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班级:________ 组名:组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复习目标】1.能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特点及成就;垄断组织的含义。
2.能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过程的关系。
3.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垄断的影响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学习方法】运用比较法探讨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知识链接】美国人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
他一生中有近2000项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有留声机、电灯、电影摄像机、碱性蓄电池等。
1879年10月21日,他在新泽西州门罗公园实验室用碳化的卷绕棉线作为灯丝,成功的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
他发明的蓄电池,在成功之前也经历了不下5万次的失败。
有一次他的朋友当面称赞他是天才,他笑了笑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知识导学】知识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1.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范围内的确立。
2.经济条件:经济的发展。
3.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种新、新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基本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很多成果应用于生产(科学和技术结合)。
2. 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3.它在国家和几乎所有的领域同时展开。
4.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进行的。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年,德国人研制发电机成功。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出现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趋完善。
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燃料:煤气、汽油和柴油。
②作用: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和。
3.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和等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作为工业原料,制成燃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4.传统钢铁工业的进步: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知识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新兴工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和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2.工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二、垄断组织的产生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趋势日趋加强。
2.目的:为了适应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3.产生: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4.特征: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一、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促进了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交通、通讯条件的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二、时间:。
三、表现:1.世界贸易额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则销往全世界。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范围内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为主导的最终建立起来。
【轻巧识记】“一、二、三”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知识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二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名师点拨】从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1)从纵向发展来看,两次工业革命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都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具备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思考探究】材料1: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1)材料1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垄断组织.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材料2: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 (2)依据材料2,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材料3: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3)材料3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4:材料5:图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6: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跨时空的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历史》必修第二册(4)结合材料4,5,6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6)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
”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拓展提升】◆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进步性影响:①对欧美: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引起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第一次);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调整,垄断组织出现(第二次)。
②对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两次)③对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
2.负面性影响:①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②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③塑料、电池、机器的噪音、工厂的粉尘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对中国的不同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阶段特征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资本输出进一步发展以后)(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2)消极影响: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当堂检测】1.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