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07年有机化学考研试题一、完成下列反应,若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若不反应,用NR 表示(共20分,除第3小题4分外,其余各题每小题2分)注:每题后括号内为答案1.丙酮I2.甲醇3CH 3I* 叔卤代烃发生的是S N 1过程,因此I 的构型不能确定,尽管这里不存在手性的问题。
3.()3CH3CH 3OO O334.()()H +EtOHBF PhMgBr3335.(()i.NaOHOHi.NaOHONR* 简单的芳香卤代烃不发生S N 反应。
6.+ClAlCl 37.OH OH CH 3CH 324O8.EtOHO OOEtOO* 逆Dieckmann 缩合。
9.Br 2H 2O二、为下列转变提供所需的试剂,必要时注明用量。
有的转变可能需要不止一步反应,请分别写出每步反应所需的试剂(20分,每小题2分)1.Br解:1 NaCN ; 2 H 3O +或 1 Mg/乙醚;2 CO 2;3 H 3O +2.()OHOH O解:1 SOCl 2; 2 LiAlH(t-BuO)3; 3 H 3O + 或1 LiAlH 4;2 H 3O +; 3 CrO 3/Py3.n -BuOHO-Bu3O解:1 SOCl 2;2 Me 2Cd 或 与过量的MeLi 反应后水解4.()NHOO解:1 NH 2OH/H +;2 H 2SO 4或PCl 5,Beckmann 重排。
5.()HONH 2O解:NaNO 2/HCl6.PhOPhO解:1 LDA (1mol );2 MeI ;必须用强碱,否则易导致自身缩合。
7.O OBr解:Br 2(1mol)/HAc8.()解:1 B 2H 6;2 H 2O 2/OH -9.()n -Bu2On -Bu CN解:P 2O 5或POCl 310.EtBrEt-NH 2解:1 NaN 3;2 LiAlH 4; 3 H 3O +三、判断题(共28分。
1、2两个小题各5分;3、4两个小题各9分) 1.指定下列各化合物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R/S )。
ABC3OH*3解:A (1R ,3R );B (R );C (3S ,4S )2.下列化合物和苯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芳环上的溴代反应,分别比较各化合物的反应速度是比苯快还是慢?ABCDESNNNHH NCH 3O解:除了B 比苯慢以外,其它都比苯快:A 、C 的五元杂环为富电子芳环;E 的乙酰氨基是供电子基;D 中间的环具有很强的双键性。
B 中的吡啶环为缺电子的芳环。
3.试比较下列三组反应,每一组反应中哪个反应(A 或B )速度更快?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的理由。
CH 3CH 2Br +CN -CH 3CH 2CN A CH 3CH 2Br +CN -CH 3CH 2CNBCH 3OHa.DMFDMFCH 3CH 3DMFCH3CH 3ABb.H 2O S N1AH O S N 1Bc.解:a 中比较的是溶剂的影响:甲醇为极性溶剂,它会使亲核试剂溶剂化,从而减慢反应速度;而DMF (二甲基甲酰胺)为极性非质子溶剂,它的氧是带负电的,可以使带正电荷的部分溶剂化而不使负的亲核试剂溶剂化,这时的CN 相当于“裸露的”,具有极强的亲核性。
所以B 比A 快。
b 和c 比较的是反应物的立体化学的影响。
在b 中,B 的反应物必定要有一个甲基处在a-键上,它会妨碍试剂的背面进攻,而在A 中,三个取代基都在e-键,没有这种位阻:ABCH 3CH 3CH 3CH 3Br所以A 比B 要快。
在c 中,二者生成的中间体是一样的:ABBr但A 中的Br 处在a-键上,与4-位的叔丁基有一定的空间排斥,转变为碳正离子将解除这种排斥;而在B 中就没有这种空间缓解的效应,因此,A 比B 要快。
4.a. 下面三个反应都生成环状和链状两种产物。
环状产物是分子内反应生成的,而链状产物是分子间反应生成的。
试写出每个反应的两种产物。
HOBrHOBrHOBrEtOHEtOH EtOHi)ii)iii)b. 哪个反应生成的环状产物比例最高?c. 哪个反应生成的链状产物比例最高?d. 简要解释b 和c 答案选择的理由。
解:a 各反应的产物为:O OOHOOEtHOOEtHOOEti)ii)iii)b 六元环最易生成,所以i 中环状产物的比例最高;c 四元环的分子内张力最大,因此最不易生成,产物主要是链状的。
四、合成(共30分,每小题5分):由指定原料合成:ABC HO CH 3OOMeOOOODF OOOOCH 3O3O CH 31.以苯为原料及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化合物A 。
2.用环己酮为原料及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化合物B。
3.用丙二酸酯和不大于三个碳的醇为原料和其它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化合物C 。
4.化合物D 是一种普通的灭鼠药,请用不大于7个碳的有机原料及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它。
5.用不大于4个碳原子的有机原料及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化合物E (只要求相对立体化学,即右边两个取代基为顺式)。
6.用乙酸甲酯为原料和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化合物F 。
产物中的所有碳原子都必须来自乙酸甲酯。
解A :两个取代基互处间位,因此OH 肯定是后引入的。
Fe/HCl3H 2SO 4CH 3COCl AlCl 3COCH 3COCH 3NO 2COCH 3NH 2H SO 22HClCOCH 3OH COCH 3N 2+解B :i.Br 2/HAc ii.EtONaOOO2622OHOEtONaO解C :甲基乙烯基酮必须由醇来制备,除以下过程外,还可采用Mannich 反应来制备甲基乙烯基酮。
CH 3OH HCHO Me 2CHOHMe 2C=OPCCPCCO目标产物是一个内酯,可利用NaBH 4的还原选择性将酮羰基还原而不影响酯的羰基;产生的醇与丙二酸酯的一个酯基发生酯交换得到产物。
Michael 加成i.MeONa MeOOMeO O MeOOMe OO OMeOOMe OOOHNaBH 4H MeOO O O解D :i.FeCl 3ii.OH -OHOOOClClOOPhCHO +i.LDA ii.H +OPhOOOOCH 3O Ph解F :顺式二醇应来自烯烃双键的顺式氧化,而这个六元环烯以及环上的吸电子基羰基提示我们它应来自Diels-Alder 双烯合成;至于亲双烯体,由于限定了用四个碳及以下的试剂,所以可采用丁酮与异丁醛发生指定的羟醛缩合:用一个位阻的碱即可在取代较少的甲基上而不是亚甲基上反应。
i.LDAOOO解E :以下的EtBr 可看成是乙酸酯用氢化铝锂还原得到的醇经溴代而得:Claisen 酯缩合2i.MeO -ii.EtBri.MeO -ii.H 3O CH 3OCH 3OCH 3OCH 3O O CH 3OCH 3O Oi.OH -/H 2O CH 3OCH 3O O CH 3O i.MeO -ii.EtBrBaeyer-Villiger 氧化MCPBACH 3OO五、机理题(共30分,每小题6分)为下列转变提供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用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
如涉及立体化学问题,你提出的机理要能解释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立体构型。
1.33HCl解:邻卤代醇(常见的为溴代醇)与卤化氢作用时,经历的中间体如同烯烃与卤素的加成一样,也是环鎓离子;卤负离子进攻时是进攻更电正性的碳:33H 3H2-H 2O2.H 3O +,∆H 2OOHHO解:环氧烷酸催化开环是碳正离子过程;开环后产生的碳正离子两次重排,导致了产物:OHHO +HHO-H3.i.MeONa/MeOHii.H 3O +OCH 3OOOCH 3解:逆Dieckmann 缩合反应。
相似的机理题已出现过,比较典型的是两个六元环的反应物。
O OCH 333MeO -4.H 2O ∆Me N OMeOMeN HO MeO O解:这是一个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导致的。
酰胺的氮原子与C=O 之间存在较强的p-π共轭,使得氧上具有负离子的特征,对Cl 取代后经过重排导致产物的生成:2~HMe NH O MeOO+HMe NHO Me OO5.OH-H2OO O解:逆羟醛缩合,与酯缩合机理一样,这里也是加成-消除机理。
本题很早以前就出现过。
核心是:反应物是一取代的烯键,而产物是一个二取代的双键,比较稳定,重排的动力就在这:OH-(-H2O/-OH-)H O-OH-OO-O六、推测结构(共22分。
1、2题各6分,3、4题各5分)1.(a)写出满足下列实验数据的所有结构(包括对映体、非对映体或几何异构体):元素分析:C:66.63;H:11.18MS:72(M+)IR(cm-1):3435(强宽峰);1645(弱)(b)当该化合物用吡啶-三氧化铬处理时,IR3435 cm-1的吸收消失,而在1685 cm-1处出现一个新的峰。
你在(a)中写出的那些结构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化合物符合这一条件?解:(a ) MS 给出的是分子量;IR 的3435 cm -1表明有一个OH (16);1645 cm -1表明有一个烯键(24或25);碳氢元素分析表明C :H=1:2,可推出分子式为C 4H 8O 。
各种可能的结构为:D EFABCOH OHOH(b )氧化后3435 cm -1消失,出现1685 cm -1,表明是醇氧化成了羰基。
从出现的羰基吸收位置应该是酮而不是醛,因为醛的吸收在1735 cm -1,共轭导致IR 吸收下降30个波数,不会这么低。
所以a 中的A 、B 均能满足所给的条件:ABOH O[O]2.在5-苯基-2-戊酮的质谱中,除了出现m/z=162(M +)外,还出现若干碎片峰M +f 。
现给出几个主要碎片峰的m/z 值,请在旁边的空格中填上相应的M +f 结构,在右边的空格中写上与这个M +f 同时生成的中性碎片M neu 的结构和质量数。
M +f 的结构 M neu 的结构 M neu 的质量数 (a ) M +f =147 ( )( )( ) (b ) M +f =91 ( )( )( ) (c ) M +f =58 ( )( )() 解:(a )碎片峰m/z=147来自甲基的α-裂解{162-147=15(Me )}15+•CH 3m/z=O +(b )碎片峰91是典型的苄基裂解,因为它可以重排变为稳定的环庚三烯正离子,后者是芳香性的:m/z=91m/z=712(c )碎片峰除了M +以外都应该为奇数(不含氮原子或含有偶数个氮原子,这叫做“氮规则”),如果出现偶数峰则表明发生了McLafferty 重排。
这个峰的出现可用来判断羰基上所连侧链的长短。
m/z=58m/z=104+H 3OHH 3CPh113.化合物A ,其波谱和分析数据如下:元素分析:C :93.06;H :6.94 MS :116(M +)、77;IR (cm -1):2075(弱) 13CNMR (ppm ):132.1、128.2、128.1、122.3、86.8、81.0、1.1 试根据以上信息推出化合物A 的结构,并简要说明你的推断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