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第十六章 银行法

经济法概论第十六章 银行法


第一节 银行法概述
一、银行概述
银行是从事货币融通和管理的金融机构。根 据业务性质,我国现行银行分为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三大类。
中央银行是货币管理当局,政策性银行是政 府投资的、执行国家特殊经济政策的特殊企 业,商业银行是从事存贷款业务和信用中介 服务的企业
二、银行法概述
银行法是规范银行设立和运行的立法,内容包 括银行组织和银行业务两大部分。
4.禁止业务
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 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 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国家另有规 定的除外
四、信用合作社
信用合作社是基于合作制原则设立的金融机 构。在我国,信用合作社主要有农村信用合 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两大类。目前,一些 地方的信用合作社在向商业银行过渡
农村信用社及其分社、储蓄所必须以所在乡 镇、集镇、村的名称命名。农村信用社的注 册资本金一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社员 一般不少于500个。注册资本金是社员缴纳 的股本金和农村信用社公积金转增形成的资 本总额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主要包括:
个人储蓄;
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农村经济组织存款、贷 款、结算业务;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 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
代币票券是代替人民币流通的票据证券,比 如购物券、银行卡等。违规票券不得流通, 汇票、支票等法定票据除外。
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 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 毁。金融机构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 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属性和组织结 构
第二节 银行组织
一、中国人民银行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
按照2003年12月27日公布生效的《中国人 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在国务 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 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银行的全部资 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一)概况 按照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
公司条例》的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 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 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 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经营目的是最大限 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 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交通银行、中信银行、 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深 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民生银行、 恒丰银行、浙商银 行。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也在采取股份制改造, 一些信用合作社也逐步改造成公司制的商业 银行
5.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 状况进行现场检查
6.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 和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 级情况和风险状况,确定对其现场检查的频 率、范围和需要采告岗位 责任制度。
8.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 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 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 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
按照1997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 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 用社)是依法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 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 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 承担责任
农村信用社根据业务需要可以下设分社、储 蓄所,由农村信用社统一核算。分社、储蓄 所不具备法人资格,在农村信用社授权范围 内依法、合理开展业务,其民事责任由农村 信用社承担。
三、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和范围
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 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 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 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商业银行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 承担民事责任
目前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 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 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
金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 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 测;
“存款实名制”
单位存款是指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和社 会团体等单位在金融机构办理的人民币存款, 包括定期存款、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协定 存款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存款。
财政拨款、预算内资金及银行贷款不得作为 单位定期存款存入金融机构,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任 何个人不得将私款以单位名义存入金融机构; 任何单位不得将个人或其他单位的款项以本 单位名义存入金融机构
按照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 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 银监会)。
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银监会 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 督管理的工作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
1.依法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 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 止以及业务范围。未经银监会批准,任何单 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 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我国制定了立法 层次不同的银行法,比如法律层面的《中国人 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规章层面的 《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企业集团财 务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 法》。
此外,在规范金融机构的综合性立法中,也有 关于银行业的管理规范,比如《金融机构撤销 条例》、《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
(1)追偿债务; (2)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
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 (3)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 (4)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
券、股票承销; (5)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 (6)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 (7)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等
代理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 项;
买卖政府债券以及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的业务
(二)城市信用合作社
按照1997年《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 的规定,城市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城市信 用社)是指依照本办法在城市市区内由城市 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法人出资设立 的,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具有独立企业法 人资格的合作金融组织。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 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核心 职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执行货币政策,中 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1)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 交存存款准备金;
第十六章 银行法
★我国银行组织体系 ★商业银行监管 ★账户类型 ★支付结算方式和规则
重要概念和术语
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资产 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外资银行、人民币、人民币结算账户、基本 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外汇账户、支付 结算、票据、汇票、支票、本票、出票、背 书、承兑、付款、信用卡、票据追索权、票 据抗辩、汇兑、托收承付
(2)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3)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 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4)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5)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
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6)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 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 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 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 款,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向任何 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四)人民币管理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 辅币单位为角、分。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 发行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 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 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现实中, 有人在纸币上写字画画,有人撕毁人民币,有 人用硬币作耳环等,都是违法行为。此外,单 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 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3.依法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 则,所谓“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 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 内容。
4.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 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 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3.贷款业务
在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形成债务 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借款合同,规定贷 款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还款期限、 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此外,商业银 行还要与借款人、第三人签订担保合同。经 商业银行审查、评估,确认借款人资信良好, 确能偿还贷款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 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这里的 “关系人”包括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 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 以及前述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 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