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场调查报告
一、增城概况
一)城市地理位置及环境
增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西距广
州 60公理,东距惠州公里,南
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距深圳120
公里,水路距香港70海里。
因
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
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
走廊”。
二)行政划分及人口
行政区划
增城市辖3个街道(荔城、增江、朱村)、6个镇(正果、石滩、新塘、中新、派潭、小楼)。
3个街道:
荔城街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接惠州,南邻东莞、深圳,西连广州,是增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全街总面积149.71平方千米,现城区面积17平方千米(规划面积为35.8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下辖10个居委员会和24个村委会。
增江街道:位于增城市市区东部,从2008年1月1日起,石滩镇的初溪、四丰、大埔围3个村委会正式划归增江街道办事处管辖。
调整后,增江街道辖11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69.9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4万人,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
朱村街道:位于增城市中部,距增城市政府14千米,西距广州市45千米。
全街总面积93.9平方千米,下辖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50个村民小组,人口31864人。
6个镇:
派潭镇:位于增城市北部,距荔城镇28千米,西北与从化市、龙门县接壤,面积289.5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3637人,其中农业人口66899人。
石滩镇:位于增城市南部,东与惠州接壤,南与东莞一河之隔,北与荔城相连。
从2008年1月1日起,石滩镇的初溪、四丰、大埔围3个村委会正式划归增江街道办事处管辖。
调整后,石滩镇总面积163.53平方千米,辖44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万人,镇政府驻地不变。
新塘镇:位于增城市南部。
2004年区划调整后,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吓岗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16个居委会和75个村委会,总面积280.48平方千米,总人口391196人,其中常驻户籍人口218283人。
正果镇:位于增城市东北16千米,东北与龙门县交界,西接小楼、派潭镇,南邻增江街道,东南依博罗县罗浮山麓。
总面积236.4平方千米。
全镇人口52443人,其中农业人口47711人,非农业人口4276人。
镇辖3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中新镇:位于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广州市中心38千米,东距增城市中心18千米,南与新塘镇永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北距花都国际新机场41千米。
2003年,全镇总面积323.62平方千米,辖4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23077人,其中常住人口107506人(农村94914人,城镇12592人),外来流动人口15571人。
小楼镇
二、增城经济发展状况
增城经济增长较稳定,年均增长约16.28%(同期广东省13.0%,广州市14.06%),01和05年经济保持平均速度水平增长,,05和07年增长加快,07年GDP实现410.61亿元,增长20.72%。
(增城01年到07年GDP变化情况)
(增城01年到07年财政总收入变化情况)
二)人均经济指标和变化情况
三年来增城市人均经济指标整体增长较为迅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平稳。
整体保持向上稳定增长趋势。
(增城05年到07年人口和人均经济变化情况)
三、增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
房地产开发保持较快发展。
07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46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8%。
其中,商品房住宅面积393.25万平方米,增长12.9%。
房屋竣工面积74.92万平方米,下降21.7%。
其中,商品住宅64.59万平方米,下降27.6%。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6.63万平方米,增长52.2%。
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5.34万平方米,增长127.1%。
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82.28亿元,增长83.1%。
06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 397.35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72.8% ;其中,商品房住宅面积 348.39 万平方米,增长 84.2% 。
商品房竣工面积 95.63 万平方米,增长 43.2% ;其中,商品住宅 89.2 万平方米,增长 308.1% 。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 102.92 万平方米,增长 41.1% 。
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 44.93 亿元,增长52.7% 。
商品房销售均价达 4365 元 / 平方米,增长 8.2% 。
装饰建材产品的市场伴随着住宅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同步增长。
业内统计资
料显示,全国城市新建住宅平均装修费用为450元/平方米,其中材料费和工时费比率为7:3。
同时,如果按新建住宅销售面积占竣工面积的80%推算,07年增城仅商品房的装饰建材市场容量就达到3.9亿元。
而广东平均装修费用高于全国水平。
其实际容量将大于3.9个亿
四、增城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积极探索都市圈卫星城的科学发展模式,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到2011年,力争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强。
2.发展定位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穗东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广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广东省重要的教育基地。
3发展规划
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在全市辖区范围内全力推进公园化,坚持“三边”整治(路边、河边和山边)、“四原”保护(原生态、原居民、原民俗、原产权)、“五园”变化(家园变公园、田园变公园、果园变公园、校园变公园、工业园变公园),力争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明显见成效,努力把增城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南国乡村生态大公园。
构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建设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建设优化开发的大都市副中心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北部建设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构筑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南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中部都市生活圈,北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
重点建设“两城三中心”:“两城”,即增城市区和新塘城区,市区努力建设成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百花盛开、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国际化会议休闲城,成为广州市区的城市副中心;新塘努力打造成广州东部生态工业卫星城,形成广州乃至广东省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中心”,即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作为区域性次中心、广州未来的卫星城来发展,石滩创建生态工业镇,中新创建增城中部工业明珠,派潭创建生态旅游特色镇。
增城市经济布局示意
图
增城房产未来发展将继续以都市生活圈为核心,增江发展轴、广汕公路发展轴、广惠高速公路发展轴、坪心快速路发展轴和广河高速路发展轴,五个发展轴共同发展。
--
增城宏观数据
--
--
惠州宏观数据
--
--
20040060080010001200GDP 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财政总收入
增城、惠州宏观数据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