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奥数讲义-奥数方法:交集法(练习无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奥数讲义-奥数方法:交集法(练习无答案)全国通用

有些数学题目的问题所求,是由几个条件共同决定的,这时我们可以对每一条进行分别考虑,然后再求满足所有条件的情况。

在考虑问题时,我们把满足每一个条件的情况称为一个集合,用一个圈表示。

那么这些圈的交叉重叠部分就是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公共部分,称为交集。

用这种思考方法解题叫做交集法。

另一方面,在运用交集法解题的过程中,常要考虑由于重复、相互包含而引起的多加的数学问题,即包含与排除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容反”原理。

同时,用交集法解题,要善于使用形象的图示帮助理解题意,搞清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

[例1】有50个学生,他们穿的裤子是白色的或黑色的,上衣是蓝色或红色的。

若有14人穿的是蓝色上衣白裤子,31人穿黑裤子,18人穿红上衣,那么穿红上衣黑裤子的学生有
分析与解答
50个学生中,有14人穿的是蓝色上衣白裤子,则剩下的50-14=36 (人)穿的是红上衣白裤和蓝上衣黑裤子,红上衣黑裤子,又知31人穿黑裤子,则剩下36-31=5(人)穿红上衣白裤子,又知穿红上衣有18人,故18-5=13(人)穿红上衣黑裤子。

[例2】 100名学生,有音乐爱好者53人,体育爱好者72人,那么音乐、体育都爱好的学生至少有几人?至多有几人?
思路剖析
这100名学生可以分成4部分:①爱好音乐而不爱好体育的同学;②爱好体育而不爱好音乐的同学;③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同学;④既不
爱好音乐又不爱好体育的同学。

如图l所示。

①+③表示爱好音乐的同学53人,②+③表示
爱好体育的同学72人。

由于①+②+③+④=
100,即有(①+③)+(②+③)-③+④=100,53+
72-③+④=100,故有③=25+④。

由③=25+④
知,当既不爱好音乐又不爱好体育的人数为0时,既
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人数最少为25人。

因为音乐爱好者53人,体育爱好者72人,53<72,所以音乐、体育都爱好的学生至多有53人。

解答
53+72-100
=25(人)……音乐、体育都爱好的学生最少人数
因53<72,所以音乐、体育都爱好的学生至多有53人。

答:音乐、体育都爱好的学生至少有25人,至多有53人。

[例3] 在某班48个学生中,每个学生至少会打乒乓球或羽毛球中的一种。

其中有的学生会打乒乓球,有的学生两种都会。

求会打羽毛球的学生有多少人?
思路剖析
依题意,48个学生中,包括三种人:只会打乒乓球的人;只会打羽毛球的人;两种全会的人。

所以我们只要求出会打乒乓球的人,就知道了会打羽毛球的人了。

解答
会打乒乓球的人数:
两样都会的人数:
所以会打羽毛球的人数:
48-28+12=32(人)
[例4] 如图2所示。

A、B、c分别代表面积为8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11平方厘米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

它们重叠放在一起没盖住的面
积是18平方厘米。

并且A与B、B与C、C与A公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4 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

求:A、B、C三个图形公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路剖析
为了说明方便,在图中加上①、②、③、④。

①、②、③是两层重叠;④是三层重叠。

弄清楚A与B相交部分是由②+④组成,B与C相交部分是③+④的和,A与C的公共部分是①+④的和。

解答
A+B+C=8+9+1l=28(平方厘米)
28-没盖住面积=①+②+③+④×2
28-18=10(平方厘米)
(①+④)+(②+④)+(③+④)=①+②+③+④×3
4+5+3=12(平方厘米)
①+②+③+④×3-(①+②+③+④×2)=④
12-10=2(平方厘米)
答:A、B、C三个图形公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

[例5] 一个班有42名同学,其中有32人参加了文科知识竞赛,27 人参加了理科知识竞赛,文理科知识竞赛都没有参加的一个也没有,问:同时参加文理科知识竞赛的有多少人?
思路剖析
如图3所示,长方形的平面部分表示这个
班的全体同学,左边的圆面表示参加文科知识
竞赛的同学,右边的圆面表示参加理科知识竞
赛的同学,两个圆面的重叠部分表示同时参加
文、理科知识竞赛的同学。

由图3可知:
全班人数一文理科知识竞赛都未参加的人

:参加文科知识竞赛的同学人数+参加理科知识竞赛的同学人数一同时参加文、理科知识竞赛的同学人数
解答
设同时参加了文、理科知识竞赛的同学人数为x,
则: 32+27-x=42-0
所以 x=32+27-42
x=17(人)
答:同时参加文理科知识竞赛的同学有17人。

【例6】某班有学生45人,参加天文爱好小组、文学爱好小组和物理爱好小组的各20人、20人、15人。

其中同时参加天文爱好小组和文学爱好小组的有5人,同时参加文学爱好小组和物理爱好小组的有5人,同时参加物理爱好小组和天文爱好小组的有3人,并且全班每人都至少参加了以上三个小组中的某一个。

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思路剖析
我们用图4帮助思考,用长方形的平面表示全体同学,用3个圆面分别表示参加天文爱好小组、文学小组和物理小组的学生,从中可以看出:全班人数=3个小组都未参加的人数+天文爱好小组人数+文学爱好小组人数+物理爱好小组人数一同时参加天文爱好小
组和文学爱好小组人数一同时参加天文爱好小组和物理
爱好小组的人数一同时参加文学爱好小组和物理爱好小组的人数+同时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

解答
设同时参加3小组的人数为x.则
45=0+20+20+15-5-5-3+x
45=55-13+x
故x=45+13-55=3
答: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

[例7】向阳区100个外语教师懂法语或德语,其中懂法语的75人。

既懂法语又懂德语的20人,问懂德语的有
多少?
思路舌_析
我们用交集法来求解,在图5中,左边
的圆圈表示懂法语的人,右边的圆圈表示
懂德语的人,中间相交部分表示既懂法语
又懂德语的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只懂法
语的人,由图5可知:
懂德语的人=只懂德语的人数+既懂法语又懂德语的人。

解答
依题意
只懂德语的人数:
100-75=25(人)
懂德语的人数:
25+20=45(人)
答:懂德语的有45人。

点津
用交集法解题的实质是用集合的思想来考虑数学问题,因此,正确理解集合的含义及集合之间的运算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利用正确的图形直观表示题中条件,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综合思考。

1.某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有400名学生踊跃报名。

其中有200名学生报名参加舞蹈班,有312名学生报名参加武术班,问两个班都报名参加的学生有多少人?
2.在1至100的整数中,能被2整除或能被3整除的整数共有多少个?
3.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是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

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

那么甲、乙、丙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多少个?
4.设A={1、2、3、4、5、6、7、8、9},B={1、2、3、5、6},C={1、5},指出集合A、B、C之间的关系。

5.朝阳小学画展上展出了许多幅画,其中有16幅画不是六年级的,有15幅画不是五年级的。

现知道,五、六年级有25幅画。

问其他年级共有多少幅画?
6.甲、乙两班共有83人,乙班和丙班共86人,丙班和丁班共88人。

问甲班和丁班共多少人?
7.某班学生中骑车、游泳、打球每人至少会一项,其中会骑车的有29 人,会游泳的有25人,会打球的有37人;同时会骑车和游泳的有15人,同时会游泳和打球的有13人,同时会骑车和打球的有16人,同时会这三项
的有7人,问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8.从1到500的整数中,不能被3整除,也不能被5整除的数有多少? 9.某班参加田径运动会各类项目的人数统计如下:,参加田径赛项目的有15人;(A)
参加跳类项目的有13人;(B)
参加投掷项目的有14人;(C)
既参加径赛、又参加跳类项目的有4人:
既参加跳类、又参加投掷类项目的有5人;
既参加投掷、又参加径赛项目的有6人;
三类项目都参加的有2人。

求这个班参加运动会比赛的总人数。

10.在50名女学生中,穿的都是红裙子或黄裙子,白上衣或花上衣。

穿黄裙子的有31人,穿白上衣的有18人,穿红裙子和花上衣的有14人,问穿黄裙子和白上衣的有多少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