工体检;每年组织职工旅游等等,真正做到了企业改制不改私。

同时,本着“构建和谐企业,爱心奉献社会”的一贯宗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慈善公益捐款,开展结对帮扶。

特别是2008年,公司积极参与“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与湟里镇岗角村、遥观镇结对,出资300万元,为两镇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音符。

三是培育团结互助包容精神。

领导班子成员一贯坚持顾大局、识大势、重原则、讲风格,形成了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好风气。

下属各单位之间能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做到“分工不分家”,并肩作战、共克难关、共同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