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之遥导学案第九课一步之遥(导学案)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2、知道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概念;3、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4、知道我国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形式以及法律惩处犯罪的意义。
【使用说明】1、结合学习目标,认真研读教材85-96 页,独立勾画课本基础知识,并做好问题标注。
2、认真完成学案,并记录个人疑难,以备课上讨论。
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4、学案中的问题要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你问我答:、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受不良诱惑?2、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诱惑有哪些?3、如何拒绝“黄毒”的诱惑?4、如何拒绝不良诱惑?预习案1、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根据违犯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和。
2、犯罪是指具有严重、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的行为。
3、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性质,我国制定了四种法律制裁,即违宪制裁、、民事制裁、和。
4、完成表格一般违法犯罪区别社会危害性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违法性触犯刑法应受处罚性承担刑罚以外的法律责任联系二者联系密切,一般违法行为极有可能发展为犯罪行为5、防微杜渐,无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
6、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误,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的深渊。
7、惩治犯罪分子有何重大意义?8、请你谈谈你对“过则勿椫改”的理解。
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写下来:探究案一、辨析:1、“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气死公安,难倒法院。
” 2、有人认为:拾到遗失物品不还是理所当然的,大不了是个道德问题,用不着法院判决。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二、分析说明:XX年,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一:从现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 .96%。
材料二:从犯罪类型看,抢劫罪居于首位,占51.79%;其次是q####j 罪,占19.01%;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罪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这两种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到哪些启示?蓝海拾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第九课训练案一、单项选择1.在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A.某学生违反中学生守则B.某学生损害他人名誉 c.某人损坏他人财物D.某人打伤他人身体2. 18岁的刘某,在一次乘坐出租车时,对司机实施抢劫,并打伤了司机,刘某的行为是: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 .犯罪行为D. —般违法行为3.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这个俗语是说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往往源自日常生活的:A.不良习惯B.—件小事c .偶尔看了一本“黄色”书籍D.偶尔犯了一次错误4 .欠债不还,拾到遗物归自己,这种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 .民事违法行为D.犯罪5.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c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犯罪6.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A.欠债不还B.违反交通法规c .抢劫D.贩卖毒品7.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商店被盗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该店将县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县公安局赔偿该店经济损失万多元。
该县公安局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工作失误&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材料说明:A.—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罚9 .青年罗某在公交车上谎称自己得了“非典” ,造成满车乘客的恐慌,个个争先恐后挤下车,结果罗某被公安机关拘留。
罗某的行为是A.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B.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c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D.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为0.中学生小徐在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后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得。
小徐得知后去找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理由拒绝返还。
小罗的行为:A.触犯了我国刑法规定,是犯罪行为B.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c .是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D.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1.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因而称为:A.刑事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c .一般违法行为D.民事行政违法行为2.王家父子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执,父亲一怒之下,用砖块砸向儿子腿部,将儿子打成重伤。
父亲的这种行为是A.父教子的行为B.教育方法不当c .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3.公民陈某一天夜晚对一名妇女实施抢劫,被路人抓获,并扭送至派出所,在法院审理时,陈某辩说:“我什么也没抢到。
”但仍被判刑。
此案说明A.法院错了,陈某没抢钱不是违法行为B.法律具有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c .公民应提高自我保护能力D.陈某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行为4.张某购买陶瓷时打破了该店的一个清代花瓶。
张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确认花瓶的所有权B.恢复花瓶原状c .赔偿陶瓷店的损失D.向陶瓷店老板道歉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属于A.—般违法行为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c .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D.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16.从法律的角度看。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提示的道理是:A.必须依法制裁违法犯罪B.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我们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c .违法必然走向犯罪D. —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联系二、多项选择题.目前,各种网站良莠不齐,有的充斥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容易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
学生张某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荒废了学业。
家长和老师怎么劝也不听,最后发展到离家出走。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A.生活中处处有诱惑,未成年人无法摆脱B.不良诱惑影响学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c .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拒绝不良诱惑D.要学会拒绝,坚决不上网2.有多少青少年因吸毒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悔之晚矣。
“千万不要尝试毒品,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恶魔缠身,难以摆脱! ”这是吸毒青少年的忠告。
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避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控能力B.吸毒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c.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韵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D.能够明辨是非,懂得毒品危害的人就一定能够拒绝毒品3.王传根是独生子,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双亲的疼爱。
上初中后,经不住诱惑,沉迷于黄色网站和光盘。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竟发展到同他人拦路抢劫、q####j ,不到16 岁就被判刑。
这一典型事例告诫我们:A.人如果一味追求低级趣味,发展下去极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B.要远离电脑和网络c .应该遵纪守法,防微杜渐D.要学会善于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4.犯罪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却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要看他的行为是否: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违反刑事诉讼法c .触犯刑法D.应受刑罚处罚5.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拒绝交还失主的行为:A.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B.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c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D.别人无权干涉6.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 ,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
这说明:A.青少年要依法律己B. —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c .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D. —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多项选择.王传根是独生子,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双亲的疼爱。
上初中后,经不住诱惑,沉迷于黄色网站和光盘。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竟发展到同他人拦路抢劫、q####j ,不到16 岁就被判刑。
这一典型事例告诫我们:A.人如果一味追求低级趣味,发展下去极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B.要远离电脑和网络c .应该遵纪守法,防微杜渐D.要学会善于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2.犯罪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却不一定是犯罪行为。
‘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要看他的行为是否: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违反刑事诉讼法c .触犯刑法D.应受刑罚处罚3.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拒绝交还失主的行为:A.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B.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c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D.别人无权干涉4.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 ,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
这说明A.青少年要依法律己B. —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c .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D. —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三、判断分析题有人说: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严重,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不应负法律责任。
错题改正区我的错题题号:我的错题分析及正确解法:我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