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
由于这个定义于70年代为 “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 AIEST ) ” 所 采 用 , 因 此 称 为
“艾斯特(AIEST)定义”。
目的定义
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 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 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 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 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 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 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的 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
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 克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发生于人们 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 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 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 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二、旅游学研究内容
人们将旅游从单纯经济研究转向作为一种综合现象来研 究,从而使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有了准确的定位。
(1)关于旅游活动和旅游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本质属 性的研究。
(2)关于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3)关于旅游活动和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关系的 研究。
(4)关于旅游组织和旅游政策法规的研究。
(5)关于旅游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寻求理论和方法 的借鉴。
第二节 旅游的定义与基本属性
一、关于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界关于旅游的不同定义
交往定义
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 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 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 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旅游学概论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与内容 旅游的定义与基本属性 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旅游学的学科性质 与体系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的与提要
旅游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旅游活 动和旅游业活动的产生、发展、 结构及其相关的各种关系矛盾运 动规律和影响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本章主要介绍旅游学的研究对 象与内容、国内外旅游学研究概 况、旅游学的学科性质与体系和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本章的 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学的学科领 域有一个初步了解。本章分四节 来学习:
1927年,罗马大学经济学教授马里奥蒂出版了名为《旅 游经济学讲义》的旅游学专著,第一次对旅游经济进行了系 统总结。世界各地,如德、法、瑞士、美国、日本等许多国 家的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旅游学的研究,产生了一批理论成果, 逐渐构筑起了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1933年,英国的F.W.奥格威尔出版《旅游活动》一书, 主要研究了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1935年,德国的吕克斯曼发表《旅游业概论》,英国的 诺尔瓦勒出版《旅游事业论》。
20世纪40和50年代,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旅游研究论 著,如瑞士圣加尔大学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克雷夫的著 作《普通旅游学概要》、意大利特罗伊西的《旅游及旅游 收入的经济理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贝内克的《旅游业 基本理论》等。
第一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旅游学研究对象
一、旅游学研究对象 二、旅游学研究内容
关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探 讨,一般都把旅游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因为对旅游现象 的性质认识不同,在旅游现象具体表述上出现了分歧,因 此,具体研究对象也就各有差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 条件和各种关系的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直接具体对象是 旅游活动和旅游业两方面。
▪ (二)旅游的休闲属性——旅游是一种积极 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 (三)旅游的社会属性——旅游是一种以审 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赵洪进
16
第三节 旅游学的研究状况
一、国外旅游学的研究状况
一、国外旅游学的研 究状况
二、我国旅游学的研 究状况
意大利人波迪奥于1899年发表的《关于意大利外国旅 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一文,是理论上探讨旅游现象的首 篇论文。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旅游研 究成果逐渐丰富,如美国伦德博格的《旅游业》、日本田 中喜一的《旅游事业论》、津田升的《国际观光论》和前 田勇的《观光概论》、英国克里斯托弗•霍洛韦的《旅游业》、 南斯拉夫翁科维奇的《旅游经济学》等是代表性著作。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 会交往活动。
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 克拉普夫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 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 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 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 活动。” 注意:这个定义強調的是:旅游活动 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 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时间定义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 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 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 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 至少超过24小时。”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 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時的统计标准 之一:逗留的时间。
相互关系定义
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 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 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 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 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注意: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即旅游的综合性。
作为一个关于旅游的完整的定义,至少应 当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关于旅游 的定义
时间要素 空间要素 目的要素
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活动的 5个基本特点
旅游的 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异地性
暂时性 流动性
综合性
愉悦性
2、旅游特点的具体表现
⑴.消费攀高
⑵.道德感弱化
⑶.文化干涉
⑷.物质摄取
二、旅游的基本属性
▪ (一)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是一种高层 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 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
生活方式定义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 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 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 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 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 性。”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 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 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 性、业余性、享受性。
怎样认识以上各种不同定义?