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ppt

骨质疏松ppt


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骨折风险评估
.
7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 人种 ➢ 老龄 ➢ 绝经后 ➢ 母系家族史
➢ 低体重 ➢ 影响骨代谢药物 ➢ 低雌激素状态 ➢ 吸烟, 过量饮酒等 ➢ 缺乏锻炼 ➢ 钙摄入不足 ➢ Vitamin D 摄入不足 ➢ 高钠饮食 ➢ 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
年龄、性别
体重、身高
以往骨折史
父母髋部骨折
吸烟
应用糖皮质激素
风湿性关节炎
继发性骨质疏松
过量饮酒≥3单位/天
低骨密度(BMD)
.
14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依据WHO标准,以脆性骨折史或DXA检测T值判断
诊断
依据
正常
T≥-1
骨量低下
-2.5<T<-1
骨质疏松
T≤-2.5,或者有脆性骨折史
重度骨质疏松
T≤-2.5合并一处或多处骨折
.
15
骨质疏松的诊断流程图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血、尿常规、钙、磷、碱性磷酸酶、胸腰椎侧位
化验指标异常
化验指标正常
排除其他内 分泌代谢病 (专科检查)
有骨折 骨密度测定
治疗
T<-2.5 治疗
无骨折 骨密度测定 -2.5<T≤-1
FRAX
R>-1 基础措施
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治疗
酌情治疗
基础措施
.
16
鉴别诊断
作用机制
SFDA批准适应症
服用方法
不良反应及注意
与骨表面羟基磷 灰石结合,释放 后被破骨细胞摄 取,抑制细胞骨 架形成、减少吸 收面皱褶、诱导 破骨细胞凋亡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男性骨质疏 松症、GIOP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药物引起的骨质疏 松症
口服片剂,70mg /w, 10mg/d,空腹,200~300 mL白开水送服,服药后 30min保持直立,期间避免 进食和服用其他药物
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 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和调节的消化道和肾脏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 各种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等
.
17
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
基础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营养、运动、阳光等)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
.
10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OSTA指数=(体重kg-年龄)×0.2
王女士:体重58kg,年龄65岁 OSTA指数=(58 - 65) ×0.2=-1.4
.
11
OSTA指数判断骨质疏松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
OSTA指数

>-1

-4~-1

<-4
.
12
年龄、体重与风险级别
.
13
WHO因素
❖ 年龄(老龄) ❖ 性别(女性) ❖ 体重(低体重) ❖ 身高(降低) ❖ 骨折史 ❖ 家族髋部骨折史
❖ 吸烟 ❖ 使用糖皮质激素 ❖ 类风湿关节炎 ❖ 继发性骨质疏松 ❖ 饮酒(≥3单位/天) ❖ 低BMD
.
9
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
•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测工具(OSTA)
预防跌倒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
18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中国SFDA批准药物
双膦酸盐
锶盐
降钙素
活性维生素D
雌激素
维生素K2
PTH
植物雌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片段)
SERMs(选择性雌激
中药
素受体调节剂)
.
19
新指南推荐 的双膦酸盐
阿仑膦酸钠
依替膦酸钠
伊班膦酸钠 利塞膦酸钠 唑来膦酸注 射液
2011新指南推荐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双膦酸盐
口服片剂,0.2g一日两次, 两餐间服用,服药两周停药 十一周,服药两小时内避免 高钙食物、矿物补剂、抗酸 药
注意轻度胃肠道反应, 包括轻度上腹疼痛、反 酸等食管炎和胃溃疡症 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返流性食管炎慎用
轻度胃肠道反应,包括轻度 上腹疼痛、反酸等食管炎和 胃溃疡症状;肾功能损害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骨质疏松
曲光瑾
.
1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预防及治疗
.
2
正常骨组织
定义
骨质疏松骨组织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 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
3
流行病学
➢ 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 率女性为20. 7%,男性为14. 4%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2mg/三个月,静脉滴注≥2小 同唑来膦酸注射液
松症
时,生理盐水250mL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同阿仑膦酸钠 松症、GIOP
同阿仑膦酸钠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
5mg/每年,静脉滴 注至少15分钟,液 体. 不少于250mL
一过性发热、骨痛、肌痛等 类流感样症状;每次给药前 检测肾功能,肌酐清除2率0 < 35mL /min者不适用
激因子反应性、诱导破骨细胞 凋亡,下调刺激骨吸收的细胞 因子如IL-1、IL-6,或者经雌 激素受体阻止cAMP调节的PTH 刺激的破骨细胞形成2
60岁前的围绝经 和绝经妇女,特 别是有绝经期症 状(潮热、出汗) 及有泌尿生殖道 萎缩症状的妇女
口服、经皮、阴道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绝经早期开始使用 药多种制剂,根据患 (60岁前),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每年进行安 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 全性检测,重点是乳腺和子宫。 疗方案、剂量、制剂、 治疗期限
治疗绝经后骨质 疏松症
服用方法
不良反应及注意
鼻喷剂200IU/日;注 射剂50IU/日,皮下或 肌肉注射,2~7次/周
肌肉注射,20U/周
少数患者有面部潮红、恶心,偶有过敏现象, 过敏体质慎用,按药品说明书要求确定是否做 过敏试验。应用疗程要视病情及患者其他条件 而定。
可能机制:雌激素受体调节降 低破骨细胞对巨噬细胞集落刺
➢ 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 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在 低骨量
➢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
4
.
5
• 疼痛 • 脊柱变形 • 骨折
临床表现
.
6
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骨折危险因素
鲑鱼降钙素 鳗鱼降钙素 雌激素
PTH SERMS
2011新指南推荐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其他药物
作用机制
SFDA批准的 适应症
与破骨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结 合,激活蛋白激酶,短期内抑 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吸收边 缘形成),长期作用可以抑制 破骨细胞增殖,同时促进血Ca 进入骨骼或者通过肾脏排泄 (抑制肾小管Ca/P重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