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与反思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与反思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来,“泡网吧”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常常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携伴走入校园周边的网吧和网苑。

有些同学是利用课余时间上网,也有些同学是逃课“泡网吧”,还有些同学在网吧“包宿”,彻夜沉浸于网络。

为了增进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使其能够在了解网络的利弊的基础上,改善使用网络的方式,使网络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趋于完善,使得网络在我们大学生的生活中更多地是发挥有利的功效,同时也为了深入探讨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作用,我系设计了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和对象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为97%。

本次调查在英语课上调查了本系和能源与环境系的同学,。

调查的基本情况是男生63人,占调查人数的64.9%;女生34人,占全35.1%。

其中参加问卷调查的为大一年级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15项,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上网的目的、上网的花费、上网的时间、上网内容等情况。

三.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上网原因: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而且还有许多其他途径,其中上网学习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在调查中,仅有21.82%的学生是因为学习的需要,竟然有71.18%的学生上网是因为无聊
打发时间。

2. 大学生的网龄:网龄分为一年、三年、三到五年、五年以上不等。

同学们网龄差异较大,比例分别为3
3.05%、30.85%、29.15%、6.95%,。

由此可见,新的大学生活便使大学生与网络结下不解之缘的开端。

3. 大学生上网地点: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目前学生上网地点主要集中在网吧,比例高达8
4.37%,而在宿舍或校内机房利用校园网资源的学生仅为1
5.61%。

在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时,学生普遍反映网吧的网速快,服务周到,座椅舒适。

4 大学生对上网时间的控制:51.12%的人能自己控制上网时间,23.58%有时会上瘾,但多数情况能适可而止,25.30%的同学没有时间观念,一上网就忘了时间。

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安排合理上网的时间,但也有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安排不得当。

5大学生上网内容:在上网进行的活动中,21.5 %的同学浏览新闻与查找资料,58.65 %的玩游戏与聊天,仅4.78%的同学收发电子邮件,15.07%的同学更新博客或个人主页,说明大部分学生上网只是为了打发闲暇时间,用于学习的很少,网络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有利作用很小。

6大学生上网的文明情况:上网文明体现着大学生的素质,在别调查的同学中60.91%非常注意上网文明,29.06%不太注意上网文明,认为别人都不文明,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有较高的上网素质。

在调查中还发现,女生的上网素质普遍要比男生的高,86.56%的女生十分注意上网文明,比男生高出23.45个百分点,
7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53.05%的同学中认为网络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11.17%的同学认为上网很无聊、浪费时间,24.51%的同学认为网络是可有可无的工具,另外有7.65%的同学把上网当作填补空虚的一种方式,3.62%的同学把上网当作寻找刺激、逃避现实的乐园。

说明有一半的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调查中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只把网络看成了打发时间,逃避现实,填补大学空余时间的工具。

9.大学生对上网利弊的权衡:37.95%的同学认为上网利大于弊,10.75%的同学认为上网弊大于利,竟有51.30%的同学认为上网利弊相当。

大部分同学认为网络带来了消极影响,这更说明了,多数同学不能正确使用网络,不能使网络真正的有利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10.大学生对自己上网的认识:48.61%的同学感觉自己上网与周围人相比还算正常,26.37%的同学偶尔会后悔,6.20%后悔耽误了太多的精力,仅有18.82%的同学认为上网很有效率、对自己有帮助。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合理利用网络,网络在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内只供同学娱乐和消遣。

四. 对调查结果的一些启示及倡议
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使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些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

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在此,就大学生上网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倡议:
1.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
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帮助。

从调查结果来看,53.05%的同学中认为网络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充分认可网络具有了解信息、帮助学习的作用,并且有74.3%的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影响学习或对学习的影响很小,更多的学生会妥善安排自己的上网时间。

由此可见,一味地限制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不恰当的,充其量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下下策。

目前,基本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网络主页,也有比较充足的校内网络资源,可惜的是学生登陆学校网站的几率很低,他们利用校园网的目的也很单一,多是查询考试成绩,少数学生会通过校园网查找学习资料。

校园网络的传输速度就更加不敢恭维,有时候打开一个网页也需要几分钟。

网页内容的有限性、网络速度过低,使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在网吧上网,只有极少学生选择在学校机房。

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上网的机会提供的改进依据。

学校应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页内容,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为学生建立绿色网络通道。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从心理角度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从众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导致的,因此要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生活。

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特点的认识,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制力。

通过团队训练的方式引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培养自信心和包容力;也可以让网络成瘾的学生组成心理训练团队,就其沉迷的原因进行交流,寻找个体沉迷网络的症结,在相互鼓励中摆脱网瘾。

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

就在大学生为传统教育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

互联网向大学生展示各类知识结构,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并不否认网络同时也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强,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网络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空间可以让大学生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

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猎奇的心态和过分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也许会把大学生引入歧途。

“E时代”也是迅速创造距离的时代,在纷繁的现象背后,仍是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清静的大学校园也是如此。

大学生应从各种利弊来考虑,适时但不沉溺于网络,处理好自身的任务——学习与上网的关系,使网络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绚烂的一笔!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