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 (2)3、确定搭设方案及施工准备 (2)3.1搭设方案确定 (2)3.2施工准备 (3)3.3施工难点 (4)4、材料及人员要求 (4)4.1施工材料要求 (4)4.2人员配备及要求 (5)5 施工部署 (6)5.1搭设工艺 (6)5.2操作要求 (6)6、架子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7)7、安全措施 (7)8、附图 (8)1、编制依据1.1施工现场实际状况1.2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1号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1.6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2、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槐房公园体育综合体项目座落于北京市丰台区槐新公园内部,项目北临南四环中路,东临槐房西路。
本工程地上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96000m2,建筑高度23.8m 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柱下增加承台,下地结构和地上结构为框架结构。
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42.600m,室外自然地坪平均标高约-2.400m相对于绝对标高40.200m。
本工程共设5台塔吊,其中1#塔臂长65m,2#-4#塔臂长70m,5#塔臂长60m。
位于施工现场东北角至西南角范围临时围档外有10KV变压器高压电线经过,该段高压线中南侧有约120米长度范围位于1#塔回转半径覆盖范围内(见附图);东侧有约140米长度范围位于2#塔回转半径覆盖范围内(见附图);经目测和结合经验数据确定高压线离地高度约12米高。
南侧高压线电线杆与临时围档之间为乡村临时道路(非消防行车道),道路宽度为3.0m,平时该道路上有行人和少数车辆经过,高压线外侧为正在施工的小龙河,河提距高压线电线杆距离约3m,河提上口地面起伏较大;东侧高压线下为绿地。
为防止塔吊使用过程中触碰高压线和防止坠物损坏电力设施,保证高压线及场地外的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特制定本高压线安全防护架。
3、确定搭设方案及施工准备3.1搭设方案确定3.1.1经施工现场采用全站仪实际测量确定,南侧高压线防护架从东到西总搭设长度约120m,东侧约130m,根据南侧防护架受施工临时围档布置和小龙河红线位置影响,高压线搭设宽度4.5m,同时考虑该道路上通行小型轿车,道路上防护架搭设宽度为3m,防护架上部采用安装红旗和挂彩色灯带的形式,警示塔吊不得碰撞防护架体。
东侧防护架搭设总宽度为3m,受施工工地大门影响,无法通长搭设,跨施工道路部分采用分段搭设,架体顶部悬挂φ6钢丝绳,并沿架体顶部采用安装红旗和挂彩色灯带的形式,警示塔吊不得碰撞防护架体。
3.1.2防护架采用杉篙搭设,杉篙立杆处挖500*500*800基坑,杉篙埋地深度为800mm,埋地后基坑周圈用C15混凝土浇筑密实,立杆下部设纵向扫地杆,除跨人(车)行道处不设横向扫地杆外,其它部位均应设置。
立杆间距1500mm(人(车)行道处排距为道路宽度),横杆间距1500mm,防护架架体外立面设置连续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
为保证高压线防护架架体稳定,当防护架遇电线杆时,设小横杆与电线杆抱紧。
防护架体要求距高压线最小安全距离为2000mm。
防护架各杆件之间均采和8#双股铁丝逐个绑牢,不得跳绑、漏绑。
3.1.3为避免风荷载导致架体倾覆,防护架每隔6m设置双向缆风绳一道,缆风绳采用φ10钢丝绳,下部采用3/8*6花篮螺栓调整钢丝绳紧固程度,地面上采用1.5m长钢管做地锚。
当受场地限制无法双面安装缆风绳时,采用6m杉篙做单面钢性拉接点,钢性拉接点上部与架体绑扎牢固,下部采用1.5m钢筋做地锚(地锚上需设置扣件),并与杉篙绑扎牢固,起至即支又拉的作用,具体设置部位见附图。
3.2施工准备3.2.1电线杆上架有带电高压线,在防护架施工过程中必须断电。
施工前工程部、安全保卫部应提前与供电局联系,并向拱电局提供防护架搭设周期,在供电局批准并确定停电时间后,在供电局停电期间进行防护架搭设,以保证施工安全。
3.2.2防护架搭设前必须现场东大门和西侧车辆可调头处设置“前方施工,车辆绕行”警示牌,同时设立警戒标志,在防护架施工范围内设警戒线和专人把守,劝告行人绕行,以确保防护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保证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3.2.3防护架施工过程中,小龙河队伍在架体施工范围内必须停工,施工前应与小龙河施工单位提前取得联系。
3.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均来源于防护段高压线,供电局断电前应安排好施工现场工作,避免断电后出现全场停工现象。
3.2.5提前做好防护架搭设的材料准备和参与施工人员的安排工作,抓紧时间施工,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3.2.6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安全交底工作。
3.3施工难点3.3.1防护架下存在乡村道路,架体搭设时下部必须按门架搭设,施工难度大。
3.3.2受均地狭小限制,部分部位两侧无法设置缆风绳,为保证架体在风荷载下不倾覆,必须采用钢性拉接点,增加搭设难度。
3.3.3该高压线使用方涉及西侧饲料加工厂和其它单位办公楼用电,外部协调难度大。
3.3.4东侧防护架需跨越施工道路和主入出口,必须采取分段搭设的方法,架体稳定性差,必须增加大量拉接点。
4、材料及人员要求4.1施工材料要求4.1.1杉篙选用6m杉篙,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不允许有漏节、边材腐朽、心材腐朽、虫眼、弯曲、开裂等现象。
用于作立杆的杉杆不得短于6000mm,以减少立杆接头。
4.1.2辅助材料有8号铅丝、竹夹板等。
4.1.3高压线安全防护架材料用量见表1序号名称规格(最小头≥8cm) 数量备注1 杉篙6m长3230根2 杉篙5m长425根3 杉篙4m长1830根4 杉篙 3.5m长85根5 杉篙2m长540根6 钢管 1.5m长80根7 十字扣150个8 镀锌铁丝8# 2.8T9 彩旗55面架体顶部使用10 彩色灯带330m 架体顶部使用11 钢绳φ10 500m 缆风绳12 钢丝绳卡100个缆风绳13 花篮螺栓0.5T 50个缆风绳14 钢绳φ6 30m 跨道路部位4.2人员配备及要求4.2.1成立防护架搭拆管理小组,具体见表2。
序号姓名职务小组职务现场分工1 周小平公司外管对外协调负责与供电局、小龙河施工单位等联系,协调施工前准备工作2 王凤岭执行经理组长总负责人3 张兴祥项目总工副组长防护架方案负责人4 李财祺生产经理副组长现场施工负责人5 刘井悦安全部长组员负责整个防护架搭设安全工作6 朱伯根安全员组员负责整个防护架搭设安全工作7 支宇克工长组员负责防护架搭设监督工作8 丁庆和施工队长组员负责防护架搭设及安全工作9 陈来根副队长组员负责防护架搭设及安全工作4.2.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防碍登高架设作业的其它疾病和生理缺陷。
4.2.3参施人员必须做到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嬉闹。
4.2.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无可靠防护的2m以上作业(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内。
4.2.5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试、体检合格后,持证上岗。
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经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现场由专业安全员监护管理,保证物体及人身与带电体之间安全间距。
4.2.6搭拆架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提前进行体检,合格后方能上架操作。
4.2.7搭拆架施工范围必须设专人看守和指挥行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5 施工部署5.1搭设工艺清理平整场地→放线→挖基坑→竖立杆摆放扫地杆→浇筑柱基混凝土→绑扎纵向水平杆→绑扎第一步横向木水平杆→绑扎第二步横向水平杆……绑扎斜撑和剪刀撑→绑扎离电线下口最近的横向水平杆→绑扎斜支撑木杆和剪刀撑→绑电线两侧第二段竖杆和纵向木杆→绑扎斜杆或挂缆风绳→验收。
5.2操作要求5.2.1木杆搭设前,清理现场,将场地的杂物清理干净。
5.2.2放线挖立杆基坑:根据现场临时围档电线的走向,按1.5 m的间距放出立杆的位置,位置定好后及时洒出灰线。
在立杆位置挖500*500*800基坑,方杆入地深度为800mm,立杆和扫地杆搭设完毕后,采用C20的砼浇筑基墩,并振捣密实。
立杆安装时应采用临时支撑固定,避免出现立杆倒塌,扫地杆距地为200mm,待砼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移去临时支撑。
相邻立杆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高度为2m,立杆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500-2000mm,用铁丝和元钉钉捆牢,搭接的竖向立杆铁丝至少绕三道。
5.2.3大横杆设置:至扫地杆以上,大横杆步距为1.5m,相邻接头位置应错开,错开长度为2米,大横杆采用搭接,两杆接头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搭接长度为1000mm,接头部位采用铁丝和元钉钉捆牢,搭接部位铁丝至少绕三道。
大横杆绑在立杆里侧,要求平直,搭设纵向水平杆时,必须2~3人配合操作,由中间1人接杆、放平,由大头至小头顺序绑扎。
搭设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时,必须检查立杆是否立正。
5.2.4小横杆设置:小横杆间距为1500mm,其上部分(除顶步)为3000mm,最上一层小横杆间距1500,搭设架体范围有2根电线杆,为保证整体架子的稳定,在电线杆两侧设小横杆与电线杆抱紧。
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小于300mm。
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绑在立杆上。
5.2.5剪刀撑设置:防护架双面设置连续剪刀撑,沿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通长和通高布设,剪刀撑宽度不小于四倍立杆纵距,且不小于6000m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
与大横杆可靠连接,采用斜十字扣或顺扣的方法,使架体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
剪刀撑杆子不得蹩绑,应贴在立杆上,剪刀撑下杉杆应选用粗壮较大杉杆,由下方人员找好角度再由上方人员依次绑扎。
剪刀撑上桩(封顶)椽子应大头朝上,顶着立杆绑在纵向水平杆上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m,且至少绑扎三道铁丝,同时用铁钉钉牢。
5.2.5缆风绳设置:因南侧防护架场地狭小,且南侧为小龙河,现场无法设置双面缆风绳,为防止在风荷载影响下架体倾复,南侧防护架至架体端头起,每间距6m设置斜向支接杆一道,支接杆倾斜角度为30-45度,下部采用铁丝、钢管扣件与地锚固定牢固,上部与架体绑扎牢固,起到即支又拉的作用。
东侧在现场有条件位置设置双面缆风绳,现场确实无条件处设置斜向支拉杆,除架体转角处、跨道路处架体按图示设置外,其它均为6m一道,支拉杆搭设方法同南侧,缆风绳采用φ10钢丝绳,中部采用花篮螺栓调整钢绳松紧,钢丝绳与花篮螺栓或地锚连接部位必须安装2个绳卡,防止钢绳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