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气候的因素(具体内容详细看气候专题试卷)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2、气候特征的表述气温特征:冬季气温,夏季气温,全年气温;气温年较差(大/小)×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集中在×月或季节)3、地形特征表述①主要地形类型分布(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及其分布。
典型用语:以××地形为主②地势起伏状况(大/小)③地势高低(典型用语:××方向高,××方向低);④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⑤海岸线曲折或平直,岛屿多少(沿海地区需要描述)4、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自然原因(1)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台风影响,多暴雨(2)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慢,排水不畅(3)水系发达,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滞洪、泄洪能力弱人为原因(1)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排水不畅(2)围湖造田,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速度(4)占用分洪区,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下游:退耕还湖;修建蓄洪、滞洪工程;河道截弯取直,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加固堤坝,疏浚河道5、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的原因华北春旱:自然原因:夏季风未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人为原因:农作物(冬小麦)生长季节,需水量大;人口多,工农业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现象严重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6、沙尘暴发生的原因、影响及防御措施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少,增温快,气候干旱;(2)地表:地表缺水,表土疏松,植被稀疏(3)风:大风天气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增加沙尘来源影响:风力侵蚀土壤,带来严重大气污染,影响交通;风力掩埋基础设施等防御措施:建设防护林,禁止过度开垦和放牧,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等7、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火山、地面沉降等8、板块边界类型与相应地貌9、滑坡的成因与危害自然原因(1)岩性:地表岩石破碎,土质疏松(2)地质构造:位于板块边缘,断裂发育,地壳运动剧烈(3)地形:坡陡谷深,地形起伏大(4)气候:多暴雨人为原因:工程建设;植被破坏危害: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10、泥石流的成因和危害自然原因(1)岩性: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2)地形:陡峻的沟谷地形(3)气候:短时间的暴雨和强降雨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开山采矿、采石弃渣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长,破坏农田道路;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损失11、雾形成条件分析☆:水汽饱和+降温例:澳大利亚西海岸多雾的原因;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多雾12、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因素――阳光+营养盐类。
(1)寒暖流交汇,不同温度的海水造成海水搅动,使海底盐类等浮游生物饵料上浮。
浮游生物繁盛使鱼类有丰富的饵料;上升流(2)河流汇入,从陆地带来丰富的饵料(3)大陆架浅海,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且温度适宜(4)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在垂直方向发生交换,使底部海水中所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13、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人为原因: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植被破坏,蒸发加剧危害:耕地退化、农业减产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排灌结合;发展农业技术(滴灌、喷灌);推广耐旱品种;加强植被恢复14、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危害、措施☆自然原因:气候: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大风频繁;植被稀疏人为原因:植被破坏(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工矿建设、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人口增长)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措施:合理载畜量;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用水;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法规15、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与冷藏保鲜技术、政策技术因素:技术设备、劳动力、生产技术(良种培育、灌溉技术)16、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资源(农业资源:棉毛水果水产品等;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素质、数量、价格)、工业基础、工业集聚等17、港口建设的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18、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2)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水量大(2)水资源污染与浪费(3)流域植被与湿地破坏措施☆: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污染再利用;人工降雨;退田环湖、退耕还林还草等节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控制人口增长19、河流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影响因素: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数量;蒸发量、下渗;城市工农业用水)(2)水位:高低、季节变化、有无汛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雨水补给—看降水季节变化)(3)含沙量:大小(影响因素:流域面积、降水强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地势状况、土质状况)(4)结冰期:有无(看最冷月气温)、长短,特殊考虑有无凌汛现象(河流由低纬向高纬,且有冰期)(5)流速(或水能:落差+流量)20.河流航运价值(1)自然条件地形:地势平坦,流速平缓水文: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含沙量小(少淤),汛期长(水深)水系:河道宽深、通航里程长、联运方式(与海港、铁路枢纽等形成联运)(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程度;经济发达水平;运输需求量21.河流水的补给类型及特点(4种)(1)雨水补给:补给季节与补给量看降水特征(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如我国东北地区,中温带、寒温带及高山地区(海拔<3000米)(3)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特点:有夏汛。
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冬季断流(高纬,高海拔,海拔至少在3000米以上)(4)湖泊、地下水补给径流稳定,季节变化小,无汛期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①意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输送热量和水汽,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不计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引起大气环流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受热③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之间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带和风带受到破坏,形成冬夏海陆气压活动中心,进而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
气压活动中心季风环流世界气候类型一、日本工业分布特点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其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第一,日本国内发展工业所需的重要的原料、燃料严重缺乏,如煤、石油等都需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的销售又主要依赖国际市场,需大量出口。
第二,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的港湾,建港条件优越,海上交通便利,能充分满足进出口的需要。
二、"十字路口"的东南亚东南亚位于澳大利亚和亚洲大陆、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从古到今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尤其是马六甲海峡,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的"咽喉"。
三、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该区地理位置重要性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即红海和地中海);第二,土耳其海峡(由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组成)是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第三,处在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地带,连接了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黑海。
四、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非洲大陆北宽南狭,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特别广阔,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干热的热带大陆气团影响;东北部紧邻西亚,来自亚洲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又加剧了非洲北部气候的干热程度。
南非高原的广大地区被回归高气压所控制,虽然在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的影响,在高原的东南边缘降水较多,但在高原内部的雨阴处降水却较少,形成了卡拉哈里沙漠。
在同纬度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又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而多雾。
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海湾,受海洋的影响较少,这也是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
五、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河水给两岸和三角洲淤积了肥沃的土壤。
尼罗河上源有两条;一是青尼罗河,一是白尼罗河,它们流经了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造成在,丰沛的降水,给尼罗河带来充足的水源,水量丰富。
定期泛滥主要是由于天文造成的,两次泛滥大约间隔365天,因此古埃及把一年定为365天,每次潮头到来之日就是一年的开始。
自从阿期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定期泛滥现象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尼罗河携带下游和入海的泥沙也大大减少。
六、单一商品经济长期以来,非洲作为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许多国家和地区只开采一种或几种矿产,种植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形成了畸形发展的单一性商品经济。
七、刚果河的水力资源刚果河也叫扎伊尔河,是非洲第二长河。
它的长度虽不及尼罗河,但流量却比尼罗河大16倍,水量极其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范围内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刚果河上游流经高原区,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多急流瀑布;下游段河道切入结晶岩高地,多峡谷、瀑布。
丰富的水量,湍急的水流。
众多的峡谷瀑布,使得刚果河成为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一、西欧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大部分位于北纬35度至60度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风带内,西南濒临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海洋深入大陆,沿岸又有北大西暖流经过,且山脉和平原多呈东西方向延伸,西风易把暖湿空气送进大陆内部。
二、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尖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