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建筑钢材
l1l0100% l0
通常以δ5和δ10分另表示L0=5d0和L0=10 d0时的伸长 率。对于同一种钢材,其δ5 >δ10。
(2)断面收缩率(Ψ)
A0 A1 A0
A0——试件原始截面积; A1——试件拉断后颈缩处的截面积。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钢材断裂前经受塑 性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或断面收缩率越 高,说明钢材塑性越大。
7.4.2 热处理
按照一定的制度,将钢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再以一定的速度和方 式进行冷却,以使钢材内部晶体组织和显微结构按 要求进行改变,或者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从而获得 人们所需求的机械力学性能,这一过程就称为钢材 的热处理。
钢材的热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 淬火。将钢材加热至723℃(相变温度)以上 某一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迅速置于水中或机 油中冷却,这个过程称钢材的淬火处理。钢材经淬 火后,强度和硬度提高,脆性增大,塑性和韧性明 显降低。
屈服强度
中碳钢与高碳钢(硬钢)的拉伸曲线与低碳 钢不同,屈服现象不明显,难以测定屈服点, 则规定产生残余变形为原标距长度的0.2%时 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硬钢的屈服强度,也 称条件屈服点,用 表示。0 .2
屈强比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之比。
屈 强 比 =s/b
屈强比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可靠程度。
(2)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材重新加热到723℃以下某一 温度范围,保温一定时间后再缓慢地或较快地冷却至室 温,这一过程称为回火处理。回火可消除钢材淬火时产 生的内应力,使其硬度降低,恢复塑性和韧性。回火温 度愈高,钢材硬度下降愈多,塑性和韧性等性能均得以 改善。若钢材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则称调质 处理,其目的是使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均得 以改善。 (3)退火。退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723℃以上某一温度, 保持相当时间后,在退火炉中缓慢冷却。退火能消除钢 材中的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使钢材硬度降低, 塑性和韧性提高。 (4)正火。是将钢材加热到723℃以上某一温度,并保 持相当长时间,然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则可得到均匀 细小的显微组织。钢材正火后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较 退火为小
(1)铁素体
钢材中的铁素体为C在α一Fe中的固溶体,由于α 一Fe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间空隙小,溶碳能力较差, 故铁素体含C量很少(小于0.02%),由此决定其塑 性、韧性很好,但强度、硬度很低。
(2)奥氏体
奥氏体为C在γ一Fe中的固溶体,溶碳能力较强, 高温时含碳量可达2.06%,低温时下降至0.8%。其强 度、硬度不高,但塑性好,在高温下易于轧制成型。
4.硬度
测定钢材硬度的方法很多,如布氏法、洛氏法和维氏法。 建筑钢材常用的是布氏法,所测硬度称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是用一定直径D(毫米)的硬质钢球,在规定荷裁 P(牛顿)作用下压入试件表面,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卸载,量 出压痕直径d(毫米),然后计算每单位压痕球面积所承受的 荷载值,即布氏硬度值(HB)。计算公式为:
钢材的冷弯示意图:
:
2. 焊接性能
钢材的焊接性能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 下,在焊缝及其附近过热区不产生裂纹及硬 脆倾向,焊接后钢材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强 度不低于原有钢材的强度。 随钢材的含碳量、合金元素及杂质元素含量 的提高,钢材的可焊性降低。钢材的含碳量 超过0.25%时,可焊性明显降低;硫含量较 多时,会使焊口处产生热裂纹,严重降低焊 接质量。钢材的焊接须执行有关规定。
7.3 建筑钢材的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
7.3.1 钢的组织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钢是铁碳合金晶体。晶体结构中各个原子是以金 属键相结合的,这是钢材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塑性 的基础。原子在晶粒中排列的规律不同可以形成不 同的晶格,如体心立方晶格是原子排列在一个正六 面体的中心和各个顶点而构成的空间格子;面心立 方体晶格是原子排列在一个正六面体的各个顶点和 六个面的中心而构成的空间格子。铁和碳两种元素 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这种形态称为晶体组织。
7.2.2 工艺性能
1.冷弯性能 钢材的冷弯性能,是指它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 能力。钢材的冷弯性能指标用试件在常温下所能承 受的弯曲程度表示。冷弯性能是将钢材试件(圆形 或板形)置于冷弯机上弯曲至规定角度(90°或 180°)观察其弯曲部位是否有裂纹、起层或断裂现 象,如无,则为合格。弯曲角度越大,弯心直径对 试件厚度(直径)比值越小,则表示钢材的冷弯性 能越好。
δ铁:温度下降到1535℃直接由液态铁凝固而成, 为体心立方晶格;
γ铁:温度下降到1394℃时,由体心立方晶格转 变为面心立方晶格;
α铁:温度下降到912℃时,由面心立方晶格转变 为体心立方晶格。
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
7.3.1.1 钢的基本晶体组织
碳素钢冶炼时在钢水冷却过程中,其Fe和C有以下三 种结合形式:
(3)渗碳体
渗碳体为铁和碳的化合物Fe3C ,其含C量高 (达6.67%),晶体结构复杂,塑性差,性硬脆, 抗拉强度低。
(4)珠光体
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含C 量较低(0.8%),层状结构,塑性较好,强度 和硬度较高。
7.3.2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碳:土木工程用钢材含碳量不大于0.8%。在 此范围内,随着钢中碳含量的提高,强度和硬度相 应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相应降低,碳还可显著降 低钢材的可焊性,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降低抗大气锈蚀性。
屈强比越小,其结构的安全可靠程度越高,不易因局部 超载而造成脆性断裂而破坏; 但屈强比过小,又说明钢材强度的利用率偏低,造成钢 材浪费。
建筑结构钢合理的屈强比一般为0.60~0.75。
Q225钢材的屈服比为0.58~0.63 普通的合金钢的屈强比在0.67~0.75之间。
2.塑性
建筑钢材应具有很好的塑性。钢材的塑性通常用伸长 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1)伸长率
第七章 建筑钢材
3. 按质量(杂质含量)分类
根据钢材中所含有害杂质的多少工业用钢可分为: (1)普通钢:含硫量≤0.050%;含磷量≤0.045%。 (2)优质钢:含硫量≤0.035%;含磷量≤0.035%。 (3)高级优质钢:含硫量≤0.025%;含磷量 ≤0.025%。 (4)特级优质钢:含硫量≤0.015%;含磷量 ≤0.025%。 在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钢种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和普通 低合金结构钢。
(1)、对钢材进行冷加工,是充分发挥材料效用, 节约钢材的一种有效方法。钢材经过冷加工后,其 屈服强度提高,塑性、韧性和弹性模量则降低。
(2)、时效处理
将冷加工处理后的钢筋,在常温下存放15~20 d,或加热至100~200 ℃后保持一定时间(2~3 h),其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且抗拉强度也提高, 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 复。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前者称为自然时效, 用加热的方法则称为人工时效。
(5)磷:为有害元素,含量提高,钢材的强度提高, 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韧性和塑 性的影响愈大,磷在钢中的偏析作用强烈,使钢材冷 脆性增大,并显著降低钢材的可焊性。磷可提高钢的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 为合金元素使用。 (6)氧:为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内, 可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 向的作用,氧化物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形变差。
固溶体——铁(Fe)中固溶着微量的碳(C);
化合物——铁和碳结合成化合物Fe3C; 机械混合物——固溶体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形式的Fe—C合金,于一定条件下能形成 具有一定形态的聚合体,称为钢的组织,在显微镜下 能观察到它们的微观形貌图像,故也称显微组织。
7.3.1.1钢的基本组织的种类及对钢性能的影响:
例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 MPa的A 级沸腾钢。
7.5.2 优质碳素结构钢
按国家标准GB/T 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的规定,优质碳素结构钢根据锰含量的不同可分为: 普通锰含量(锰含量<0.8%)钢和较高锰含量(锰 含量0.7%~1.2%)钢两组。
共优质碳素结构钢有31个牌号,其牌号由数字 和字母两部分组成。两位数字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 分数;字母分别表示锰含量、脱氧程度。锰含量为 0.35%~0.80%时,不注“Mn”;锰含量为0.70 %~1.2%时,数字后加注“Mn”。如35Mn表示平均 含碳量0.35%较高含锰量的钢。“30”表示平均含 碳量为0.30%普通含锰量的钢。
3.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就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冲击韧性是通过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来测定的。将标准弯曲试样置于 冲击机的支架上,并使切槽位于受拉的一侧。用摆锤打断试
件,测得试件单位截面积上所消耗的功,作为冲击韧性指标,
用冲击值 表 示k ,单位为J/cm2。
k
Ak F
F——试件断口处的截面积; Ak——冲断试件所消耗的功。
7.5 建筑用钢
7.5.1 碳素结构钢
国家标准GB 700-88《碳素结构钢》规定,碳 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 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等四部分按顺序组成。其 中以“Q”代表屈服点;屈服点数值共分195 MPa、 215 MPa、235 MPa、255 MPa和275 MPa五种; 质量等级以硫、磷等杂质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A、 B、C、D符号表示;脱氧方法以F表示沸腾钢、b表 示半镇静钢、Z、TZ表示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Z和 TZ在钢的牌号中予以省略。随着牌号的增大,对钢 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要求增大,对拉长率的要 求降低。
纯铁的晶格(即原子的 有序排列)以下二种类 型:体心立方体、面心 立方体。
体心立方体
面心立方体
纯铁的同素异构晶体转变
某些金属结晶之后,当温度改变时,它的晶格类型 还会随之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同素异晶转变。晶格 发生转变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转变的产物称为同 素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