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1节__分子热运动____[学生用书P2]类型之一扩散现象[2018·桂林]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解析】冬天大雪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桂花香飘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B正确;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方法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
要把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微观分子的运动区别开来,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这个基本条件。
一般来说,闻到气味或者扩散现象都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类型之二分子动理论[2018·随州]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C)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解析】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故A正确;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了,“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的缘故,故D正确。
[学生用书P2]1.如图所示,在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该现象主要能够说明(A)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2.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
3.清晨,草叶上的很多小水珠汇聚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水珠,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水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一定体积的水却不易被压缩,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学生用书P2]知识点1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可以说明(C)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定向运动2.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C)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B.空气流动形成风C.盐放入水中水变咸D.树叶落下3.[2019·黄山县期末]徽州的“臭豆腐”远近闻名。
“臭豆腐”经烧烤后这种独特的味道越来越浓郁,这是因为加快了__分子__的无规则运动,这属于__扩散__现象。
4.[2019·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空气,己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瓶子里应装入__二氧化氮__气体。
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都变红了,这是__扩散__现象,它说明了__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5.将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用相同的滴管距水面等距处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
该实验说明影响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是(B)A.水的质量B.水的温度C.水的密度D.水的体积6.如图所示,向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看到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快__,用扩散现象说明看不见的分子在运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转换法__。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7.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C)A.没有引力B.没有斥力C.存在引力D.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选填“引力”或“斥力”)。
知识点4分子动理论9.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D)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间隙10.“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做无规则运动__;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__0.1__nm。
知识点5固体、气体、液体的特性11.[2018·招远期中]图中三幅图形象地描述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排列情况,甲、乙、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是(B)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液态、固态、气态D.固态、气态、液态1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的排列紧密,分子间的距离__小__,作用力__很大__;在固体内部的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附近做运动。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__大__,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__较小__。
1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A)现象或事实解释A雾霾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蔗糖投进水里,不一会消失了分子的体积很小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分子之间有间隙DmL14.关于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C)A.固态或液态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液态乳胶变干后才能将木质家具粘牢,说明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强D.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5.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两个实验,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直观地说明了__分子间存在间隙__;图2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b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_分子间存在引力__。
图1图216.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这是__扩散__现象。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__乙__图放置最不合理。
17.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时,应先在玻璃管中倒入__水__(选填“水”或“酒精”),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细__的玻璃管。
实验时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__<__(选填“>”“<”或“=”)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空隙__。
18.[2019·绵阳]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D)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19.[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20.[2019·盐城]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C)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 .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21.[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
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
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的结果。
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__。
22.[2019·天水]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扩散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引__力。
23.[2019·镇江]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引力__。
如图所示,排尽轻质吸盘内空气使之与水平固定的玻璃板完全贴合,贴合面积为0.9 cm 2,将质量均为423 g 的两铅块压紧后用细线悬挂在吸盘下方,此时吸盘恰好不脱落且两铅块也未分离,则细线中的拉力为__8.46__N ,此时大气压强为__9.4×104__Pa 。
(g 取10 N/kg ,不考虑吸盘与玻璃板间的分子相互作用)【解析】 (1)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块就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细线受到的拉力为F =G =mg =2×0.423 kg ×10 N/kg =8.46 N 。
(3)铅块对吸盘的拉力和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由此得出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为8.46 N ;大气压为p =F S =8.46 N 0.9×10-4 m2=9.4×104 Pa 。
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